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民的彼岸:為了生存,穿越愛琴海

2015-12-28

2015年,經地中海和陸路前往歐洲尋求庇護的難民總數已超過一百萬。風浪、沉船,茫茫大海上,難民面臨種種危險。雖然葬身大海的人不在少數,但仍有大批人前赴後繼地奔向彼岸的「新生」。

難民乘坐橡皮艇抵達愛琴海東北部的希臘小島 Lesbos,艇上難民大多來自敘利亞。

【編者按】:敘利亞內戰持續近五年,大批難民流離失所。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簡稱 IS)在敘利亞趁亂「崛起」,更是讓局勢雪上加霜。根據聯合國難民署和國際移民組織最近公布的數據,2015年,經地中海和陸路前往歐洲尋求庇護的難民總數,已經超過一百萬。這是 2014 年的四倍之多。其中,一半是敘利亞人。另外有 20% 及 7%,分別來自同一區域的阿富汗和伊拉克。

風浪、沉船,茫茫大海上,難民面臨種種危險。「逃」,或者「不逃」並沒有太多選擇餘地。雖然葬身大海的人不在少數,但仍有大批人前赴後繼地奔向彼岸的「新生」。

這波難民潮,被稱為「二戰以來最嚴重的難民潮」。歐盟出台一系列應對措施,包括由成員國分攤難民配額,支援周邊國家控制難民人數,增加巴爾幹半島和希臘的難民安置中心等等。但落實過程相當漫長。IS 的恐襲威脅,部份恐怖分子假借難民身份入境,以及國內不斷升級的政治壓力,讓部份國家一度選擇關閉邊境,拒絕接收難民。被阻攔在外的難民難達「彼岸」。

逃離戰火家園

當生活越來越危險、困難時,28 歲的 Nisreen 和 32 歲的丈夫 Tariq 決定逃離家鄉。

那是位於敘利亞東北部的 Qamishili 市。IS 勢力不斷擴張,轟炸、空襲,以及敘政府軍與反對派之間不斷的武裝衝突,讓當地人的生活難以維持。Tariq 迫不得已,要自己在家教導 5 歲的女兒 Roslyn。當食物等基本生活物資緊缺,物價飛漲,學校的存在已經沒有意義。

這波難民潮,被稱為「二戰以來最嚴重的難民潮」。歐盟出台一系列應對措施,包括由成員國分攤難民配額,支援周邊國家控制難民人數,增加巴爾幹半島和希臘的難民安置中心等等。但落實過程相當漫長。IS 的恐襲威脅,部份恐怖分子假借難民身份入境,以及國內不斷升級的政治壓力,讓部份國家一度選擇關閉邊境,拒絕接收難民。被阻攔在外的難民難達「彼岸」。

他們的家鄉緊鄰敘利亞與土耳其邊境,這讓逃離相對容易。逃到土耳其五個月後,他們覺得是時候繼續旅程了。

沒人能預料,穿越愛琴海的路上將會發生什麼。

挑戰不可能的任務

Nisreen 決定先和妹妹 Zeinab,Nali 和 Dari 在伊斯坦堡匯合。按照計劃,三姐妹的家庭和其他幾個親戚,會先坐船到達希臘,然後通過陸路,抵達最終目的地:德國。

Nali 的丈夫 Amer 對這條逃難路線已經十分熟悉。算上之前的失敗嘗試,這已經是 Amer 第五次逃亡。

「前幾次都是在土耳其城市 Izmir 碰到了土耳其軍警,被攔了下來,失敗了。」Amer 說。那時正是土耳其和歐盟聯手打擊非法移民的檔口。土耳其當局採取數次行動,在大多數非法移民船出發的Izmir市大肆拘捕人蛇,破壞非法移民計劃。那段時間,穿越愛琴海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帶着孩子和希望 橫越愛琴海

第五次終於成功了。他們在 Izmir 找到蛇頭,交付每人大約一千美金的費用。Nisreen 四姐妹連同丈夫、孩子以及親屬共 11 人,坐上了一艘小橡膠艇,簡單地穿上救生衣就算全副武裝,穿越愛琴海。

除了 5 歲大的 Roslyn,Nali 和 Zeinab 的孩子都只有幾個月大。對這個大家庭來說,這就像是一場大冒險:雖然不過一小時 45 分鐘的船程,但在惡劣的條件下,一旦踏上跨海之旅,身家性命只能交給上天決定。

