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亞副總統魯托贏得總統大選,選舉委員會出現分裂
肯尼亞選舉委員會負責人週一宣布現任副總統威廉·魯托(William Ruto)贏得總統大選,但選舉委員會內部出現分裂,另一名候選人、前總理拉伊拉·奧廷加(Raila Odinga)也拒絕承認敗選。
選舉委員會主席瓦富拉·切布卡蒂(Wafula Chebukati)表示,魯托獲得717萬票,奧廷加獲得694萬票,前者以50.49%對48.5%的微弱優勢勝選。
然而選舉委員會七人中有四人提出異議。在切布卡蒂宣布結果前,委員會副主席朱莉安娜·切雷拉(Juliana Cherera)在另一地點對媒體稱,由於大選最後階段「不透明」,她和其他三名委員均不承認這一結果。不過她並未給出具體細節或證據。
選舉結果宣布前現場也出現混亂,外交官和國際觀察員被趕出計票大廳。切布卡蒂在宣布結果前還稱,選舉委員會的兩名成員和首席執行官受傷,正在接受治療。
當選總統魯托現年55歲。他自2008年起擔任肯尼亞農業部長,2010年出任高等教育部長,2013年起擔任副總統至今。
奧廷加現年77歲,曾任國會議員、能源部長等職務,2008至2013年擔任國家總理。2007年他曾代表主要反對黨橙色民主運動競選總統,因反對派懷疑選舉結果舞弊,肯尼亞多地出現騷亂。
2013年,奧廷加又輸給現任總統肯雅塔(Uhuru Kenyatta)。肯雅塔後來與魯托鬧翻,在本次大選中轉而支持奧廷加,但未能幫其獲勝。這已是奧廷加第五次競選總統失敗。
奧廷加一方拒絕接受敗選。其發言人穆圖阿(Makau Mutua)發推稱,切布卡蒂未召開選舉委員會全員會議宣布結果,因此他宣布的任何結果均無效,當下選舉程序「非法」。奧廷加的競選夥伴、前司法部長瑪莎·卡魯阿(Martha Karua)也發推稱「事情還沒有結束」。
肯尼亞多地發生騷亂。魯託的支持者上街歡呼慶祝,拉伊拉·奧廷加的支持者則上街抗議,焚燒輪胎,高呼「沒有拉伊拉就沒有和平」。
美國司法部反對公布支持搜查特朗普住所的證據
美國司法部週一表示,反對公開其說服聯邦法院批准搜查前總統特朗普在佛羅里達州住處的執法宣誓書。
司法部指,這份執法宣誓書相當於政府正在進行的調查的路線圖,包括調查方向和可能路線的具體細節,將其公開有可能損害未來的調查步驟。
此前應司法部要求,佛羅里達州南區聯邦地區法院上週五公布了授權搜查令等法律文件,顯示聯邦調查局(FBI)探員從特朗普家中帶走20多箱物品,其中包括11套涉密文件,分別是四套絕密文件(top-secret)、三套秘密文件(secret)、三套機密文件(confidential)和一套標註為各種機密(various classified/TS/SCI)的文件,以及照片和手寫筆記等物品。
文件還顯示,司法部正在調查三項聯邦罪行,涉及違反《反間諜法》、妨礙司法公正以及以犯罪方式處理政府文件。
此外,FBI和國土資源部還向全國執法部門發出警告,指社交媒體上針對聯邦官員的暴力威脅有所增加。
莫迪稱印度未來25年要成為發達國家
印度總理莫迪週一發表獨立日講話,在印度擺脫英國統治75週年之際,誓言未來25年印度要建設成為發達國家。
現年71歲的莫迪頭戴印度國旗顏色頭巾,在德里17世紀的紅堡用印地語發表了75分鐘演講。他表示,「我們必須在未來25年內,在我們有生之年,把印度變成一個發達國家」。
莫迪稱,「這是一個很大的決議,我們應該全力以赴地朝這個方向努力」。他勸告年輕人「志存高遠」,為國家事業奉獻自己最好的年華。
目前印度被世界銀行歸為中低收入國家(人均國民總收入在1086至4255美元之間),人均收入約2100美元。類似美國的高收入國家人均收入要在13205美元或以上。
預計在截至2023年3月的本財年,印度將以超過7%的經濟增長,保持全球主要經濟體的最快增速。
印度目前是世界第六大經濟體,擁有約14億人口,明年或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許多專家預計到2050年,印度將成為繼美國和中國之後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澳洲政府準備調查前總理莫里森秘密身兼多個部長職位
澳洲前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被曝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私下任命自己擔任多個關鍵部長職務,現任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指莫里森此舉破壞國家民主體制,他正在為此尋求法律建議。
近日澳洲媒體指,莫里森2020年曾任命自己為衛生部長,與衛生部長格雷格·亨特(Greg Hunt)一起履職,以避免將為防疫而動用的緊急權力集中於一人。他後來還任命自己擔任財政部長和資源部長。然而據報內閣主要成員及公眾並不知情。
作為工黨領袖的阿爾巴尼斯週一對媒體稱,莫里森此舉是在集權,而且還對國民隱瞞政府部長的人士安排。阿爾巴尼斯為此已向國家第二法律官員——司法部長尋求建議。
不過澳洲總督辦公室向路透社發表聲明指,莫里森的任命根據憲法有效,這種任命不需要舉行宣誓儀式,是否公布任命取決於當時政府。而且部長被任命管理其職責範圍以外的部門並不罕見。
普京與金正恩互致信函,繼續擴大雙邊關係
在8月15日北韓光復節暨二戰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與北韓最高領袖金正恩互致信函,繼續擴大雙邊關係。
北韓國家媒體朝中社指,普京在信中表示,建立更緊密的雙邊關係符合兩國利益,且有助於加強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地區的安全和穩定。
金正恩在信中表示,兩國因二戰對日勝利而建立友誼,如今雙方在「戰略和戰術合作、相互支持和團結」方面達到新水平,這是兩國為挫敗敵對軍事力量的威脅和挑釁所做的共同努力。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北韓7月曾宣布承認俄羅斯支持的烏克蘭東部兩個分離勢力宣稱建立的「共和國」,導致烏克蘭與北韓立即斷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