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晚報:韓日指北韓今早試射一枚洲際彈道導彈,但試射失敗

2022年11月3日,南韓聯參指北韓當日試射三枚彈道導彈,包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圖為2022年10月8日,北韓領袖金正恩視察軍演。

2022年11月3日,南韓聯參指北韓當日試射三枚彈道導彈,包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圖為2022年10月8日,北韓領袖金正恩視察軍演。圖片來源:KCNA via AP

刊登於 2022-11-03

#新聞簡報#國際#每週推薦#台美關係#北韓

韓日指北韓今早試射一枚洲際彈道導彈,但試射失敗

據南韓及日本分別監測所得,北韓於今早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發射至少三枚彈道導彈。南韓經分析,認為其中一枚遠程彈道導彈為「火星-17型」洲際彈道導彈,導彈完成兩次級間分離後未能繼續正常飛行,意味北韓今次試射失敗。

南韓聯合參謀本部指出,北韓於當地早上7時40分許從平壤順安地區向東部海域發射一枚長程彈道導彈,飛行高度約1920公里、射程約760公里、飛行速度達15馬赫。南韓聯參分析研判,認為該枚導彈很可能是洲際彈道導彈,導彈在飛行狀態下進行兩次級間分離,一級火箭和二級火箭先後成功分離,其後彈頭因推力不足而未能達到預定速度。

韓方判斷北韓試射的是「火星-17型」洲際彈道導彈。韓聯社提到,北韓曾於今年3月16日試射這款最新型導彈,當時導彈在高度未及20公里的飛行初段已經爆炸;北韓今次可能以大仰角試射,成功實現級間分離,反映北韓就發射洲際彈道導彈取得了一定的技術進展。

至當地早上8時39分許,北韓再從平安南道向東部海域發射兩枚短程彈道導彈,飛行高度約70公里、射程約330公里、飛行速度達5馬赫。

日本防衛省也監測到北韓發射導彈,並且一度預計首枚導彈會飛越日本上空,因此向東北部的宮城縣、山形縣及新潟縣發出警報,呼籲民眾到建築物內或地底躲避。然而,日方後來證實該枚導彈在日本海上空已經消失,未有飛越日本領土上空。日本防衛省正在分析導彈消失的原因,不排除北韓試射失敗。

南韓總統尹錫悅出席國安常委會緊急會議,會後指示進一步加強韓美對北韓延伸威懾的執行力,擴大韓美日安全合作。他批評北韓不斷加大挑釁力度,強調南韓要保持萬無一失的韓美協防態勢,以保護民眾生命安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譴責北韓接連發射導彈,指北韓做法完全不可接受。

南韓外交部第一次官趙賢東與美國副國務卿舍曼(Wendy Sherman)通電話,雙方強烈譴責北韓再以發射彈道導彈作為挑釁。南韓聯參議長金承謙與駐韓美軍司令拉卡梅拉(Paul LaCamera)召開會議,兩軍同意共享北韓導彈相關情報,並且加強協防態勢。

據南韓監測所得,北韓昨日(2日)分別向朝鮮半島東西兩面海域試射了超過20枚彈道導彈,其中一枚向東面發射的短程導彈落入南韓北方界線(NLL)以南海域,落點接近南韓領海。韓聯社指出,這是兩韓分裂以來首次有北韓彈道導彈落入南韓北方界線以南海域。

因中方未向記者發出工作簽證,加拿大廣播公司被迫關閉駐北京辦事處

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宣佈,由於中方遲遲未向記者發出工作簽證,決定關閉駐北京的新聞辦事處。

CBC 指出,他們於2020年10月已經開始為駐北京記者 Philippe Leblanc 申請工作簽證,包括多次與中國駐蒙特婁總領事館人員開會、致函中國駐加拿大大使叢培武等。然而,中方除了回覆確認來信收悉,未有作出任何其他回應。

最終,CBC 被迫關閉已在中國設立超過40年的新聞辦事處。CBC 已經為 Philippe Leblanc 安排新崗位,他將於未來兩年擔任駐台灣記者。

CBC 新聞總編輯 Brodie Fenlon 強調,關閉駐北京新聞辦事處是他們最不情願做的事,但無奈被迫作出相關決定。他指出,當 CBC 可以輕鬆地在其他歡迎及尊重外國記者的國家設立辦事處,沒有理由繼續在中國保留一個空置的辦事處。

CBC 駐莫斯科的新聞辦事處也於今年5月遭俄羅斯當局勒令關閉,是 CBC 近44年來首次沒有駐莫斯科記者。Brodie Fenlon 表示,希望中國和俄羅斯終有一天重新歡迎 CBC 記者派駐當地,這段期間他們會尋求以全新、不同的方法,為加拿大以至全球觀眾繼續報道中俄地區的新聞。

據報「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輪談判下週在紐約舉行

台灣中央社引述消息報道,「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輪談判將於台灣時間下週二至週三(8日至9日)在美國紐約舉行。

報道引述知情人士稱,台方將由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楊珍妮率團,討論議題可能包括貿易便捷化、中小企業、反貪污、良好法規等。

知情人士指出,「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本來目標就是在談判完成後,達致高標準且具經濟意義的貿易協定,並且希望趕在明年美國舉辦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前達標。

報道提到,台灣和美國於今年6月啟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11項議題為貿易便捷化、法規制定、農業、反貪污、中小企業、數位貿易、勞工、環保、標準、國營企業及非市場經濟。楊珍妮日前在立法院表示,台美雙方希望在明年底前對11項議題達成共識,今年底前先達成若干早收清單。

營運公司指北溪一號受損管道附近有人為造成的坑洞

北溪股份有限公司(Nord Stream AG)公佈對北溪一號天然氣管道受損部份的初步勘查結果,指受損管道附近有人為造成的坑洞

公司指出,勘查人員在北溪一號管道破裂位置附近的海床,發現兩個深約3米至5米的坑洞,兩個坑洞相距約248米。此外,該處海床上散佈了管道碎片,範圍半徑至少有250米。

今年9月,連接俄羅斯和歐洲的北溪一號及二號管道先後出現破損,導致天然氣洩漏。丹麥、瑞典等分別展開調查,指管道破損是由爆炸造成。美國暗示,俄羅斯蓄意破壞管道,試圖加劇歐洲能源危機。俄羅斯則多次否認破壞管道,批評丹麥、瑞典等國拒絕俄方參與調查,近日更指控是英國炸毁管道。英國否認,批評俄方捏造事實。

中國銀行前員工屈健玲逃亡海外27年後被遣返中國

中國官媒中央電視台發放片段,顯示在「紅色通緝令」名單上、逃亡海外27年的中國銀行前員工屈健玲被遣返中國。

根據中共中央紀委中國國家監委網站描述,現年52歲的屈健玲是中國銀行廣州分行黃埔支行的前財務管理人員,涉嫌利用職務便利挪用巨額公帑,自1995年11月變換身份竄逃多國。中國辦案機關發現她的藏匿線索後,通過國際刑警組織(ICPO)對她發出「紅色通緝令」,最終通過國際執法合作將她緝拿歸案。

中國當局稱,屈健玲被捕充份彰顯中共黨中央以零容忍態度反腐懲惡的堅定決心。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