圓桌

新冠病毒、武漢肺炎還是中國病毒?你如何看這場命名大戰?

對於病毒名字的爭議是否變成政治的一種角力、政客轉移矛盾的手段?

2020年3月18日,特朗普總統在白宮新聞發布會,回應對COVID-19冠狀病毒的講話後離開。

2020年3月18日,特朗普總統在白宮新聞發布會,回應對COVID-19冠狀病毒的講話後離開。攝:Jabin Botsford/The Washington Post via Getty Images

端小二2020-03-20 發起

「新冠病毒」、「武漢肺炎」還是「中國病毒」?你覺得那種稱呼最為適合?

以地域名稱為疾病命名,是否構成歧視?

對於病毒名字的爭議是否變成政治的一種角力、政客轉移矛盾的手段?

3月1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新聞會上為自己稱呼2019冠狀病毒為「中國病毒」(Chinese Virus)辯護。新聞會上,特朗普否認這種說法帶有種族歧視,並一再重覆:「病毒來自中國,這就是理由。」他又認為是中國沒有就疫情及時發出警告,導致美國沒有盡早行動,並指中國政府一度將病毒歸咎於美國士兵。

16日,特朗普曾在推特上頻繁提出「中國病毒」一詞,後引來中方及各界官員反彈;而這是他第一次在官方場合強調和解釋有關說法。

自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冠狀病毒疾病命名為「Covid-19」、病毒國際命名委員會將病毒命名為「SARS-CoV-2」以來,並非所有政客和政府會都會使用這些稱呼。

3月6日,美國國卿蓬佩奥在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財經論談」(Squawk Box)節目專訪時強調,「請記得這是武漢冠狀病毒所造成的」。(remember this is the Wuhan coronavirus that's caused this)而在前一天的記者會上,蓬佩奧稱病毒為「武漢病毒」(Wuhan virus)。

台灣的官方則堅持將新冠肺炎簡稱為「武漢肺炎」。在世衛命名的同一天,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疾病的正式中文名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但因為對民眾來說太長、太難記,所以可簡稱為「武漢肺炎」。

中國外交部則多次嚴正抗議,反對將疫情與中國聯繫、對中國污名化。

在病毒蔓延之初,外媒通常會稱其為「Coronavirus」,但這是冠狀病毒的總稱,無法與其他冠狀病毒分別。而華語世界多稱其為「武漢肺炎」,因為病毒最先在武漢爆發,但此名稱又引起令武漢人受到歧視的爭議。因此世衛將疾病命名為並不醒目的「Covid-19」。

WHO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解釋道:「我們必須找到一個不涉及地理位置、某個動物、某個人或人群的名稱,並且該名稱也要易讀,並且與該疾病有關。防止不準確或帶有污名化的情況。」

自下而上的討論:病毒從哪裡來?

病毒名稱爭議的背後,是對於疫情源頭的討論。

2月27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在回答記者問題時指出,「疫情首先出現在中國,不一定發源在中國」,只有溯源後才有結果。隨後,這一論述也在中國外交部的發言中出現,發言人常用「源頭不明」這一說法反駁污名化。

踏入三月,中國輿論場的風向更開始轉到了對國外的嘲諷與猜疑,民間情緒及猜測開始被燃起:陸續有有傳言稱,病毒是在去年10月下旬,美軍參加武漢舉辦的軍運會時傳入中國。後來,官媒出現的「武漢軍運會5名美軍患瘧疾」、「美國新冠疫苗發展快,除非更早拿到病株」等新聞,更引來輿論質疑及譴責。

矛盾激化的最高點在3月12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發推特指責美國隱瞞真相,暗示美國將病毒帶來中國。他在一條推文中指:「美國當季有3400萬流感患者,20000人死亡,請告訴我們,這其中有多少人與新冠肺炎有關?」另一條推文則說:「美國疾控中心主任被抓了個現行。零號病人是什麼時候在美國出現的?有多少人被感染?醫院的名字是什麼?可能是美軍把疫情帶到了武漢。美國要透明!要公開數據!美國欠我們一個解釋!」

推文一出,引發網友熱議。美國國務院隨即召見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表示抗議,指趙立堅「公然散布虛假信息」。

3月13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對則此事進行回應,對於眾人關心趙立堅的觀點是否代表中國政府的觀點時,「我想你更應該先去問一問,最近一段時間來,美國個別的政府高官攻擊抹黑中國的言論,是不是代表美國政府的觀點?」

此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則開始使用「中國病毒」的方式來稱呼新冠病毒,強調並指責中國防疫不力,反駁新冠病毒因美國而起的傳言。

面對源頭和命名爭議,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袁國勇教授在《明報》撰文指出,肺炎來自美國之說毫無實證,若不面對真相,SARS3.0將會重現。他認為,市民日常溝通及媒體用語,可以用「武漢冠狀病毒」或「武漢肺炎」,因「通俗易明,方便溝通」;在科學研討和學術交流上,就必須用「Covid-19」或是「沙士冠状病毒2.0(SARS-CoV-2)」。

3月18日,鍾南山在疫情防控記者會上,再度疫情確是先在武漢發生,但沒有證據顯示源頭在武漢,認為未搞清楚前便隨便下結論是不負責任,被指是疑隔空反駁袁國勇的說法。

直至當天深夜,文章作者袁國勇和龍振邦決定撤回文章並兩度致歉,二人強調自己是科學家,不希望捲入政治。袁國勇後在接受中國大陸媒體採訪時亦表達:「作為一個科學家,最重要是面對真相……沒有人比我更愛國。」

以地名簡稱後,污名化的後果

因病毒命名所掀起的政治角力背後,影響最大的無疑是生活在歐美地區的亞裔人群。有人指責特朗普的「中國病毒」言論涉種族歧視,在疫情爆發期間助長了反亞裔情緒。俄勒岡州波特蘭市西部州立研究中心主任沃德(Eric Ward)批評特朗普的做法,他表示,在社交媒體和極右翼網站上,因為疫情而出現的反亞裔與白人民族主義者的暴力言論持續增加,可能會導致人身暴力。

世衛組織緊急衛生計劃負責人瑞安(Mike Ryan)則同樣表示,2009年的H1N1流感大流行起源於北美,但當年社會沒有稱它為「北美流感」;他強調,所有人都應該謹慎使用語言,避免讓將特定某群人和病毒連結在一起。

文:端傳媒實習記者吳迪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