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 × 華爾街日報廣場

中國防疫急轉彎後亂象頻出,「放開派」在社交媒體遭攻擊

在中國感染病例激增之際,那些在抗議活動中呼籲重新開放的人顯然成了被攻擊的對象,而下令進行政策調整的高層官員基本未受抨擊。

2022年12月31日,四川省遂寧市,急診科醫護人員於市中心醫院轉移一名2019冠狀病毒病患者。

2022年12月31日,四川省遂寧市,急診科醫護人員於市中心醫院轉移一名2019冠狀病毒病患者。圖:China Daily via Reuters/達志影像

華爾街日報記者 Austin Ramzy

刊登於 2023-01-05

#白紙抗議#WSJ#端傳媒尊享會員#端 x 華爾街日報

本文原刊於《華爾街日報》,端傳媒獲授權轉載。目前,《華爾街日報》中文版全部內容僅向付費會員開放,我們強烈推薦您購買/升級成為「端傳媒尊享會員」,以低於原價 70% 的價格,暢讀端傳媒和《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嚴格的疫情管控措施取消後,感染席捲中國,人們紛紛搶購退燒藥,醫院人滿為患,國內一些人開始發泄不滿。

很明顯,那些在上個月罕見的全國性抗議活動中呼籲開放的人成了被攻擊的對象。

中國社交媒體平台微博上一篇獲得數以千計點贊的帖子寫道,2022年這個冬天太寒冷,並稱抗議者為人渣。

該帖子還寫道,記住那些撞門砸牆要自由的A4唐飛們。

中國在將近三年時間裡實施嚴格的疫情防控政策,認為這是防止席捲世界大部分地區的大範圍感染和死亡的關鍵。後來,面對抗議活動、不斷上升的感染人數和受到重創的經濟,中國政府本月早些時候突然取消了許多抗疫限制。周一,中國表示將取消對入境人員的隔離要求,拆除了自2020年初以來使中國與外部世界基本隔絕的旅行屏障。

這些突如其來的調整讓一些民眾感到困惑。火葬場人滿為患表明死亡人數激增,一些人對中國如此迅速地放棄長期堅持的動態清零政策感到憤怒。其中大部分指責的矛頭指向那些呼籲放開的人士,相對而言,那些下令進行調整的高層官員基本未受抨擊。

北京的歷史書籍作者張憶安在微博上寫道,那些生計無憂,卻為吃喝玩樂自由而希望放開,真的認為放開之後天下太平,可以隨便玩隨便浪的人,他們蠢,蠢到他們那種程度,不配承受我的怒火和仇恨。

許多國家對如何應對病毒進行了激烈的爭論。在中國,至少在不久之前,這種討論一直受到限制。動態清零曾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一項標誌性政策,雖然政府可以容忍人們對具體執行情況的抱怨,但對基本政策的直接抨擊和抗議會受到審查甚至面臨逮捕風險。

如今,那些想懷念這項舊時政策的人幾乎可以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暢所欲言,只要他們不把矛頭對準中國政府領導層。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互聯網自由問題研究員蕭強說,所有這些批評都被允許在互聯網上傳播,但沒有達到允許批評作決定的人的程度,也就是不能針對習近平和中央政府。他表示:「他們給了雙方一定的發表意見的空間,允許一定程度的辯論,讓資訊流動一下,但有一個明確的界限。」

在他患有晚期癌症的母親在醫院感染並於12月14日去世後,張憶安成為對放開的最強烈的批評者之一。在微博上的幾個帖子中,張憶安稱他認為病毒加速了母親的死亡,而他母親感染病毒是政府匆忙調整防疫限制措施的結果。

他寫道:「在很多人眼裡,這些老人都‘該走’。但如果沒有放開,即便像我母親這麼嚴重的病情,本來生命體征也一直很穩定,還有繼續治療、減緩病情和延長生命的機會。」

被廣泛視為鐵桿民族主義者的張憶安表示,其他國家的疫情防控模式甚至更糟。他拒絕了採訪要求,稱他覺得美國因死亡一百多萬人的事,更值得美國媒體報導。

他的帖子在一些也擁護原有政策的讀者中引發了共鳴。他們批評了那些支持結束動態清零政策的抗議者,斥之為「躺平」。躺平指一種懶散的得過且過的生活方式,官方媒體也已用這個詞來指代對病毒投降。躺平現在演化出了「唐飛」(躺匪的諧音)這個版本,用以貶低那些希望中國重啟的人。

包括84歲的電影理論學者、劇作家倪震和87歲的舞蹈家趙青在內,多位知名離退休人士的死亡已經讓重新開放所引發的憤怒愈演愈烈,網上的一些評論者稱,那些呼籲放寬防疫限制措施的人負有一定責任。

一位男演員發帖稱他的母親死於。華東省份浙江省一位網友在微博上回應稱,每天都有看到這樣的消息,而且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有,不只是老人。這位網友說,建議躺廢們現在開始祈禱這種事別落到你們自己頭上。

浙江省一位衛生官員周日稱,浙江日新增報告陽性人員數已突破100萬例,預計在元旦前後進入高位平台期,期間日新增陽性人員最高將達200萬。浙江是電商巨頭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9988.HK, 簡稱:阿里巴巴)的總部所在地。中國國家衛健委已停止發布每日新增感染人數和死亡病例數;公共衛生專家稱,先前公布的數字大大低於當前這波感染浪潮中的實際數字。

網上對支持放開的人的攻擊意味著,上個月遭到廣泛審查的反對封控的抗議活動現在正被更廣泛地討論。微博上再度出現了之前被禁的相關詞語,但現在使用諸如「A4」等詞語的帖子幾乎都是對抗議活動的指責。A4的是示威者在抗疫審查制度時手持的白紙。

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全球衛生問題高級研究員黃延中稱,這種敘事將人們的不滿引向那些推動重新開放的人,這是一種推卸責任的策略。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蕭強說,在習近平和其他中共高層領導人之外,可能被攻擊的目標有很多。他說,其他一切都可以成為替罪羊,包括地方官員、疫苗生產商和境外勢力。

上海傳染病專家張文宏也是在網上遭到嚴厲指責的對象。他受到攻擊是因為曾表示感染高峰即將到來,疫情只會再持續幾個月。批評放開的人認為,這一預測過於樂觀。

中共喉舌《環球時報》(Global Times)前總編輯、在互聯網上頗具影響力的胡錫進也受到了抨擊,他之前從為政府的動態清零政策唱讚歌轉為敦促全國支持放寬限制。

周一,胡錫進和張文宏均未回應置評請求。

作家張憶安在微博上表示,他認識到中國不可能永遠封下去,並承認封控造成了困難,特別是在那些因出行限制而失去工作的工薪階層。他稱反封控的抗議者是一個特權階層,他們的行為是為了自己的舒適。

他說,國家應該以更可預測的方式調整政策,事先做好明確的準備,如再接種一次疫苗,對現在很難買到的許多藥品和其他醫療用品進行儲備。

他寫道:「放開是必然結果。但放開不該是這樣放開的。如果把抗疫比做戰爭,這不是撤退,這是逃跑。」

英文原文:China’s Censors End Crackdown on Covid-Policy Criticism—of a Certain Kind]2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