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香港,以兩間網絡媒體的被迫停辦拉開了序幕。

這樣的突然死亡在過去兩年多不勝數。人們在雨中送走了《蘋果日報》以至整個壹傳媒集團,目睹公民社會團體相繼宣布解散或停運,看著政界、學界人物以至大量普通家庭離開香港,這股人流至今未息。就這樣踉蹌走完2022年。

香港,天下太平。

尖銳的聲音消失不見。清一色的立法會,少人再談論議程議案甚至政治議題。特首選舉一人競選順利完成,慶祝25週年回歸的紅旗一路飄揚至年末。

疫情繼續籠罩香港,長者在寒冷的天氣中在醫院帳篷中露宿,方艙興建,出行安心,1005天的限聚令終於解除,但戴口罩的日子尚未完結。

端傳媒請來12位香港攝影記者,他們走過風暴般的2019年,曾見到每天巨變的2020年和2021年,有的還年紀輕輕,有的已見證過數十年變幻。他們每人為端傳媒帶來一份攝影作品,合共98張照片,分享在天下太平的新香港,如何繼續攝影。

馮馮《2022生活日常》

2022年,馮馮的生活依舊如常,上班,落班,散步,行山,賞金魚,餵倉鼠,似乎已經習慣了香港的新常態。一個日期,一段日子,好像已經沒有了特別意義,因為這就是我的生活日常。

馬凱《甚麼都沒有發生》

少年說:甚麼都沒有發生
先生說:甚麼都沒有發生
小姐說:甚麼都沒有發生
那消失的一個月
有人記得嗎
日光之下萬物眾生被漂白得乾淨
街道井井有條行人如鯽
咖啡店裡人們在竊笑私語
是在談論那消失的一個月嗎?
在風中找尋亡靈
樹木在見證
雨水沾濕眼框
願漆黑將不再面對

Oiyan Chan 《說明書》

自疫情大流行,全人類都在適應一個新常態。今年,香港仍是公共衛生先於個人利益,進行覆診、娛樂 、工作等活動前,所有人都要掌握一張叫「快速測試」的入場券,先確認自己沒有確診,才能夠如常活動。

你有沒有閱讀過快測附上的那張說明書?我將街上人群的臉孔,打印在快測的說明書,再以提取試劑噴濕影像,旨在於這波疫情中苦中作樂,並邀請大家與影像產生對話,以命運共同體將之聯繫,為這命題投進新的柴火。

劉貳龍《後反修例運動時代 以散步舒緩不安感》

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中,我擔任媒體的特約攝影記者,長時間拍攝街頭警民衝突。運動結束後過了一段時間,我患上了思覺失調和有懷疑創傷後壓力症症狀,當時醫生判斷我患病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的極端環境下,長時間工作所累積的壓力導致發病。

患病至今,差不多已經有兩年,隨著服食相關藥物,病情康復進度良好。患病期間,我所服用的藥物,其中一種副作用就是令人坐立不安,雖然有相應舒緩副作用的藥物服用,但仍未能完全消除不適的感覺。於是我經常外出到大埔海濱公園散步,這是一個我四年前開始會去散步的地方。兩年前因著患病後藥物所導致的坐立不安,我更加多來這個地方散步,過程中有時候會帶著相機,把一些我有感受的人和事物拍攝下來。

希望藉著這個圖片故事,把自己經歷分享給思覺失調患者和其他人,讓他們能夠有多一個方法,舒緩患病帶來的負面感受。

翁志偉《2022-08-01 城市》

我一直喜歡自己去沙灘上畫畫,2022年畫的沙灘畫,其中有幾幅是從高空觀看類似城市結構的,兩年來很多朋友移居外地,繪畫沙灘畫的時候,也會無意識地畫出一個城市的結構圖。

這城市會以什麼形式重現或存在?或留下來的人會怎樣看這城市?

Vincent Yu《現在的香港,一樣的光……》

Max Au《香港是一個大監獄》

在11月初秋的早上,我們找到了那個可以「碰面」的地方——在中港邊境,一個普通市民或許永遠不會走過的污水處理廠旁的空地。

到達時看到有兩個人,他們的臉緊貼著鐵絲網,舉起單手,而另一隻手拿著電話,卻沒有發出很大的聲音。那裏的寧靜,和他們面上緊張興奮的表情產生了很大對比。

後來人也漸漸多了,許多人獨自前來,也有些扶老攜幼。他們站在河邊觀看對岸的深圳,揮動雙手,透過電話向對方表達思念。

有一個男人向我說,他已經20個月沒有看到他的太太了。而河的對岸不時看到有公安走過。那是我看過的,感覺最遠的200米距離。

對於我來說,那是一個超現實的情景,人們彷彿致身於監獄中,要拿起聽筒才可以向著眼前的對方溝通。情境錯置,監獄原來是香港的每一寸地方。即使我們不是在談「政治」。由鐵絲網和圍欄構成的日常,由緊急法與行政命令構成的生活。

LamOiYee《97’時間囊》

二零二二,回歸廿五載,踏入25歲,「五十年不變」走到一半,剛好借機想像2047的香港。無法攝下未來事,便與同齡友人合作「擺拍」、再修圖「造相」。移民命題復熾,友人中亦有到彼岸闖蕩的,願此也可成我們的《97’時間囊》。

Paul Yeung《安心出相》

這兩年,我們都習慣了出入食肆、商場、健身室等都用「安心出行」掃瞄二維碼,但卻幾乎沒考慮過它也可以是一個拍攝的工具?我嘗試誤用(Misuse)這個程式,透過現行手機「螢幕截圖」(Screen Cap)的功能,把「安心出行」變成一個可供拍攝及紀錄的應用程式,影像效果跟一般相機無異,這個既帶正方形(明)又帶長方形(暗)的攝影框架,或明或暗,既紀錄著我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事物,也倒映著社會的氛圍和狀況。更奇怪的是影像也多了一個「安心出行」的版面邊框,這也是照片有趣的地方:它刻劃了一個時代的印記和經驗。

最終,在放寬疫情限制措施的趨勢下,香港特區政府宣佈在2022年12月14日起,市民不需要再掃「安心出行」二維碼。但我仍會繼續這個拍攝計劃。

曾梓洋《無人不曉的夏日黃昏》

MIRROR演唱會意外發生過後,狂喜的派對被突如其來的悲劇拖進一道暫擱的時空。

Stanley Leung 《Sites of Protests》

The crosswalk outside the Sogo shopping mall in Causeway Bay has been the site of many protests and violent conflicts during the 2019 Hong Kong unrest.

Compiled using data points obtained from 3253 photos, this reconstruction of the Causeway Bay crosswalk isolated in virtual, empty space aims to re-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 spaces, and collective and individual memory. Detached from time, space, and reality, can locations alone become a vehicle of memory preservation?

林振東《untitled》

攝影 馮馮、馬凱、Oiyan Chan、劉貳龍
翁志偉、Vincent Yu、Max Au
LamOiYee、Paul Yeung、曾梓洋
Stanley Leung、林振東
動畫 Stanley Leung
題字 卡麻
策劃 林振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