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香港長者綜援年齡上調至65歲,是政府涼薄,還是民意落後國際?

反對者指責是政府削弱福利,支持者稱國際上早有先例,香港已落後,你怎麼看?

香港長者綜援年齡上調至65歲。

香港長者綜援年齡上調至65歲。攝:Anthony Wallace/AFP via Getty Images

端小二2019-01-14 發起

香港政府宣布將長者綜援年齡上調至65歲,反對者指責政府涼薄,支持者稱國際早有先例,香港已落後,你怎麼看?

60至64歲長者的生活困難、綜援計劃的相關配套政策問題、房屋等其他涉及長者年限政策可能變動......香港長者綜援年齡上調真正實施後,可能會引起哪些變化?

香港社會福利署1月8日稱,因為香港人均壽命延長及退休年齡延後的趨勢,宣布自2月1日起領取長者綜援的合資格年齡由現時的60歲提高至65歲,引起建制與泛民議員的共同批評。特首林鄭月娥1月10日出席立法會問答會時,回應表示是「各位(議員)批准」,再次引發爭議。

社署稱,政府已在2017年宣布上調領取長者綜援的合資格年齡,而經相關準備,將於2月1日起將申領資格由60歲上調至65歲,但在當天前已領取綜援的60至64歲人士不受影響,同時,長者綜援計劃的標準項目金額,以及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及傷殘津貼金額,會於同日開始上調2.8%。社會福利署稱,政府每年要額外投放12.53億港元,預計約有126萬人受惠。

「我都超過60歲,到現在還是每天十幾個小時地工作。」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指,政策變動旨在反映香港人口老化、人均壽命延長等社會現實,非「不近人情」,更表示無工作能力的60歲以上人士可申領其他類別的援助,是次並非為節省開支而是理順有關安排,並相信公眾亦不會接受「60歲以上人士已不能工作」的論調。

長者綜援的政策變動引發激烈輿論爭議,林鄭月娥1月10日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時回應質詢稱「當初由60歲增至65歲是各位(議員)批准」,表示早於《2018年撥款條例草案》的社署總目中提及有關政策。然而,新界社團聯會會長兼立法會議員梁志祥反駁表示,早先的撥款條例草案牽涉很多項目,不通過會為社會帶來很多影響,因而不會因個別項目反對,但並非等同同意所有政策。立法會議員葛珮帆亦斥林鄭言論傷害了行政立法間的關係。

據《明報》,《2018年撥款條例草案》在去年以43票贊成、11票反對、8票棄權通過,其中贊成票保括在立法會對林鄭提出長者綜援問題質詢的新民黨議員容海恩,而該撥款條例草案共900多頁,其中在「二零一八至一九年度需要特別留意的事項」裏,提到「把領取長者綜援的合資格年齡由60歲提高至65歲」。

與此同時,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香港社會工作人員協會、香港社會工作者總工會及立法會社會福利界議員邵家臻也於1月10日發表聯合聲明,指綜援制度改變未進行任何公眾諮詢便倉促推行,若此例一開,或之後政府會隨意收緊長者獲領相關福利的資格。邵家臻亦表示將於1月16日的立法會會議上,動議「檢討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議案,促請政府立即檢討並改善綜援計劃;另一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則屆時將提出修正案,要求當局擱置收緊領取長者綜援合資格年齡至65歲。

社區組織協會1月14日也會同一名59歲8個多月、正領取失業綜援的長者申請法援,以司法覆核新政策,質疑政府削減福利,做法違反《基本法》第36條及145條。

香港長者綜援變動影響

依照現行政策,60歲或以上的長者可申領長者綜援,單身長者的綜援標準金額為每月3485元,資產限額為47500元;而60歲以下健全成人綜援金額則為2455元,資產限額為21000元。也即,新政施行後,60歲至64歲長者將轉為申領健全成人綜援,較原先少了1060元(以上金額單位均為港幣)。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香港社會工作人員協會、香港社會工作者總工會及立法會社會福利界議員邵家臻的聯合聲明中指出,社會對於聘請長者仍有不少歧視,因而長者在勞動市場很難找到工作,需要依靠領取綜援生活,然而收緊申領資格後,長者很可能因援助金額的減少而連基本生活都無法負擔。

截至去年10月,全港有14.3萬長者領取每月3485港元的綜援,再不設過渡期的情況下,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稱,預計今次改動受影響人數約為每年1000至2000人。

1月12日,多個團體組成的「捍衛綜援權利大聯盟」到特首辦門外抗議,指責政府在未做好上調年齡資格的相關配套前,便倉促變更,將嚴重削弱目前已千瘡百孔不再安全的社會保障制度,讓有需要的人反而更貧困。

據《蘋果日報》,現時向健全綜援申請人提供「自力更生計劃」(IEAPS)的機構共26間,由於新政施行,下月起60至64歲新申領人亦需定時與機構的社工面談及匯報求職紀錄,但政府未有交代是否增設資源和人手,業界擔心屆時無法應付。

無獨有偶,社會福利署今年還計劃重新招標,10月起將營運IEAPS的非政府機構大幅縮減至5間,稱將通過加強部門及機構協作和整合資源,推出更聚焦及個人化的就業援助服務,現時的IEAPS則會延至9月底。相關業界人士表示預計將有300名社工受影響,擔心在縮減和面對新增申領人的狀況下,引起恐慌。

此外,亦有評論擔憂長者綜援的年齡限制變動會延伸至其他政策範疇,尤其是申請公屋、居屋或長者房屋等與房屋方面相關的政策,目前均以60歲作為長者資格的年齡,若連帶其他年輕的家庭成員,可能會有數十萬計市民受影響。香港房協對《香港01》表示,現階段未有計劃調整轄下與長者相關的房屋計劃的申請年齡門檻。

老齡化的香港與長者就業

據香港統計處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報告,目前香港已有116萬名長者,而數字還在持續增長,而據《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中年及年長人士就業文件》,在料理家務及退休/年老的類別下,50至64歲(不包括外籍家庭僱工 ) 沒有從事經濟活動人士的總數約為54.9萬人。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團體及社區工作部主管吳堃廉對《香港01》指,基層長者過去多從事搬運、餐廳侍應等勞動工作,因而普遍在60歲左右就退休且身體勞損患有疾病,從前可以依靠每月三千餘元的長者綜援維生,「但新制度下迫使他們繼續工作。」

聲音

世界各地都對延遲退休年齡有廣泛討論,有國家甚至計劃將退休年齡由65歲延遲至68歲,故香港現時已落後於國際大趨勢。

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

這是本身有的福利,至60歲時便可取長者綜援的金額,但現時要取健全成人的金額相差近千元,這當中節省多少錢,我昨天也質問特首,我當你節省一億元,一個工程超支也數千億元,有錢填海沒錢幫助長者。

立法會議員鄺俊宇

補漏拾遺以往特區政府一直有做,去年財政預算案亦有4000元的安排,不可以說沒有辦法,只是肯不肯想及肯不肯做,關愛基金亦可以考慮。我認為安排應由特區政府想辦法承擔,未來的財政預算案做一些替代方案,讓這班長者得到適切照顧。

立法會議員柯創盛

擱置政策是最好做法;若不擱置,建議政府研究將措施延遲3年執行,其間檢討綜緩制度。

社福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臻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