橡皮艇脆弱不堪,一旦遇上狂風大浪,孤立無援的難民將面臨滅頂之災。這樣的船難並不罕見,最近一起發生在聖誕節前的 23 號,一艘由土耳其駛往歐洲的難民橡皮艇,在希臘外海沉沒。至少 13 人死亡,死者多數是小孩。

「有些海域非常危險,浪頭大,」來自阿根廷的志願救生員 Phil 說,「(有一次難民船難)我的夥伴開了一艘大船,說是救生船,但其實上面並沒有任何救生裝備。他們兩人開船,兩人下水救人。盡了所有的努力,但我知道還是有很多人遇難。」

Nisreen 一家運氣不錯,橡皮艇安全抵達了希臘的列士波斯島 (Lesbos)。島上的「救生衣墳山」,就像一座里程碑──告訴 Nisreen 及家人,他們的新生活,即將啟程。

在彼岸伸出援手

像大多數難民一樣,Nisreen 一家上岸後,將會接受志願救生員的首日救助。

「你知道,天氣不好,(首日救治包括)骨折、溺水等問題。」紅十字會志願者 Peter 說。

難民中大量的婦女和幼兒,讓志願者的工作變得忙碌。

「我們有一群醫療志願者,為難民群體中最弱勢的群體提供緊急救助。女人,特別是懷孕的女人,以及母乳餵養孩子或者生病的人。」來自世界難民基金會的志願者 Samantha 說。

這群年輕的志願者來自世界各地,包括希臘本地、阿根廷、荷蘭以及美國等等。他們來到這裏的理由很簡單:為需要的人提供幫助。

「無力感,」一名志願者被問到看到難民潮有什麼感覺時,回答道。

「我知道這裏有問題,我覺得每個人都有責任,應該要負起這個責任,採取行動。」Samantha 說。

在這裏,志願者會聽到成百上千個難民的故事。這些故事的情節驚人的相似──他們的祖國、他們的家,以及對更好未來的期許。

Nisreen 的故事同樣沒什麼特別。成功踏出第一步後,也該乘勝追擊了。為了更好的未來,列士波斯只是起點,德國還在遙遠的前方。

已經筋疲力盡的難民在希臘的落腳點接受志願者們的幫助,到底為甚麼志願者要來到希臘幫助難民呢?端傳媒特約攝影師 Nicole Tung 訪問了以下幾位志願者。

還有漫漫長路: 坐渡輪往雅典

在列士波斯做短暫停留,完成難民登記等手續後,Nisreen 一家 11 口登上了前往希臘首都雅典的渡輪。

十小時的旅程,對於很多無力購買座位票的家庭來說,窩在角落裏睡一覺,成了最好的選擇。

19 號凌晨 6:00 多,渡輪抵達了雅典的彼雷埃夫斯港。家裏的男人們提着不算多的行李,跟隨人群下船,走入這個陌生的城市。

一家老小的全部家當,也不過是幾個背包。

花 24 小時才能到馬其頓邊境

時間緊迫。為了早日到達目的地,Nisreen 一家馬不停蹄地前行,當天下午就坐上了前往希臘與馬其頓邊境的大巴。如果運氣好,穿過邊境線,就離德國更近了一步。

頻繁的警方檢查,令大巴車程增加到 24 小時之久。大人都難免疲累,同行的 Roslyn 等幾個孩子更加難熬。

所幸大巴中途會停靠幾站,供大家休息。夜幕降臨,將孩子們安排好後,Amer 總算可以休息一下。馬其頓邊境不遠了,他們會成功嗎?什麼時候才能到達理想中的德國,展開新生活?這或許是 Amer 考慮的唯一問題。

面前仍有關卡重重

在大批難民不斷湧入後,馬其頓已經在邊境線樹立起兩米高的柵欄,目前只允許來自伊拉克、敘利亞和阿富汗的難民入境。就在 Amer、Nisreen 一家到達前不到兩星期,希臘警方才在邊境處突擊了一個難民中轉站。來自摩洛哥、孟加拉、伊朗和巴基斯坦等地的難民被遣回雅典。

難民及移民在希臘及馬其頓邊境排隊等候過境。當局加緊入境管制,只容許由戰亂地區包括伊拉克、敘利亞、阿富汗逃亡的難民過境,其餘由巴基斯坦、伊朗、孟加拉等地逃走的移民需返回雅典。12 月 9 日,希臘警方清理了在邊境設立多時、收容未能過境難民的臨時帳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