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Forever21、Zara等品牌銷售進入寒冬,速食時裝已經無法迎合市場需求?

不少速食時裝品牌正嘗試不同方法以打破目前的困境,你如何看?

2019年5月21日,上海南京東路 Forever 21。

2019年5月21日,上海南京東路 Forever 21。攝:Wang Gang/VCG via Getty Images

端小二2019-07-03 發起

速食時裝的衰落,有人認為與網購潮流有關,你同意嗎?

網購熱潮有否改變你購買衣服的習慣和口味?

有人認為速食時裝已經無法迎合市場需求,你如何看?

於1984年創立的連鎖服裝店Forever 21,曾在數十個國家經營700多家門店,主打廉價的少女路線服裝。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面對產品銷量下滑及公司現金緊絀等問題,Forever 21的美籍韓裔創辦人張東文已花光了摩通批出的一筆貸款,用以彌補虧損,聘用重組顧問協助其結束部分零售店、籌集新貸款,並尋求避免申請破產保護,以保住其對公司的控制權。

消息指出,總部位於美國洛杉磯的Forever 21已經先後退出台灣和中國大陸市場。品牌於2015年6月進駐台灣,但稍早前已宣布Forever 21的結業消息,指品牌於 3 月底正式退出台灣市場。根據官方聲明表示:「台灣店舖的營運狀況,近年一直未達理想連年虧損,終究還是作出撤出台灣的沈痛決定。」

不止台灣業務觸礁,在5月29日,Forever 21在中國的官網亦掛出公告,宣布即日起暫停運營在中國的線上業務,包括Forever 21中國官網、天貓及京東旗艦店,公告並表示線上業務僅處理商品退貨。至於中國市場的線下業務方面,有大陸媒體指,Forever 21深圳店於5月30日關店,南京的兩家店亦分別會在5月底和6月撤櫃。

事實上,不僅是Forever 21,還有不少速食時裝品牌在市場上折戟。去年12月,New Look在官方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天貓旗艦店發布公告表示退出中國市場,而在其英國本土市場﹑其他海外市場如比利時等都呈現出衰退狀態。西班牙品牌ZARA在近年來不斷傳出毛利率下滑的消息,並於2017年2月其在中國的最大旗艦店倒閉。

速食時裝(快時尚,Fast Fashion)指的是某些製造和銷售款式時髦但便宜的、一次性消費的服裝產業;為了迎合市場上喜歡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便宜的價錢來追求潮流的消費者,這些產業經常會忽視服裝的生產,並隨意丟棄產品。環保團體長期批評,速食時裝會帶來災難性後果,比如水污染、水浪費、廉價勞工、性別不平等,以及廢物管理等多方面的問題。

速食時裝品牌閉店或退出市場已經是近年來的常態。有評論認為,屬於速食時裝品牌主導的時代已經過去,產業面臨着變革的關頭。以中國市場為例,十多年前是這些品牌的輝煌時刻。當時的國外的速食時裝品牌面對着傳統服裝品牌,極為輕易地便能在國內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因為它們契合了當時消費者追求便宜的消費心理。但隨着網購的持續發展,加上本土速食時裝品牌以及諸多潮流品牌的出現,無疑令這些國外速食時裝品牌舉步維艱。

新京報引述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賴陽評論,指隨著國際國內一體化的發展,互聯網消費時代成為常態,產品更輕易地銷售至不同的國家,消費者可以在網上查找和購買不同的心頭好,而不受限於已進入本土市場的速食時裝品牌。與此同時,市場出現了大量價格相宜但更加時尚的潮牌,迎合如今追求個性化、獨特的年輕消費者的需求;加上奢侈品衍生副牌、輕奢品牌不斷冒出,價格亦不斷下降,亦開始搶佔這個市場的佔有率。賴陽表示,Forever 21等速食時裝品牌一直保持低價、品質優良的形象不再具有絕對優勢。

而他亦認為從定位上來說,阿瑪尼(Armani)等頂級奢侈品牌向下衍生出現副品牌難度不大,同時亦能保持在消費者心中有品質﹑有格調的形象;但像Forever 21等速食時裝品牌要從年輕消費者群中擴展其他的客戶群,則較為困難,加上一般中產階級或能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年輕消費者往往對品牌有更多的認同感,導致速食時裝品牌在市場上的定位尷尬,亦難以發展。

面對這樣的挑戰,不少速食時裝品牌嘗試不同方法以打破目前的困境,希望可以轉型並改變外界對其速食時裝品牌的形象。如消費者購買H&M的衣服時,除了會看到「Made in China」等標籤外,還會看到每個的物料供應產地,另外H&M集團亦推出了全新的小眾品牌Arket。而另一品牌Zara則是持續地拍出高質感的形象廣告片,並且將更多心力投放在電商規劃上;同時Zara在最近發布的2019春夏系列中,也更換了全新Logo,這是該品牌創立以來第二次更換Logo。

文:端傳媒實習記者 王璐璐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