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讓「慰安婦」改稱「性奴隸」,是對她們的二次傷害嗎?

對「慰安婦」受害者的過多關注,是否會影響到她們原本的生活?

紀錄片《二十二》劇照,片中受訪者林愛蘭與導演郭柯(右)。

紀錄片《二十二》劇照,片中受訪者林愛蘭與導演郭柯(右)。 網上圖片

端小二2017-08-23 發起

《中國婦女報》呼籲將「慰安婦」更名為「性奴隸」以表達對受害者的立場,有網友指出「性奴隸」一詞帶有侮辱性,可能會對受害者造成二次傷害,你怎麼看?

對「慰安婦」受害者的過多關注,是否會影響到她們原本的生活?

有人指出《二十二》中缺乏對戰後慰安婦社會境遇的描述,在面對「慰安婦」這一複雜議題時,民間和政府應當採取怎樣的態度或措施?

8月14日,在世界慰安婦紀念日這一天,講述22位中國倖存慰安婦目前生存狀況的紀錄片《二十二》在中國各地上映,一週後累計票房破億人民幣,成為中國大陸首部票房破億的記錄片。《二十二》的熱映將關於「慰安婦」的議題重新帶回公眾視野,21日,中國全國婦聯主辦的《中國婦女報》撰文指,「慰安婦」稱呼不妥,應正名為「性奴隸」。

一直以來,「慰安婦」都是一個有歷史疼痛感的話題。慰安婦是二戰期間,由日本軍隊委託民間人力募集或強制徵集的為日本軍提供性服務的女性,主要包括日本本土、朝鮮半島、台灣及中國大陸的女性。被稱為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第一人的蘇智良教授表示,中國婦女淪為「慰安婦」的有二十萬人,而台灣婦女救援基金會則主張台灣慰安婦至少有1200人。

在關於慰安婦的生存現狀及影片《二十二》自身的討論外,「慰安婦」這一稱呼也被呼籲更改。21日,由全國婦聯主辦的《中國婦女報》發文表示,慰安婦是由日文翻譯而來,是從「日本軍人角度」的稱呼,在過去的日本語境中,含「不是被強迫而是自願」的意味,中國婦女報認為,這樣的稱呼是「在概念上再次逃避對中國戰爭性暴力受害者的罪行」,因此呼籲將對這一群體的稱呼改為「性奴隸」,以表達對這些受害者的立場。

事實上,早在2014年,聯合國市民性·政治性權利委員會就曾指出,日本政府應當採用「強制性奴隸」這一稱呼,代替容易引起誤解和歧義的「慰安婦」,日本政府對此表達了反對。有人支持用「性奴隸」以表達立場和對日本過去軍國主義的控訴,也有網友認為應當考慮受害人自身想法,「性奴隸」一詞帶有侮辱性,可能會對這些受害者造成二次傷害。

你如何看待對受害人稱呼的變更?

在另一邊廂,作為中國大陸首部關於慰安婦的公映影片,《二十二》也用了與別不同的手法描寫這個群體。導演郭柯放棄了對苦難控訴或回溯歷史的敘述方式,轉而用相對平靜瑣碎的鏡頭展示慰安婦目前的日常生活,克制得被指「乏味」。郭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無聊不就是他們的真實狀態嗎?為什麼要假裝熱鬧?」

郭柯自2012年偶然在微博中看到「中國慰安婦生下一個日本孩子」的故事後開始接觸慰安婦題材,拍攝講述韋紹蘭老人和她中日混血兒子羅善學的紀錄片,並以開拍時中國大陸公開身份的慰安婦人數「三十二」命名。《三十二》於2014年上映,同年他開始拍攝紀錄片《二十二》——當時慰安婦倖存者人數已減少至22人。至《二十二》公映時,中國大陸慰安婦倖存者僅存八人,有媒體稱這是一部「搶救式」的紀錄片。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