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醫患關係惡化,工作壓力巨大,醫護已成為厭惡性行業?

夏季流感高峰期令公立醫院入住率達103%,當醫療服務供不應求,我們如何重建醫患互信?

香港每年大約在冬季和夏季會出現季節性流感高峰期。今年冬季流感高峰期間,內科住院病床平均入住率亦曾逹到109%。

香港每年大約在冬季和夏季會出現季節性流感高峰期。今年冬季流感高峰期間,內科住院病床平均入住率亦曾逹到109%。攝:Stanley Leung/端傳媒

端小二2017-08-11 發起

你滿意現在公立醫院的服務嗎?

醫護人員得不到政策支持和市民尊重,醫生是否變成厭惡性行業?

我們該如何重建醫患互信?

香港處於夏季流感高峰期,醫院管理局昨天公布,公立醫院內科病床入住率已達103%。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昨天到訪伊利沙伯醫院,表示醫院環境非常擠逼,不同職系都有人手壓力。雖然流感個案有穩定及回落趨勢,局方仍會研究方法增加短期人手。

近年華人社會迎來老齡化。按人口數據預測,香港的老年人口(65歲以上)將在2030年左右增加到逾二百萬,屆時每4個香港人當中就有1人是老年人;台灣內政部今年3月亦公布統計數據,台灣人口老化指數在今年2月達到100.18,意味著老年人口首度超過幼年人口。

據統計,老年人口的住院需求是非老年人的6倍;人口老化意味着醫療系統將面臨龐大壓力。而在近年的流感高峰期,老年人及幼兒的入院率亦明顯偏高。預計醫療系統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在醫療系統日漸超載的今天,醫患關係顯得更為緊張。今年,香港屢次發生嚴重醫療事故,部分批評聲音把醫患對立,影響雙方互信;在台灣,濫用急症室情嚴重,不但浪費醫護資源,更令醫講人員負擔過重、怨聲載道;在大陸更加不時發生院內暴力事件。

公立醫生懸壺濟世、為民服務的形象,隨着「看病只有兩分鐘」「只盯着電腦屏幕」等批評而變得黯淡。香港醫生陳沛然指,「政府和市民都不想在醫療多付金錢,但是又要醫療服務快、靚、平(便宜),醫生夾在政府和市民中間,只好無上限地加工時和工作效率」醫生過勞,又得不到政府支援和市民尊重,士氣更加低落。

我們曾就中、港、台三地的醫患困境撰寫專題報導,比較三地醫生收入、公私營醫院比例、醫療保險覆蓋率,及醫療制度差異,並且採訪了病人和醫生,了解不同身份對醫療問題的理解和反省。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