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香港首個公眾成人展被指色情低俗,是主辦方管理不周,還是反對者太保守?

商業化的成人展應當照顧性少數群體的需求嗎?成人展推動了性的公開討論,還是加深公眾刻板印象?

2018年4月5日,18+Central香港首個成人嘉年華在中環舉行。

2018年4月5日,18+Central香港首個成人嘉年華在中環舉行。攝:Imagine China

端小二2018-04-12 發起

香港首個公眾成人展被指「有傷風化」,展品被撤或敏感部位被遮蓋,「性」可以在公共空間被討論嗎?應該如何討論?

女人只看猛男?男人只看女優?刻板印象如何消除?多元化性議題該在成人展中被普及吗?

香港首個開放公眾入場的成人嘉年華「18+ Central」,上週在中環海濱舉行。嘉年會為期四日,在兩個大帳篷中進行,年滿18歲人士方可入場。展會宣稱本次活動主要對象是女性及年輕夫婦,以「女性情慾」為主題之一。嘉年華現場藝術展覽、情趣用品出售,及澳洲猛男天團、台灣小林繩縛、鋼管舞、裸體油畫、女優見面會等表演或工作坊。

由於香港法例規定嚴格,任何人在公眾地方或公眾可見的情況下,猥褻暴露其身體任何部分,即屬犯法。嘉年會在舉辦前,從場內表演的服飾、演出內容,到現場布置均有律師把關。但從活動宣傳開始,香港政府不同部門就陸續收到家長或團體組織投訴。直到展會結束,政府共接到至少70宗投訴,活動被批「賣弄色情」、「有傷風化」。

活動結束後,「性傾向條例家校關注組」在臉書發文指責出借場地的「中環海濱活動空間」,認為成人展違法社會倫理道德,政府文康場地不應外借舉辦色情活動,同時希望相關人員研究活動上「性互動」環節是否涉嫌違法,並對相關部門管理失職進行問責和懲治。此外,建制派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張國鈞、謝偉銓等也對活動表示不滿。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建議發展局日後禁止類似活動,稱「我們真的不想有任何如此低俗的活動,在城內最漂亮的地方舉行。」

繩縛表演者Avaem T Rika表示對投訴感到失望,她認為成年人有足夠判斷力決定是否看成人展,並且在不影響及不傷害別人的情況下,應該享有自由和權利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不喜歡成人展,不去就可以了,何必讓有興趣的朋友無法欣賞呢。

由於投訴過多,主辦方遮蓋部分作品,如香港藝術家陳嘉秀創作的情色水墨畫。主辦方現場用卡紙、泥膠貼遮掩作品的「敏感」部位和字眼,如女性裸露的乳頭、字句「媽不在家開放日」中「媽」、「開」兩字。還有部分作品被迫撤走。淫審處前審裁委員、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指出,作品中人體隱私部位會引發青年人遐想,「媽不在家開放日」暗示家長不在家做什麼都可以,這種風氣違背如今的家庭教育。

陳嘉秀在其臉書上表示,巴塞爾藝術展有些大幅裸照作品沒被撤走,她的畫放在「18+」就被撤走。香港人不是不能接受情色作品,放在博物館、美術展可以,但放在情色題材的展覽就不行。事實上,陳嘉秀的作品曾在深圳、台灣等多地出展,但都沒有遭到批評。有網友也表示,陳嘉秀的水墨畫和日本性博物館內的展品是同一級別,連色情作品非法的中國大陸都可以展出,為什麼香港不可以?

台灣每年都會舉辦成人展,且規模越來愈大。近年成人展在台商機非常大,如2017年舉辦方斥資6千萬台幣,邀請日本當紅AV女優,在現場採用互動體驗方式吸引粉絲參展。三日預估進賬7千萬台幣。澳門方面,「澳門亞洲成人博覽會」始於2008年,是亞洲唯一以成人產品和娛樂為題材的展覽,廣受業界好評,每年都吸引不少香港人跨海參加。

中國大陸也有多城市每年舉辦成人展或性文化節。如已舉辦19屆的廣州性文化節,是全國重要的成人情趣用品行業展會之一,展會設有性健康用品區展示性玩具、安全套等,也設有性學專家講座,普及性知識,探討性文化、性教育等。而北京的國際成人展從2009年開始,展會內容包括成人用品採購交易、學術論壇、情趣內衣走秀、古代性文化收藏展示等。

香港方面,「18+ Central」主辦方發言人劉慧音表示,公司多年爭取在港舉辦情色展,直到2013年才首次有場地願意舉辦商業性成人展,但僅供業內人士入場。今年的「18+ Central」首次面向成年公眾,卻未料遇上巨大負面反響。香港大學精神科教授吳敏倫指出香港人性教育太過不足,需要討論才能進步,因而倡議性教育應公開開辦講授。吳敏倫從2006年開始在中環行人專用區舉辦性文化節,近年轉移到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但每年都有團體來抗議,指責活動敗壞社會風氣、使人更淫賤,18歲以上也不可以參加。

除了成人展的舉辦引發爭議外,其內容主題也受不少質疑。舉辦方還被指責缺乏性小眾意識,對LGBT群體不友善,不願與任何「負面」標籤的性組織扯上關係(如性工作者、同志相關等組織)。

對此,主辦單位縱延展業的行政總裁老旭華表示,主辦方是商業機構而非NGO,沒有責任推動或改變性觀念。他們的目的是娛樂大眾,若性小眾市場足夠大,日後或也開發。「18+ Central」發言人劉慧音亦否認排拒性小眾的質疑,她補充指,公司曾向身障團體、同性平權團體、性病支援團體、弱勢女性社群提出捐助,但最後只有兩間接受。

中文大學性別地理學研究生鄭浩霖認為,活動節目只是「舊瓶重用」,每人看待性愛不同,但不只是肌肉男、女優而已。在他和吳敏倫的性文化節上,每年都會包含不同有關性愛的議題,他認為在公共空間討論有助性教育,可惜主辦方卻認為這是場娛樂活動。就算從商業角度看,如果有人看到肌肉男,也同時看到性小眾在欣賞什麼,性小眾參與主流節目,這樣才擴大利潤。

「性」可以在公共視野中被討論嗎?成人展應當照顧性少數者的需求和普及多元化性議題嗎?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