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把歷史穿在身上,欣賞以往的美?你怎麼看漢服運動?

首個「中國華服日」,是官方對古文化傳承的表態,還是對國族身分的強調?

早前國內年輕人文化社區B站與共青團中央,共同發起了一項關於華服的活動——將農曆三月初三(4月18日)定為「中國華服日」。

早前國內年輕人文化社區B站與共青團中央,共同發起了一項關於華服的活動——將農曆三月初三(4月18日)定為「中國華服日」。攝:Imagine China

端小二2018-04-20 發起

中國大陸官方首次表態公開支持「漢服運動」,並設立「中國華服日」。這是官方對古文化傳承的表態,還是強調國族身分、壓抑個別民族認同?

什麼是漢服?漢服運動是否必要?消費漢服和漢文化的商業熱潮下,如何看待文化復興的初衷?

你如何看待穿漢服上街的人?如何看待漢服運動者?

日前,港陸兩地相繼舉辦「漢服節/日」,主辦方均表示希望用活動的方式普及或推廣社會對華夏傳統服飾的認知與傳承。然而,「漢服」、「華服」的定義卻仍存在爭議,主辦單位所稱對傳統服飾的推廣也被質疑為宣揚民族主義。

大陸知名視頻網站Bilibili與中國共青團中央共同發起了一項活動:將農曆三月初三(上巳節)定為「中國華服日」。4月18日,首屆「中國華服日」線下活動在古都西安舉辦,包括第一屆中國華服文化研討會、第一屆中國華服秀等;各地漢服社、愛好者也紛紛穿上漢服以示支持,線上活動則會一直持續到5月18日。

無獨有偶,由香港「夫子會」主辦的「華服節」也在今年4月7日至8日舉辦了第七屆,香港前行政長官梁振英亦身著灰黑色華服出席典禮並致辭表示,「穿華服就是把歷史穿在身上,讓我們欣賞人類在不同歷史時期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由於中國大陸的首屆「中國華服日」官方宣傳配圖、LOGO等均是漢服,因此不少網民認為是次是官方首次公開表態,支持「漢服運動」這項由民間發起的傳統文化復興運動,許多人將此視為運動的勝利。但「中國華服日」也引起許多不滿和爭議,而其相關話題「漢服運動」等再一次引發網民討論。

首先是「華服」二字。官方宣傳海報LOGO是最明顯、最能代表漢族的右衽,活動參與者也幾乎沒有其他民族服飾,不少人質疑為什麼不能直接稱呼為「漢服日」?有網友指出,因為中國在法律上承認有56個民族,為了避免破壞民族團結性,官方不可能用帶有強烈民族性的詞彙「漢服」作為宣傳。

不僅是「華服」,「漢服」的定義也曾爭論不休。2003年,鄭州男子王樂天自製漢服(模仿影視劇)並走上街頭,這是中國現代第一個穿「漢服」上街的人,見諸報導後效仿者日增,隨後社會出現有關「漢服」的討論,並逐漸成為民間自發的「漢服運動」。

什麼是漢服?天津師大美術與設計學院院長華梅認為,中國服裝史上,有相對於少數民族的漢族服裝,有相對於其他朝代的漢代服裝,如果只把京劇中宋明留下來的服飾叫漢服,會顯得概念不清且相對侷限。中國復旦大學楊志剛教授則認爲,「漢服」是一個「偽命題」,「漢族人的服裝,從漢唐至宋,一直到明清,均沒有一個固定的樣式,都在不停地變化。」而目前大陸民間漢服運動的總體而言,如今支持者普遍認為漢族人的服飾就是漢服,以交領右衽、無扣結纓、褒衣大袖為基本特徵。

澳洲麥覺理大學漢學教授凱大熊(Kevin Carrico)表示,「漢服是一套被(漢服運動支持者)發明出來的穿著形式,以寬袖、輕飄長袍、腰部束帶和鮮豔顏色等特徵作為特色。」同時,他也借2014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其夫人彭麗媛對比利時進行國事訪問時的衣著指出,漢服運動有可能導向種族主義及民族主義。

漢服支持者認為「華夏復興,衣冠先行」,通過漢服喚醒漢人乃至中國人對傳統文化的記憶。但也有不少人認為,近年的「漢服熱」更多是商業運作,只是膚淺而表面的「漢服秀」,缺乏真正的文化內涵和修養。

研究漢服運動的人類學研究生崔靜雯指出,早期漢服運動存有很多爭議。但隨著漢服商業化,消費主義逐漸影響受眾,漢服社團也逐漸摒棄激進主義而注重實幹。漢服運動者因此更加多元,而運動形態也多面化,參與者不再全部以「華夏復興,衣冠先行」的目標穿漢服。此次官方能輕易以「華服」包含漢服,也是因此造成的。部分參與者對漢服概念不明確,卻想消費漢服類服飾、文化,所以「華服日」迅速得到大量響應。而漢服運動支持者,一方面對此概念懷疑或反對,一方面卻渴望得到官方認可,因此要麼自動沉默,要麼主動參與其中。

2013年香港曾出現致力在香港推廣漢服和漢文化的「漢服香港」,但因資金等問題鮮有對外活動,最終成為小圈子興趣團體。2015年,主張「香港城邦論」的「昭明公主」,改名「中出羊子」並穿漢服參選,以此引人注意。

台灣方面偶見關於漢服或漢服運動者的報導。詞人方文山在兩岸積極推動漢服文化,他認為文化要有影響力,必須用通俗的方式推進,漢服復興是兩岸唯一由下往上推行的運動。

崔靜雯認為,此次官方插手漢服後,以後的漢服、漢服運動將有所不同:民間的不再是民間,民族運動也不再民族。以「華」概括「漢」,是再次強調國族身分,而壓抑個別民族認同,是一次對民族關係的整合,對多元一體格局的維護。而對國族身分的強調,與目前中國的體量及發展有關。

你如何看待漢服、漢服運動、中國華服日?華服、漢服運動是對古文化的傳承,還是會導向民族主義、種族主義?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