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 × 華爾街日報廣場

中國打造資訊「黑匣」,對外收緊數據庫訪問渠道

中共政府正在打造資訊「黑匣」,這令全球企業和投資者感到不安,他們已經在艱難應對與在華投資相關的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的情況。

2022年7月23日,一名工人在中國上海的一條街道上檢查電腦上的監控攝像頭。攝:Aly Song/Reuters/達志影像

2022年7月23日,一名工人在中國上海的一條街道上檢查電腦上的監控攝像頭。攝:Aly Song/Reuters/達志影像

華爾街日報記者 Lingling Wei / Yoko Kubota / Dan Strumpf

刊登於 2023-05-09

#中國對外投資#WSJ#端傳媒尊享會員#中國投資#端 x 華爾街日報

本文原刊於《華爾街日報》,端傳媒獲授權轉載。目前,《華爾街日報》中文版全部內容僅向付費會員開放,我們強烈推薦您購買/升級成為「端傳媒尊享會員」,以低於原價 70% 的價格,暢讀端傳媒和《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歷來神秘莫測的中共政府正在打造資訊「黑匣」,這令全球企業和投資者感到不安。

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國家安全的推動下,中國有關部門近幾個月來限制或直接切斷了海外訪問各種數據庫的渠道,這些數據庫涉及公司註冊資訊、專利、採購文件、學術期刊和官方統計年鑑。

近日更令人擔憂的是:對總部位於上海的萬得資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Wind Information Co., Ltd, 簡稱:萬得)的訪問渠道似乎正在枯竭。萬得是中國最重要的數據庫之一,其中的經濟和金融數據被中國國內外的分析師和投資者廣泛使用。

根據對西方研究人員和宏觀經濟分析師的採訪,在中國最近擴大反間諜法適用範圍以應對所認為的外國威脅後,許多外國智庫、研究機構和其他非金融實體發現無法續訂萬得,萬得稱原因是「合規」問題。

一名萬得服務代表在一封電子郵件回覆中說,想要續簽合同的客戶需要聯繫他們的客戶經理。這名代表沒有進一步詳述。

當前中國政府正開展行動,對跨國企業評估在華風險所依賴的西方管理顧問、審計師和其他服務提供商進行審查和施壓

據向中國有關部門諮詢過的企業高管稱,這種雙管齊下的做法是中共一項更廣泛行動的一部分,即加強控制世界其他地區如何形成對中國的看法。他們說,這也是一種在事實上將中國與外部影響隔絕開來的舉措。

他們說,這一行動背後的原因是,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越來越堅信,西方、尤其是美國,威脅到中共權力掌控的存續。習近平是毛澤東以來最有權勢的中國領導人。上週,習近平主持了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強調需要「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這一黨內話術被外界廣泛解讀為一個信號,即要將抵禦外國威脅的重要性放在歡迎外資的前面。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沒有回應記者週日發出的置評請求。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的一位發言人上週五表示,中國致力於保護外國企業的合法權益,併為外商投資創造良好環境。

中國的這一總體動向讓外國企業和投資者感到不安,這些企業和投資者已經在艱難應對與在華投資相關的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的情況。當前美國和其他外國公司甚至需要更多企業資訊來適應中國日益複雜的商業環境,部分原因是美國對數以百計的中國實體實施制裁以及中國政府採取反制行動。

美中關係的惡化已促使許多公司高管考慮把一些業務遷出中國,或以其他方式減少對中國的敞口。

在中國有30多年投資經驗的風險投資者Gary Rieschel表示,中國政府加大了外界了解中國的難度,無疑將使中國市場對資本的吸引力降低,尤其在長期投資方面。

美國最大商業遊說團體美國全國商會(U.S. Chamber of Commerce)上週五在一份關於中國投資環境的聲明中特別指出,中國政府加強了幫助跨國公司進行風險評估的專業服務公司的審查,該商會警告稱,這一行動大大增加了在中國經商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在被中國有關部門盯上的公司中: 美國諮詢公司貝恩公司(Bain & Co.)稱其上海辦事處工作人員最近受到中國警方盤問;美國盡職調查公司Mintz Group其北京辦事處遭到突擊搜查,其工作人員被拘;英國審計公司德勤(Deloitte)的北京分所因涉嫌在對一家中國國有資產管理公司的審計中存在缺陷,被處以罰款約3,100萬美元,該辦事處業務已被暫停至6月。德勤表示,尊重這一處罰決定。

此外,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警方最近幾個月對凱盛融英(Capvision)的上海辦事處進行了突擊檢查,該公司是一家駐紐約和上海的專家諮詢和研究服務提供商。這些知情人士稱,警方向凱盛融英當地員工詢問了其服務網絡中的中國專家名字。上海警方和凱盛融英沒有回應記者的置評請求。

雖然在中國工作的外企高管稱有關部門的約見或造訪未必反常,但上述拘留事件以及當前這場行動的總體強度頗為引人注目,特別考慮到對萬得等數據庫的訪問權限已被收緊。

「以國家安全為由,外方對各種數據庫的訪問已受到制約,」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中國問題專家Gerard DiPippo說。「其淨效果與其說是改善中國的國家安全,不如說是把中國與試圖了解中國的海外研究人員隔離開來。」

眼下這場運動表明,中國政府很有把握地認為,很多公司高度依賴中國,不可能說走就走。許多外國公司仍然將中國視為一個重要市場,此外,隨著防疫限制取消,包括以中國消費者為銷售對象的公司在內,一些公司已尋求拓展在中國的業務。最近幾個月,有多位外企高管來華,到訪當地辦事處並參加有政府背景的會議。

但最近的調查也顯示,更多的美國和歐洲公司在作出投資決定時,正轉而優先考慮中國以外的國家。

為中國建立隔牆的持續行動已醞釀多年。自2010年以來,習近平前任主席胡錦濤領導的中國政府開始加強法律法規,以保護其廣泛定義的國家機密。

過去10年習近平執政期間,隨著中國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之間的緊張關係加劇,這一行動變得更加緊迫。

過去幾年,中國有關部門的主要目標是政治異見人士的言論,而對經濟的評論和商業報導相對不受約束,相當於是在默認較為自由的資訊流動有助於經濟活力。

自2014年以來,中國通過了一系列旨在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例如,2021年出台的限制向海外傳輸數據的數據安全法和新規定使外國企業和投資者難以獲得供應和公司財務報表等資訊。在海外訪問中國的數據庫變得困難得多,從知識基礎工程設施(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等學術數據庫,到天眼查(Tianyancha )和企查查(Qichacha)等企業數據庫均是如此。

企業高管們說,他們擔心,中國立法機構上週通過的反間諜法範圍有所擴大,對間諜活動的定義更加寬泛,可能會將一系列日常商業活動納入其中,從而定為刑事犯罪,例如收集本地市場和商業夥伴的資訊。

最新的舉措也顯示自2020年中國驅逐美國和澳洲記者開始,中國政府出於政治目的限制一個重要資訊渠道的趨勢有所加劇。中國政府部門還收緊了對學術交流的規定,尤其是涉及中國學者在美國做報告的活動。

在此之前,中國收緊了對民營部門的規定,並對其進行了合規方面的整頓。而此次行動則顯示出重心向外國公司轉移,這些公司比國內公司更加脆弱,也不像國內公司那麼擅於應對不可預測的中國監管做派。

英文原文:China Locks Information on the Country Inside a Black Box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