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感恩日、英雄志、喪事喜辦?川震十年,我們該從什麼視角回望這場災難?

「記憶,即是抵抗」,十年前那個地動山搖的午後,你在哪裏?

2018年的北川老縣城,已建成了巨大的四川地震遺址園區,駱驛不絕的遊客到場參觀。

2018年的北川老縣城,已建成了巨大的四川地震遺址園區,駱驛不絕的遊客到場參觀。攝:林振東/端傳媒

端小二2018-05-08 發起

設立「感恩日」、撰寫英雄事蹟、建立災區旅遊紀念,十年之後,我們該如何回望這場近10萬人喪生的災難?是否要「感恩」?要「感恩」什麼?

準確的逝者名錄、建築問題追責、重建物資使用明細......十年後,你還想對過去與這十年間質問什麼?

「記憶,即是抵抗」,十年前那個地動山搖的午後,你在哪裏?經歷了什麼?那場巨大的震動帶給你怎樣的改變?

近期,值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10週年,汶川縣政府決定將5月12日設為汶川「感恩日」,以表達對「從抗震救災到災後重建和震區振興」中「國家和社會」的「大愛」,「讓愛的泉湧奔流不息」。這則新聞出現當晚便遭大量網民在社交網絡中批判,並有不少質疑當年災情狀況及災後落實的留言出現。

十年前的汶川地震,發生於北京時間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震中位於汶川縣映秀鎮附近,除吉林、黑龍江、新疆外的大半個中國及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均震感。據中國地震局研究報告,汶川地震表面波規模達8.2、地震矩規模達8.3,破壞地區包括四川省、重慶市、陝西省、甘肅省等在內逾10萬平方公里。日本研究更指該次地震的地震波圍繞地球傳播了6圈。

四川省政府在一年後的報告中指,汶川地震共造成68712人喪生,17921人失蹤,逾35萬人受傷,死者中有5335名為學生。地震共51個極重和重災區縣,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共達8451億人民幣。

災後,全國及全球累積捐款超過500億人民幣,中國政府則宣布投入一兆元人民幣進行災後重建。2012年年初,四川省政府對外宣布災區重建完成。

四川省政府昨日(5月7日)發布的《「5·12」汶川特大地震10年重災區經濟發展報告》中稱,「重災區經濟發展成就顯著」。其中顯示,2017年,39個重災縣地區生產總值是2008年的3倍,居民可支配收入是2008年的2.9倍,城鎮化率提升11.8個百分點,建成「幸福美麗新村」6384個。其中還提到,災區經濟結構中第三產業佔比增加,北川縣、安州區等不少區縣以旅遊業發展為主。

此外,四川省政府還於昨日發布了稱歷經10年編纂的《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災志》,包括《總述大事記》《災情》《搶險救災》《醫療防疫》《賑災》《災後重建》《英模》《附錄》等8個分卷,逾1000萬字,「全景立體式展現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堅強領導下組織開展的這場抗震救災悲壯恢宏的歷史畫卷」。

然而,四川省政府的一系列紀念活動卻並未被公眾全數買單,有網民質疑:「喪事喜辦,是中國特色嗎?」亦有不少民眾指出汶川災情、賑災及重建中的問題,包括災情中是否存在因豆腐渣工程而導致建築物倒塌的情況、賑災期間多次出現媒體報導作假、災後重建物資使用中是否存在貪腐等。

同時,在端傳媒「川震十年」專題的先導篇中,有不少讀者留下了十年前自己經歷那場震動時的故事和感受,十年前那個晃動的午後,你在哪裏,經歷了什麼?

讀者 @Saturday9 的故事:

成都人。小學。第一次知道龍門山地震帶和紫坪鋪水庫,第一次搭帳篷,第一次走進紅十字會站點,第一次捐一筆「鉅款」。被渲染的情緒,降半旗、看新聞,都會很想哭。當時在天府廣場有過一次集會,喊四川雄起。第一次覺得自己「很愛國」。

十年之後,成都居民那幾夜在馬路和公園露宿時聽到和聊到的各種論調我都沒有忘記:豆腐渣工程、地震和修建水庫有沒有關係、地震前種種預兆都被刻意忽視、有多少錢是真正到了災區、是否真的有國外的救援隊被攔在災區外。然而是是非非官方絕不會給你答案。十年裏,學會翻牆,也開始學會不斷質疑,也體驗過政府的維穩手段。

其實那個時候給我們帶來濃烈情感的,到底是什麼,而哪些是不應該被左右的,哪些是應該被記得的。我們都記得有些傳言來的「事實「,卻也看到災區新修的安置房漂亮就覺得好多人從中「大賺一筆」。

然而依然有人守在原地,得不到答案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原來那時候的感動,也不是什麼感同身受。四川這幾年發展很好,我也覺得,其實它也沒那麼好,還不夠好。還有很多,我不知道。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