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香港醫護界擬發動罷工,要求政府加強防疫工作、保障醫護安全,你如何看?

「醫生就是要救人」的説法存在着職業的道德勒索嗎?醫護人員的權利與安全該由誰來保障?

2020年1月22日,香港威爾斯醫院一名病人對新冠狀病毒初步呈陽性反應,由醫院人員協助離開並送去瑪嘉烈醫院。

2020年1月22日,香港威爾斯醫院一名病人對新冠狀病毒初步呈陽性反應,由醫院人員協助離開並送去瑪嘉烈醫院。攝:陳焯煇/端傳媒

端小二2020-01-29 發起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急速擴散,你認為港府的抗疫措施足夠嗎?

醫護罷工引發起醫護人員在職責與其個人權利之間的爭論,你如何看?

「醫生就是要救人」的説法存在着職業的道德勒索嗎?醫護人員的權利與安全該由誰來保障?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自2020年春節前於武漢爆發,疫情越發危急,中國感染人數於數月內井噴式增長;世界多地亦均已發現確診病例,世界衛生組織28日指中國疫情風險「非常高」 。至1月22日,香港出現首宗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個案;截至28日,香港至少確診8宗新型肺炎輸入個案。

社會對疫情於全港社區爆發的憂慮日益增長,要求政府「封關」的呼聲日高。不過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5日召開記者會回應有關「封關」的訴求時,表示貿然截斷所有與內地往來是不適宜和不切實際。26日,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同樣重申完全「封關」不可行。

面對疫情持續肆虐蔓延,社會普遍認為政府對防疫不力,漠視醫護人員的壓力及醫療資源緊張等,民間遂發起多個自救行動,其中醫護界正蘊釀發動工業行動,以期向政府施壓,正視抗疫措施、保障醫護人員。

醫護開始抽生死簽、醫院床位緊張

醫護人員組織「杏林覺醒」成員、屯門醫院醫生黃任匡24日於Facebook發文,稱公立醫院開始抽「生死籤」以決定醫護入dirty team(負責照顧懷疑或確診患者的隊伍)的工作順序;他又提到有醫護人員「開始在寫遺書」。

有公立醫院護士向明報表示,理論上其部門每人都要入dirty team,抽生死籤只是決定先後次序,如有醫護不幸染病,須由次序較後的人依次頂上。另一名公院護士表示,其醫院的內科部門已完成抽籤,包括部門經理、資深護士、註冊或登記護士等將依次抽調入dirty team。

另外,因公立醫院接收符合呈報準則的新型冠狀病毒懷疑個案不斷攀升。24日,醫管局質素及安全總監鍾健禮形容情況令人擔心,現時公立醫院有近500張隔離病床,當中有一半已佔用,病房亦有6成被佔用,使用情況緊張。

醫護工會五訴求,否則下周一罷工

26日,香港醫管局員工陣線於社交網站Facebook發文,表示目前已收到多宗醫管局員工的投訴,指出醫院現時應付大量武漢肺炎懷疑個案,惟醫管局的措施未能有效保障員工工作安全,置員工於危險中。

陣線提出「五大訴求」,促請醫管局向政府發出公開聲明施壓,並促其就有關訴求作出切實解決方案,訴求包括:禁止任何旅客經由中國大陸入境香港、呼籲全港市民戴口罩、提供足夠隔離病房,暫停非緊急服務、嚴肅跟進病人逃走事件,確保工作環境安全、提供足夠配套予照顧隔離病人的醫護。

聲明中,陣線嚴正要求醫管局必須回應「五大訴求」,確保員工可於性命及健康不受威脅的情況下工作。其又設下「死線」,稱醫管局若未能回應以上訴求,將會代表勞方於2月3日開始,發起一連五日共兩階段的罷工計劃。

對於罷工計劃引起的醫護人員責任爭議,陣線強調醫護人員無時無刻皆緊守崗位,罷工計劃絕非置病人於不顧;表示面對武漢肺炎在港爆發的威脅,「我們必須確保醫院能保障員工及病人安全,絕不能默默等待無辜港人染病。」

林鄭批醫護人員罷工過激

特首林鄭月娥25日會見傳媒時回應有關醫護人員考慮罷工問題,認為醫護人員若憂慮工作量、防護裝備數量是否足夠等,應開心見誠與政府商量,「而不是每次都要用很激烈的行動(爭取訴求)」。

