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東京夜空最深藍》石井裕也:活在這個世代,我很不安
石井裕也成長在日本經濟破滅的年代,他帶著頹廢,想要拍一些為存在而努力的人,想用電影分享愛。
-
馬來西亞東鐵:「中國製造」為何蓋了又停?
東鐵停工半年後,記者沿著這條備受矚目的鐵路工地走了一遭,行經3個重要節點:文冬、關丹、登嘉樓。我們和承包商、工人、政治人物、地方居民聊了聊:投資規模高達200億美元的東鐵項目,在歷經政黨角力、債務爭議後,命運將通往何方?
-
跳舞有時:矯正學校裏的青春
台灣好基金會、雲門舞集舞蹈教室、差事劇團聯手把藝術帶入矯正教育,在少年矯正學校誠正中學推動「逆風計畫」,透過舞蹈、戲劇和攝影,試圖打開少年們的眼睛和身心。我們訪談誠正中學師生和參與逆風計畫的校外老師,並走進戒備森嚴的校園,請少年談談自己的人生觀和人生。
-
評論
華建平:35天僵局,48小時崩盤,特朗普如何輸掉政府停擺之戰?
經歷了史上最長的停擺後,特朗普政府什麼也沒得到,而且輸得很徹底。民主黨拿下眾議院後和特朗普的第一次正面交鋒大獲全勝,無疑讓特朗普接下來兩年的白宮生涯蒙上了不祥的陰影,也讓2020年大選疑雲陡生。
-
評論
洛德:在「被豢養」的互聯網世界,批評百度時我們忽略了什麼?
認清自己正在被豢養的事實,以及周遭世界的危險,這在互聯網時代是有益無弊的。
-
香港電影起死回生?「本土」回春術的副作用
近年香港本土電影是新的「本土」,熱衷以社會弱勢或邊緣社群為題材,但藝術表現卻遠遠落後,難以造成風格上的衝擊。
-
Game ON
黑鏡:潘達斯奈基——我們一群人,用 Netflix 玩了場元遊戲
集體觀看這個比遊戲更電影又比電影更遊戲的劇集,我們重回那個古老的出發點:人真的有自由意志嗎?
-
搶耳歌單:2018年他們聽過這些新銳之聲
在熱門歌曲之外,你想要一些不那麼「安全」的選擇嗎?這是五位香港音樂人去年難忘的新人/新作。
-
廣東歌在上海:另一座城市的聲音在這留下了鄉愁、時髦與迴響
香港歌手來到上海總會特地為當地聽眾準備一些粵語歌,一個有自己語言的城市如此依賴基於另一種語言的文化,原因何在?
-
圖片故事
影像:僵持中的美墨圍牆,停擺下的美墨邊境
活在美墨邊境的國民,於特朗普與國會就邊境圍牆撥款上的爭持下,生活又有何影響?
-
他們還在期待谷歌回到中國,哪怕是審查版的也好
充斥營銷內容的百度令人失望,微軟Bing一度無法訪問……只要網絡防火牆一直存在,便很難有兩全的方法。
-
評論
楊路:任正非不支持自主創新,「什麼都要自己做」的中國產業政策有何問題?
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一度風光無限的「中國製造2025」在中國的官方宣傳中突然銷聲匿跡,中國的產業政策到底有什麼問題?美國為什麼那麼反對中國的產業政策?
-
邊境難關:中國入境黑名單上的雨傘青年
雨傘運動爆發以後,不少社運青年被禁足大陸。就是解封以後,對監視網、黑名單與關口的焦慮與恐慌仍然如影隨形,影響著他們對中國的想像。
-
評論
徐賁:專制國家的告密與舉報——從中國憲法學教材的「思想性錯誤」說起
如果大多數中國人都能明白民主國家為何有舉報但無告密,那麼他們也就能知道,只有法治才能消除告密和舉報的膽寒效應,也才能迎接一個免於恐懼的正常生活。
-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台灣怎樣把人潮變成錢潮?
台北準備好了麼?堅持做一個遠離地方政治的外來者,「台北當代」帶來了初次來台的國際大畫廊,也想要教育本土老一輩藏家⋯⋯
-
評論
趙春山:國民黨應重返《國統綱領》,與對岸民主協商
習近平在此時推出統一訴求,迴避「一中各表」的空間,其時機及動機可察;更進一步,此論述撼動了國民黨所立足的基礎。在台灣未來的命運前途中,國民黨須重新檢視自己的角色。
-
揭仲:北京、華府左右拉扯,國民黨可有應對新時代的政策?
幾位美方人士談到馬總統時期的「和陸、親美」,是否還適合作為現今國民黨的大戰略時,語意深長地表示:國民黨應該注意的是,如今不但「華府變了」,連北京「都已經變了」。
-
「天然獨」世代,如何想像統獨?怎麼看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
他們為什麼不在乎這位「阿伯」在統獨言論上的左右搖擺?「法理台獨」對台灣年輕世代 —— 即使「偏綠」的一部分人而言,還重要嗎?
-
評論
面對騰訊霸權,社交媒體挑戰者為何「偏向虎山行」?
在挑戰者「多閃」、「馬桶MT」和「聊天寶」剛剛起跑的時間點,斷言這場戰爭的結果可能為時尚早,但分析這場戰爭為何為發生,對於我們理解當下中國大陸的互聯網行業仍然頗有幫助。
-
Game ON
你開放還是我開放:《荒野大鏢客》與《太吾繪卷》裏的自由與不自由
2018下半年,一中一美兩部開放世界遊戲引起一時轟動,我們用兩個月的時間在《荒野大鏢客》和《太吾繪卷》裏管中窺豹,想要看看兩國開放世界會有什麼不同。
-
被消失的公共墓園,被遺忘的高雄歷史
一座看似不起眼、甚至有些生人勿近的公共墓園,其實收納了豐富的高雄史,從清領至今,見證了海港城市的多元文化與移民歷史,然而這樣一座珍貴的故事庫,卻遭遇到推平的命運⋯⋯
-
遠征聖母峰基地營:我的登山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我們無止盡地爬啊爬,每一步都是險惡與陡滑,我心裡又冒出所有登山者那一千零一次的問題:「到底為什麼我要花這些錢、跑這麼遠來折磨自己呢?」
-
他們在美墨邊境穿牆而過
牆的這一邊叫諾加萊斯,牆的那一邊也叫諾加萊斯。兩個諾加萊斯分屬美國與墨西哥,它們因邊境相連,也因邊境變得陌生。即便邊境上建起高牆,只要有金錢的誘惑與感性的驅使,總有人能找到穿牆的辦法。
-
大雪過後,歸來的人:3月7日
「任何生物若想生存下去,都必須不停地覓食、戰鬥、繁衍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