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濾鏡令人人成為攝影達人,影像還能記載真實嗎?

來自台灣的藝術家廖哲頤,正在台北朋丁舉行個展《表層之下》,嘗試以繪畫揭開現代影像的表層。

端小二2017-04-11 發起

Mask, 2017 , 56 x 47 cm, oil on canvas。
Mask, 2017, 56 x 47 cm, oil on canvas, Che-yi Liao. 圖:由嘉賓提供

當我們去餐廳食飯、去試新衣、去看展覽、又或是化好了華麗的妝容,準備參加宴會,我們或許會很自然地掏出手機自拍一張,再上載到社交網絡。之後幾個小時的心思,都放到那照片能獲得多少 like 之上。

隨着科技進步和各種分享、修改軟件的流行,拍一張「美」的照片不再困難。我們能夠悉心打扮,思考鏡頭的角度,光源位置,圖片中各樣比例和平衡,再按下手機中的圓點。最後也許會加上一個 Instagram 獨有的過濾鏡,讓照片頓時擁有某種尤如專業攝影的風格。而這一切完全不用他人干涉,只在我們的手機上完成。

當一張吸引人的照片出現在網路科技平台之上,很快地便會吸引另外一個人也上傳一張引人注目的照片,好像是一股相互誘發的趨力,一張又一張自我發聲(主宰)的影像、文字藉着社交平台四處擴散。

自拍照賦予了我們一種全新的自我表述方式。從古昔到今天,人們作為影像主體,存在於畫作、專業攝影等藝術媒介之中,其姿態總是表現出當代的審美觀念。而自拍照的流行,除了是一極為大眾化的影像媒介,同時使我們能更自主地決定自我在影像中的表現。在一幅圖像誕生之前,我們或已不經意地塑造了自我渴望的形象。而網路上群眾的反應,時而偏激時而呈現奇觀,其透過互動所反映出的價值觀或力量往往大幅超越了照片本身的內容。

今天的圓桌,想要探討這個稍為抽象,卻又普遍的現象——在我們自拍的同時,我們心中想着呈現的是一個怎樣的自己?在「看到」照片之際,我們有沒有好奇過,這張照片背後有什麼準備功夫?視覺美感底下,圖像是如何被建構的呢?

我們邀請到來自台灣的藝術家廖哲頤來到圓桌,分享他對此現象的觀察和創作經驗。他最近的個展《表層之下》正在台北的「朋丁 Pon Ding」展出,把來自於網絡世界的影像,以帶氤氳氣息的畫風轉化重現,嘗試揭開圖像表層,提供一種更開放的觀看方式。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多少重精心營造的表層?

當你看到不同的照片,有沒有好奇過表面下的真實樣貌?

影像,與真實有怎樣的距離?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