醫院管理局質素及安全總監鍾健禮,明白醫護同事面對很大壓力,會有不同的想法和擔心,特別是無經歷過沙士的年輕員工。他續承認醫管局人手十分緊張甚至不足,但強調「罷工傷害可以相當大」,表示不願看到罷工情況,希望醫護人員能上下一心、考慮清楚。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則呼籲,大家應放下成見,不應置病人於不顧,「我們做醫生的,怎可眼白白看著病人無人醫治?」他認為無論大家政見是紅、黃、藍、白、黑,請求大家在此時放下不同意見,先辦好這件事。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則批評,完全感受不到林鄭月娥的言論對醫護人員有鼓勵作用,表示醫護人員提出的訴求不單單為自己,而是為大眾市民。她又指出不少官員會重提2003年沙士,籲醫護人員秉持專業,但其強調事實上醫護人員的專業精神一直都在,但並非可任由不負責任的政府魚肉。

馬仲儀引用外國的醫護罷工的先例,表示罷工前提都是能維持緊急服務;稱即使醫護人員罷工,仍然會提供最緊急服務。她指出,醫護罷工需要承擔被譴責或解僱等具大風險,但他們走這一步是迫於無奈,而背後原因是政府的不作為。

前線醫生聯盟副主席鄺葆賢出席港台節目《城市論壇》時指出,醞釀罷工是要求政府正視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不足的手段,如果政府做得好就不會有人罷工。香港沙士互助會會長林志釉則表示不鼓勵醫護人員罷工,但認為要尊重醫護人員的生命,他們不應在危險環境下工作。

醫護罷工問題陷道德兩難

醫護罷工的呼聲甚囂塵上,而彼時,爭議焦點由要求政府落實「封關」等應變措施,轉為在醫護職責及其權利之間的拉鋸。

早於25日,香港醫管局員工陣線於社交網站Facebook發起罷工聯署,表示醫護人員正面對前所未有的兩難局面;陣線提到過去醫護界幾乎從未有過任何工業行動,但今次面對政府的不作為,其認為「不可以再沉默」。截至28日,結果顯示已逾20萬人參與聯署,而當中98%投票者均支持醫護罷工,逼使政府回應「封關」訴求。

有論者則認為醫護人員肩負重責,而當下正值冬季流感及新肺炎威脅市民健康,醫護界若罷工不僅影響醫療服務運作,同時損壞醫護自身的專業性,「絕對百害無利」,且將是令人極度遺憾的事情。

分析提到,醫護罷工向來是醫學倫理爭論的中心:在現代社會普遍認為醫護人員有義務促進和保障人民的健康,而該義務則來自於醫護職責和承諾,及大眾對醫護專業的道德期許兩個基礎;但同時,罷工屬於任何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

分析指出,要解決義務和權利出現的衝突,則要視乎罷工能否道出「醫護和病人的利益一致性」:如果醫護的罷工訴求得到實現或工作條件得到改善,長遠來說,這將能為當地社會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或促進更好的公共健康。

分析又提出罷工的合理框架,罷工必須合符「預先通知」、「最後手後」和「合乎比例原則」等準則,而前兩者香港醫護已經盡最大努力達成,至於「合乎比例原則」即則要看醫護界的具體行動策略。文章最後提到醫護人員站在疫症最前線,「我們都必須考慮到他們的安危,對他們的專業判斷和道德保持信心」,若果只用「醫生就是要救人」為由,而無視其醫療環境的惡劣程度,「這絕非好事」。

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則認為,港府應跳出對醫護人員的政治指控,或醫生罷工是否符合道德的哲學問題思考香港的醫療系統及其資源問題(maximum capacity)。其提出港府應盡快「封關」,除了是儘量避免疫情傳播,更是不鼓勵非本地人在非常時期佔用本地有限醫療資源。

假如因為不封關,而導致疫情大爆發,「先是醫護人員人身安全的風險大增,二是在有限資源下,中港矛盾可能急速惡化,這是極其敏感的政治事件,不應讓醫護人員成為磨心。」

他認為假如政府已經完全癱瘓、失常,且拒絕聆聽回應前線訴求,「能夠令其警醒的任何手段,包括香港前線醫護人員醖釀的罷工,都是合理回應。而前線醫護人員的任何決定,無論最終是怎樣,都是代表香港市民,都是應該支持的。」

文:實習記者余美霞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