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50年內得30個諾獎」——日本的「狂言」會提早實現嗎?

日本政府在2001年提出「50年內得到30個諾貝爾獎」的目標,你認為日本能達標嗎?這樣的目標,對科研的發展是好是壞?

美國的艾利森和日本的本庶佑因癌症治療方面的成就而獲得2018年諾貝爾醫學獎。

美國的艾利森和日本的本庶佑因癌症治療方面的成就而獲得2018年諾貝爾醫學獎。攝:Jonathan Nackstrand/AFP via Getty Images

端小二2018-10-04 發起

日本早年提出「50年內得到30個諾貝爾獎」的目標,至今18年得18獎,你認為日本能達標嗎?

有論者提出,以奪獎數目為目標,可能適得其反阻礙了科學發展,你認同嗎?

你認為提升一國的科研能力,關鍵在於哪裏?

2018年度的諾貝爾獎正陸續公布得獎者。10月1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本屆生理學或醫學獎由美國免疫學家艾利森(James P.Allison)和京都大學榮譽教授本庶佑(Tasuku Honjo)共同獲得。

71歲的艾利森和76歲的本庶佑分別研究「CTLA-4」和「PD-1」,發現透過這兩種蛋白質,可以活化人體自身免疫系統來攻擊癌細胞,此研究為癌症治療帶來重大突破,使免疫療法成為繼手術、化療、放射線後,第4種癌症治療法。

諾貝爾評獎委員會表示,癌症是人類最大的健康挑戰之一,每年都有數百萬人死於癌症。今年的獲獎者創立了一個治療癌症的全新理念,通過激發人體免疫系統內在能力來攻擊腫瘤細胞,該發現是人類在與癌症戰鬥過程的一個里程碑。

2015年美國前總統卡特(Jimmy Carter)被診斷出罹患皮膚癌黑色素瘤,他所接受的藥物治療就是本庶佑的研究成果,翌年他宣布已不再需要接受治療。

免疫學家本庶佑是史上第26名得到諾貝爾獎的日本人,為原已在這個頒獎台上戰績彪炳的日本,再添一份榮譽。根據日經中文網統計,日本人獲得諾獎最多的是物理學獎,至今共有11名日本人獲得該獎,其次是化學獎以及生理學或醫學獎。在諾貝爾獎六項獎項之中,日本人唯一沒有拿過的是經濟學獎。

2001年3月,日本內閣制定了第二個科學技術基本計劃,提出日本在未來在諾貝爾獎等國際級科學獎的獲獎量,要與歐洲主要國家看齊,爭取在未來50年內得到30個諾貝爾獎。計劃一出引起極大爭議,不少科研人員認為,科學研究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沒辦法像工業生產般具目的性地「生產」。在該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日本科學家野依良治也狠狠批評,日本政府「沒有頭腦」,發出「狂妄之言」。

中國官媒人民網日本版其後也刊登評論文章,形容「日本政府口出狂言」。評論認為,日本在科研投入大量資金,「但資金投入和技術基礎並不一定導致得諾貝爾獎」。同時,評論也指出,日本「50年內得到30個諾貝爾獎」的目標或許適得其反,「在這一目標下,科研體制可能失衡,更多人力、物力、財力可能會投向易被諾貝爾獎評委會認可的、容易出成果、快出成果的領域,忽略其他領域的基礎研究,並誤導部分科學家把得獎當成科研的目的,最終反而阻礙科學的發展。」

日本以諾貝爾獎的成績回應了種種批評:千禧年以後,日本僅用了18年就獲得18項諾貝爾獎,目標已完成大半。論者李建波歸納了日本「諾貝爾獎計劃」如何獲得快速進展:

  1. 注重基礎研究:日本大學的基礎研究都有保障,可以研究那些不會馬上產生經濟效益,而是要在十年、二十年後才可能大有用武之地的課題
  2. 保證研究經費:日本的科研經費長期維持在GDP3%以上,不會因為政府縮減財政預算而裁減
  3. 優化科研環境:科研人員基本不受非學術因素干擾,能自己計劃和支配研究工作,也不會因為一段時間內沒有科研成果而影響評價
  4. 維繫學術傳承:日本科學界非常注重維繫學術傳統,如在理論物理學領域,已形成學界公認的學派,持續產出諾貝爾獎得獎人
  5. 提升科研人員社會地位:日本科學家威望高,工資待遇豐厚。據「日本社會階層與社會移動」調查,大學教研人員的職業威望僅次於法官和律師

然而,日本國內亦有潛在擔憂,批評日本政府的學術研究預算增長緩慢,而且被指集中於特定領域、偏重實用和應用領域。《每日新聞》一篇報導指出日本科研界或會青黃不接,儘管日本科研成果在世界獲得認可,但獲獎的研究幾乎都是三十多年前的成果,而不是近年開展的新研究方向。

根據共同通訊社報導,日本學術會議會長、京都大學校長山極壽一在本庶佑得獎後召開記者會,在恭賀該校教授得獎的同時,表示希望政府和產業界廣泛支持基礎研究。「廣泛領域的基礎研究不充實的話,就不會產生技術革新。」

提升一國的科研能力,關鍵在於哪裏?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