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經歷人大釋法、議員DQ等案件後,香港法治是否岌岌可危?

香港司法獨立曾位列《全球競爭力報告》第四,後來跌至第八,你如何看香港司法的未來?

終審法院大樓位於於1912年建成,大樓曾經先後用作最高法院及立法機關,隨著香港立法會在2011年10月遷往位於添馬的立法會綜合大樓,大樓移交予司法機構改為香港終審法院。

終審法院大樓位於於1912年建成,大樓曾經先後用作最高法院及立法機關,隨著香港立法會在2011年10月遷往位於添馬的立法會綜合大樓,大樓移交予司法機構改為香港終審法院。攝:Justin Chi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端小二2017-12-08 發起

近年多宗牽涉政治的案件判決,有否動搖你對香港法治的信心?

香港司法獨立曾位列《全球競爭力報告》第四,後來跌至第八,你如何看香港司法的未來?

香港司法制度該如何改善?

自去年年末,香港經歷了九七主權移交以來第五次「人大釋法」後,2017年的香港又歷經「七警案」、立法會議員DQ風波、「新界東北案」與「雙學三子公民廣場案」的刑期覆核,以及被押後判刑的佔旺藐視法庭案等數起風波,在這些政治性較強的案件後,曾被視為香港驕傲的司法系統開始被質疑和指摘,「染紅」、「政治犯」等論聲頻頻出現。

香港司法獨立一直在《全球競爭力報告》中位居前列,2015至2016年度排名第四,而16至17年度則下跌至第八。另據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的調查,自2015年上半年開始,市民對「法治」、「司法制度的公平」、「法庭的公正」等三方面評價都不斷下跌,16年下半年均跌至五年最低值。

人大釋法後,便有論者直言「敲響『一國兩制』及司法獨立的喪鐘」;七警案中,則有人認為量刑過重,大陸網絡輿論中對法官外籍身分有不少質疑;DQ案中,論者黎班從政治司法化的角度指出,中國政府可能發現獨立的司法是政策絆腳石,因此藉由釋法以加強香港法官為避免跟北京直接起衝突而展現出高度的自制。

而在兩起公民抗命案件之後,「法治染紅」、「政治犯」、「進入威權法治時代」的論聲不斷出現,「香港法治獨立性是否完好?」、「香港法治岌岌可危了嗎?」成為很多人關心的話題,端傳媒記者也走訪兩任大律師公會主席譚允芝、林定國,前資深刑事檢控專員Grenville Cross,以及四位年輕律師及法律學者,梳理七個關鍵點,試圖回答民眾這些疑問。

這週六(12月16日),我們也將邀請香港司法體系不同位置的專業人士、學者、民意代表,在香港浸會大學舉辦論壇,共同探討香港法治走向,邀請各位撥冗參加!

如果你有什麼問題想問講者們,也可以在留言區留下你的問題。

近年標誌性政治案件

2016年11月7日,立法會議員宣示風波後,在香港社會一片反對釋法聲音之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以155票贊成全票通過了對香港《基本法》第104條條文的解釋,標明第104條「就職時必須依法宣誓」包括4項涵義。然而由於當時相關司法覆核案件尚未審結,這場釋法被指「先判案」,以政治干擾司法獨立。

2017年2月17日,香港區域法院裁定7名在2014年雨傘運動期間襲擊示威者的警察「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罪」罪成,全被判處兩年監禁,且不適用緩刑。2月22日晚,含現役、退休警察及他們的家屬在內的3.3萬人出席「撐警集會」,聲援七警。8月9日,香港上訴庭批准「七警案」被告關嘉豪在等待上訴期間保釋外出,七警案中7名被告先後全數獲准保釋等候上訴。

7月14日,香港高等法院原訟庭宣判立法會議員梁國雄、姚松炎、劉小麗以及羅冠聰的宣誓無效,即日起喪失議員資格(簡稱 DQ,Disqualify )。

8月15日,香港上訴庭應政府申請,覆核「新界東北宗案」13名被告人的刑期,判處即時入獄8至13個月。17日,上訴庭應政府申請覆核「雙學三子公民廣場案」刑期,判處即時入獄6至8個月。

11月7日,香港「雙學三子」黃之鋒、羅冠聰及周永康被終審法院批准3人的刑期覆核上訴申請,並定於明年1月16日聆訊。周永康當日被保釋出獄,而此前10月24日,黃之鋒、羅冠聰已申請上訴成功,保釋出獄。

11月24日,13名因參與2014年6月「反新界東北撥款示威」被判「非法集結」入獄的示威者中,有8人獲終院批准保釋等候處理上訴申請。

12月7日,香港高等法院就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學聯前副秘書長岑敖暉、社民連副主席黃浩銘等佔領行動旺角清場期間被控刑事藐視法庭共20人中的16位判刑,因辯方指需時再準備進一步陳辭,法庭最後決定押後判刑。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