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早報:烏克蘭稱反攻俄控赫爾松地區,已突破第一道防線

2022年7月15日,烏克蘭赫爾松前線,烏軍士兵在帳篷擦拭武器。

2022年7月15日,烏克蘭赫爾松前線,烏軍士兵在帳篷擦拭武器。攝:Metin Aktas/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22-08-30

#烏克蘭戰爭#新聞簡報#每週推薦#太空探索#台灣

烏克蘭稱反攻俄控赫爾松地區,已突破第一道防線

烏克蘭軍方週一稱,在對俄羅斯佔領的赫爾松(Kherson)地區反攻行動中,烏軍已突破第一道防線,收回部分領土。俄方則稱烏軍這次攻擊失敗且傷亡慘重。

烏克蘭南部的卡霍夫卡行動小組稱,俄方支持武裝部隊的一個團已經放棄在赫爾松的陣地,提供後援的俄羅斯傘兵也已撤出戰場。烏克蘭Hromadske電視台稱,烏軍三個消息源證實已攻破第一道防線。

烏克蘭南部指揮部發言人納塔利婭·胡梅紐克(Natalia Humeniuk)也稱,烏軍在南部多個方向發起進攻,包括赫爾松地區。

她還表示,烏軍一直使用西方提供的尖端武器來打擊俄軍彈藥庫,破壞俄軍補給線,過去一週就打擊了10多個這樣的目標,「毫無疑問削弱敵人」。不過她拒絕透露反擊細節,並稱烏克蘭南部的俄軍仍然「非常強大」。

俄羅斯國防部則稱,烏軍試圖在南部尼古拉耶夫(Mykolaiv)和赫爾松地區發動進攻,但傷亡慘重。俄羅斯任命的克里米亞州長謝爾蓋·阿克肖諾夫(Sergei Aksyonov)也稱烏方說法是在「宣傳」。

尼古拉耶夫市長維塔利金(Oleksandr Senkevych)又稱,該市遭到俄軍猛烈炮擊,有房屋被炸毀,至少兩名平民死亡。

伊拉克薩德爾宣布退出政壇,政總被衝擊至少10死

伊拉克什葉派宗教領袖穆克塔達·薩德爾(Moqtada al-Sadr)發推宣布退出政壇,導致其支持者衝進巴格達的政府大樓,並與反對什葉派團體發生衝突,造成至少10人死亡。

薩德爾發推稱「我在此宣布我的最終退出」,引起支持者不滿。大量青年衝進位於巴格達戒備森嚴的綠區內的政府總部,即前獨裁者薩達姆·侯賽因的宮殿,並在外面街上與伊朗支持的敵對團體的支持者發生衝突。

路透社引述目擊者稱,雙方互擲石塊,有人向薩德爾支持者的隊伍開槍,其他人向天放槍。軍方迅速下令宵禁。當地警察和醫務人員稱,衝突造成10人死亡,還有數十人受傷。

薩德爾發推前,其支持者已經持續抗議數月,聲援薩德爾提出解散議會並舉行新一輪選舉的主張。伊拉克議會在過去10個月陷入停擺,創下該國持續無政府最久紀錄。

三名台灣男子在柬埔寨中槍身亡

三名台灣男子昨晚在柬埔寨金邊公寓內中槍身亡。台灣當局表示將持續掌握案情發展,並強調台灣此前已發出紅色旅遊警示,呼籲民眾不要前往柬埔寨。

台灣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表示,已查證三名死者為台灣人,案件細節有待警方調查。柬埔寨媒體指,確認三人具體身份有待家屬指認或進行指紋辨識。

歐江安還表示,柬埔寨槍枝管制鬆散,黑槍氾濫嚴重,社會治安不佳,台灣外交部去年11月已對柬埔寨發出紅色旅遊警示,告知發現多起台灣人赴柬埔寨被強制從事詐騙等不法行為的案例,呼籲民眾謹慎前往。

今次台灣外交部再度提醒民眾避免前往柬埔寨,如果在當地遇困,要儘速與駐胡志明市辦事處聯絡,緊急電話為+84 903927019。

台金防部指有無人機進入獅嶼,守軍發信號彈後飛往廈門

台灣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指,昨日下午4時8分再有一架次民用無人機進入獅嶼地區禁限制水域上空,駐守部隊依照「示警、通報、驅離、防衛射擊」程序應對。在守軍發射信號彈示警後,該無人機於4時9分往廈門方向飛離。

金防部指,該無人機進入獅嶼地區禁限制水域上空時,距離僅200米,高度僅30米。該部表示將會持續保持警戒,嚴密監控。

台灣國防部週日強調,針對中共民用無人機頻繁出現在台灣外島並拍攝國軍防區崗哨,國軍將採取驅離等必要反制措施,以確保國家安全。

危地馬拉外長訪台,重申不放棄對台承諾

危地馬拉(台稱瓜地馬拉)外長步卡羅(Mario Búcaro)應台灣政府邀請昨日到訪,重申危地馬拉作為邦交國不會放棄對台灣的承諾。

步卡羅在桃園國際機場致詞表示,此行是該國不顧任何挑戰威脅支持台灣的最有力例證。

步卡羅指,危地馬拉和台灣是共同致力於民主、自由和尊重主權等價值觀的盟友。台灣以捍衛民主、自由等基本價值觀的決心、韌性和信念,成為世界最偉大的榜樣之一。

他還表示,此行代表危地馬拉政府再次向台灣人民保證,危地馬拉與台灣關係穩固,不會動搖。危地馬拉堅持台灣立場,也將繼續支持台灣。

NASA探月火箭發射推遲

美國太空總署(NASA)原定週一試射「阿爾忒彌斯1號」(Artemis I)新型無人探月火箭,但因底部四個引擎其中一個未冷卻到正確溫度,最後一刻取消發射。若問題解決,週五或將再次嘗試。

這次發射任務是對重返月球行動的測試,飛行器將繞月六週採集數據,並返回落在太平洋。

NASA此前表示,希望在2025年再次實現人類登月,並將第一位女性和少數族裔送上月球。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