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 x 華爾街日報
-
供應鏈依賴新疆,太陽能行業陷入惶恐
太陽能行業正在重新思考關鍵材料的採購,以避免捲入新疆維吾爾穆斯林相關的強制勞工和侵犯人權指控。
-
日本將把福島低輻射核廢水排放入海
由於廢水儲存空間即將用盡,日本周二表示將把福島第一核電站的低輻射水排放到海中,儘管該計劃遭到當地捕魚行業的反對。
-
中國基建狂潮帶給美國哪些啟示?
就連批評中國態度最堅決的人也驚嘆於其建造橋樑、鐵路等基礎設施能力,而這些工程壯舉之可能,要歸因於一種指令式的政治制度。
-
從網紅到網暴受害者:前美國駐成都領事夫人莊祖宜的遭遇
莊祖宜憑藉烹飪、寫作和音樂在社交媒體收穫大量粉絲。但在美國駐成都總領館關閉後,她遭遇長達數月、有中國媒體參與的網絡攻擊。
-
誰在為華為說話?最大歐洲競爭對手愛立信
美國主導打壓中國華為的行動中,獲益最多的可以說就是愛立信。然而過去幾個月,愛立信CEO埃克霍爾姆一直為華為展開遊說活動。
-
TikTok和解案陷入僵局,個人數據究竟價值幾何?
TikTok一案和解方案提出向聲稱該公司非法收集其數據的用戶支付9200萬美元,律師們卻陷入僵局無法在支付方面達成一致。
-
中國去年使用Twitter和Facebook宣傳新疆政策的力度創新高
中國政府去年在Twitter和Facebook上宣傳新疆少數民族政策活動創新高,試圖將拘留營和監控等做法描述有益於新疆。
-
美國名校取消標準化考試要求後申請人數激增,錄取會更公平嗎?
哈佛、耶魯等名校取消入學申請對提交SAT和ACT成績的硬性要求,引發了前所未有的申請浪潮,顛覆了高校傳統的錄取評審工作。
-
端 x 華爾街日報
專訪新任貿易代表戴琪:美國還沒準備好取消對華關稅
在正式出任美國貿易代表以來的首次採訪中,戴琪談論了自己作為拜登內閣的一位亞裔成員的策略和角色。
-
中國投資者熱炒特斯拉等熱門股,富途等中國在線券商躺贏
隨著更年輕的投資者紛紛將資金投入美國、香港和中國大陸等交易旺盛的股市,騰訊投資的富途和其他中國在線券商受益匪淺。
-
蘇彝士運河船貨堵塞加劇,擱淺貨輪救援工作仍在進行
運河周四仍處於封閉狀態,埃及當局正致力移走堵在航道上的「長賜號」,航運專家警告說,航道可能需要數天甚至數周才能恢復通航。
-
活躍用戶超越阿里巴巴,拼多多有何訣竅?
成立五年的拼多多已成為阿里巴巴和京東在中國線上消費市場霸主地位的第一挑戰者。
-
世衞 COVID-19 溯源調查如何在中國陷入困局?
隨著WHO牽頭的專家組完成武漢考察任務的完整報告,《華爾街日報》發現新細節,讓人對其調查結果似乎提供的明確答案產生疑問。
-
李開復談人工智能對企業及就業的影響
李開復近日出席了首席資訊官聯絡網峰,談到了人工智能在各行各業應用的巨大潛力,但也預警了人工智能對現有工作崗位的衝擊。
-
中國擬在阿拉斯加會晤中要求美方撤銷特朗普的對華制裁措施
將於周四在阿拉斯加舉行的會晤是拜登當選總統後首次中美高官面對面會晤。中國拿出了截然不同的議程,可見雙方修復關係難度之大。
-
中國政府要求阿里巴巴剝離媒體資產
中國政府官員們越來越擔心阿里巴巴對國內輿論的影響力,已要求其拿出大幅縮減媒體持股的計劃,但尚未指明哪些資產需要剝離。
-
中國靠年輕人網貸掀起的消費浪潮面臨清算
中國監管機構試圖對螞蟻集團和不斷膨脹的網絡借貸行業進行管控,他們把目標瞄準年輕人過度舉債的生活方式。
-
遠程辦公再來一年,世界會怎樣?
預計「遠程辦公」在此後一年內仍會十分普遍,不少員工搬遷引發了納稅方面的合規擔憂,以及要不要調整薪酬福利的討論。
-
中國制定整頓阿里巴巴的計劃
熟悉北京方面思路的官員說, 只要阿里巴巴與馬雲撇清關係,該電商巨頭可能受到比螞蟻集團要溫和一些的對待。
-
福島核災十年後,核電前景分化
福島核災已過去十年,日本一些核電站運營商想要重啟反應堆,但阻力重重。與此同時,全球各國對核電的立場也不盡相同。
-
「疫苗護照」呼聲漸長,歐盟與中國表示支持
歐盟和中國表示將推進「疫苗護照」計劃後,今年晚些時候,許多國際旅客很可能需要證明自己已接種疫苗或沒有感染。
-
抵制聲浪下,2022年北京冬奧會贊助商將如何抉擇?
對人權問題保持沉默有得罪美國消費者的風險,而直言不諱又可能將承受主辦國的怒火。「奧運合作夥伴」何去何從?
-
端 x 華爾街日報
Covid-19溯源繼續:「零號病人」指向武漢另一個農貿市場
世衛組織調查人員正在尋求有關武漢第二個農貿市場的資訊,此前,「零號病人」告訴他們,他的父母曾在此購物。
-
端 x 華爾街日報
中國利用疫苗深化影響力,美國場外觀望
以埃塞俄比亞首都的機場貨運站為中心,中國正組建一個供應網絡,目的是加快疫苗的交付速度,並深化其在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