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教育應該培養「批判思維」還是「身份認同」?

中國國家教材委員會,台灣《十二年國教社會科領域課程綱要草案》,香港國民教育...教育中,身份認同和批判思維該怎樣平衡?

中國南京舉行的孔廟儀式上,學生穿著古代服式參加儒家儀式並一起讀書。

中國南京舉行的孔廟儀式上,學生穿著古代服式參加儒家儀式並一起讀書。攝: VCG/VCG via Getty Images

端小二2017-07-10 發起

「批判思維」和「身份認同」矛盾嗎?兩者應該如何平衡?

對你而言,哪一種對你價值觀的形成影響更大?

在你的經驗中,哪一種教育方式令你特別印象深刻?

7月6日,中國國務院宣布成立「國家教材委員會」,「指導和統籌全國教材工作...審查意識形態屬性較強的國家規劃教材」。有分析稱,「意識形態屬性較強」的教材,在中小學階段,指的是語文、歷史、政治等學科;在大專學界,則涉及政治、法學、歷史,乃至涵蓋社會科學領域。

在7月1日香港特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講話中稱「要注重教育,加強引導,著力加強對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關心,支持,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較早前,特首林鄭月娥也提出,要在幼兒階段加強國民身份認同,引起爭議。

無獨有偶,台灣國家教育研究所也於7月3日發布《十二年國教社會科領域課程綱要草案》,其中,高中歷史課綱最受爭議。計劃將課程原先的三個部分:台灣史、中國史及世界史,重新劃分成三個區域:「台灣相關分域討論」、「中國與東亞的交會」及「台灣與世界」。把原本獨立成冊的「中國史」劃入「東亞史」的脈絡,是否觸及「史觀」轉變?有論者指出,爭議的核心,是「我們到底要教給下一代怎樣的歷史?

教育規劃是社會發展的基石,歷史等科目的設計往往影響學子的身份認同。與此同時,現代教育同時強調批判思維。「身份認同」和「批判思維」之間,似乎存在着內在緊張。

以香港為例,2009年香港教育局落實改革,將通識教育(Liberal studies)劃入新高中核心科目,並訂明「批判思考」為核心能力。通識科教學實踐一直惹來爭議,立法會議員梁美芬便曾質疑,通識科將政治爭議帶入校園。此論調引起部分通識老師和改革者反對,他們指出通識科是要激發學生思考,培養獨立批判、反思能力,拓寬學生識見。

在2012年,香港政府建議在中小學設立「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建立學生的國民身分認同,培養國民素質。有關建議激起香港社會反抗,不少家長及學生批評,國民教育無異於「洗腦」,並發起活動抗議;學生抗爭組織「學民思潮」亦在民間抗議中應運而生。最終,香港政府在龐大輿論壓力下擱置「國民教育」。

教材規劃的改革,影響着一代人的思維和認知,對於文史類教材及課程中是否應當涉及身份認同、身份認同與批判思維的比重問題也一直爭論不休。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