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仁碩

許仁碩

評論作者

安倍之死:他的經濟、外交、政治遺產,與日本的未來

評論

安倍之死:他的經濟、外交、政治遺產,與日本的未來

無論是否喜歡安倍,若要論之後日本的變與不變,仍須從日本人的角度出發。

許仁碩:陸生十年,我們真的只能「互相怨恨」嗎?

台灣

許仁碩:陸生十年,我們真的只能「互相怨恨」嗎?

陸生不該是兩岸關係的工具,台生也不只是陸生在台生活的背景,燃燒了青春的,不是只有陸生。

歷史文件出土:日本政府為何決定在六四後「溫情地注視」中國?

國際

歷史文件出土:日本政府為何決定在六四後「溫情地注視」中國?

日本《時事通信社》推出獨家解密檔案報導,指六四天安門事件後,日本政府反對西方的對中制裁、主張對中應該「盡量有耐心」,端傳媒專訪報導執筆記者城山英巳,談談他所見的、三十年前的日本政府六四檔案。

許仁碩:日本為何掀起懷念李登輝、聲援周庭的熱潮?

台灣

許仁碩:日本為何掀起懷念李登輝、聲援周庭的熱潮?

從懷念李登輝的「日本精神」,乃至相挺周庭的 #FreeAgnes 運動,日本社會在這兩位不同世代、不同路線的台港政治家身上,究竟看到了什麼?

天皇、戰爭與福島:在台灣,展出「日本敏感詞」

台灣

天皇、戰爭與福島:在台灣,展出「日本敏感詞」

即便在「民主社會」中,環繞著禁忌的「敏感詞」展開言論與表現自由的鬥爭,依然是件苦差事。

安倍內閣「花道」途中的日本疫情危機

國際

安倍內閣「花道」途中的日本疫情危機

為了挽救自身「花道」乃至政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今日下了一帖防疫猛藥。

許仁碩:六四後,誰幫助中國政府突破國際制裁?

大陸

許仁碩:六四後,誰幫助中國政府突破國際制裁?

六四天安門事件後,歐美各國紛紛以經濟制裁、抵制中國方式表達對武力鎮壓的不滿。哪個國家以外交折衝與實際金援協助中國突破國際制裁?答案或會令不少人感到意外。

「不是日本人」的日本人:國族神話下的北海道愛努族

國際

「不是日本人」的日本人:國族神話下的北海道愛努族

日本政府日前正式以法律承認北海道的愛努族為原住民族,等於正式打破了日本「萬世一系」、單一民族的神話。究竟愛努人是誰?又是如何成為了「日本人」,再重新恢復為「愛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