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 × 華爾街日報廣場

歐洲的下一個能源考驗:擺脫對中國太陽能板的依賴

隨著歐洲結束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其希望到2030年太陽能成為主要電力來源。一個挑戰是,如何在不對中國能源依賴下實現。

2022年8月2日,德國的一個太陽能板營運場,一隻羊在野外附近吃草。

2022年8月2日,德國的一個太陽能板營運場,一隻羊在野外附近吃草。攝:Liesa Johannssen-Koppitz/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華爾街日報記者 Margherita Stancati / Matthew Dalton 發自巴黎、羅馬

刊登於 2023-02-19

#太陽能#歐洲能源#能源危機#WSJ#端 x 華爾街日報

本文原刊於《華爾街日報》,端傳媒獲授權轉載。目前,《華爾街日報》中文版全部內容僅向付費會員開放,我們強烈推薦您購買/升級成為「端傳媒尊享會員」,以低於原價 70% 的價格,暢讀端傳媒和《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隨著歐洲結束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該地區希望到2030年太陽能成為其主要電力來源。一個挑戰是,在不形成對中國能源依賴的情況下如何實現這一目標。

中國企業目前掌控著全球80%以上的太陽能供應鏈,在太陽能電池板及其組件生產領域佔主導地位

對於歐盟來說,打破對中國這個地緣政治對手的近乎完全的依賴,已經成為當務之急;歐盟正在尋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試圖填補莫斯科方面入侵烏克蘭後與俄羅斯化石燃料脫鉤留下的空白。歐盟國家正在安裝比以往更多的太陽能電池板,其中大部分產自中國。

「我們必須避免進入一種新的依賴形式,」意大利財政部長焦爾傑蒂(Giancarlo Giorgetti)在談到中國時說。「我們缺少的是未來關鍵領域的更多生產能力,這也是我們所需要的。」

歐盟領導人本周將在布魯塞爾舉行會議,以就補貼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和其他綠色產業的計劃達成一致。目前美國、中國、印度和其他一些國家已經加大了對這些行業的補貼力度。

分析師和官員稱,在歐洲建設可行的太陽能電池板產業並非易事。歐洲廠商將不得不與中國生產商競爭,後者有中國政府的補貼,能夠通過降價來打壓新的競爭對手。

歐洲大陸正押注本土項目,例如意大利國家電力公司(Enel SpA)在西西裡島的一個大型太陽能電池板工廠。上周該公司披露了詳細的發展計劃,擬到2024年中期將該廠太陽能板年產能提升到相當於3吉瓦發電量的水平,目前為200兆瓦。

這將使其成為歐洲最大的太陽能電池板工廠。意大利國家電力公司和其他歐洲公司表示,其電池板效率更高、更持久,加之作為歐洲本土產品的吸引力,這些將使它們能夠與中國公司競爭。

不過意大利國家電力公司和其他歐洲太陽能廠商電池板的組裝仍高度依賴中國製造的矽片和其他組件。

去年前10個月,歐盟從中國進口了價值175億歐元(約合187.5億美元)的太陽能組件和設備,占其太陽能相關總進口額的95%。

Eliano Russo是意大利國家電力公司設在西西裡島的3Sun太陽能板工廠的負責人,他說,意大利國家電力公司已經在採取行動,通過與歐洲和北美的供應商建立新的夥伴關係來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Russo表示:「我們需要重建合作夥伴的生態系統,重新定位供應鏈,目的就是在不影響我們能源獨立性的情況下加速去碳化。」

Russo說,從2025年起,意大利國家電力公司將不再嚴重依賴於亞洲供應商。這家西西裡工廠的升級估計將花費6億歐元,其中1.88億歐元將由歐盟資助。歐盟撥款的附加條件之一是,該工廠60%的產量將被指定用於歐洲市場。

歐盟希望到2030年實現能源產量中可再生能源佔比達45%,而現在該比例為17%。根據歐盟的氣候計劃,比高聳的風力渦輪機更易安裝的太陽能電池板將成為主要的電力來源。歐盟力爭到2030年使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約600千兆瓦,約為目前水平的三倍。

歐盟正在考慮提供更多補貼,以鼓勵新建太陽能電池板工廠和擴建現有工廠。歐洲太陽能行業的投資者希望歐盟放寬對企業的政府援助規定,允許大量資金流向太陽能製造商。歐盟執行機構歐盟委員會上周表示,將提議允許對歐洲的太陽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產能提供更多補貼。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歐洲是否準備投入足夠的資金,讓本地生產商與中國展開競爭。

許多中國生產商不僅在規模和政府支持方面享有優勢,而且覆蓋從多晶矽到成品太陽能電池板的所有生產環節。歐洲是全球最大多晶矽生產商之一德國Wacker Chemie AG的所在地,但該公司將其大部分太陽能級多晶矽運往中國,以供後者製造太陽能電池。

中國正考慮限制用於製造矽錠和晶圓的設備出口,矽錠和晶圓是製造太陽能電池的核心材料。這一措施將導致西方國家更難自己的太陽能產業脫離對中國供應商的依賴。

歐洲的計劃還面臨來自美國的挑戰。按照《通脹削減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美國為企業建造太陽能電池板和其他清潔技術工廠提供了巨額補貼。

行業組織SolarPower Europe的政策主管Dries Acke稱:「突然之間,西邊又出現一個像中國一樣的新的競爭對手,這個對手實施了這種慷慨的產業政策。」

美國幾乎沒有生產太陽能電池板或組件的工廠。在《通脹削減法案》出台之後,這種情況即將改變。

意大利國家電力公司是準備在美國進行大規模生產的公司之一,該公司計劃建造一座工廠,規劃的最終年產量將最多將達到6千兆瓦的太陽能電池板。該公司還將生產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池是太陽能電池板的核心部件,美國國內目前不生產此類產品。

2010年之前,歐洲公司的太陽能電池板和其他設備生產商處於世界前列。後來,中國開始通過巨額補貼發展太陽能產業,包括為工廠提供廉價電力、低息貸款和減稅措施。之後,中國對歐洲的太陽能電池板出口飆升,價格大幅下降,導致許多歐洲製造商紛紛倒閉。

2013年,歐盟委員會在收到歐洲太陽能板製造商的申訴後,對中國製造的太陽能板徵收臨時的反傾銷關稅。對此,中國威脅要對歐洲的汽車和其他關鍵行業徵收關稅進行反制。時任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領導的政府擔心與中國發生貿易戰,於是向歐盟委員會施壓,要求降低太陽能板的關稅。

到2018年,歐洲完全取消了這方面的關稅,因認為歐洲需要獲得所有能購得的太陽能板。在那之後,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再次湧入歐洲。

現在,歐洲內部對重新加徵太陽能板關稅的政治支持非常少。取而代之的方案是,計劃建立新的太陽能電池板工廠的公司希望歐盟能提供巨額補貼,以幫助它們能在中國生產商大幅降價的時候生存下來。

Carbon的聯合創始人Pascal Richard說:「我們需要有支持歐洲產業的機制,使其免受這些扭曲的影響。」Carbon計劃在法國建設可以生產所有太陽能板部件的工廠。

英文原文:Europe’s Next Energy Test: Wrestling Solar Back From China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