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情大爆發香港深度

動態清零逾兩年,香港失去外資和人才︰經濟代價是甚麼?

「有些人對香港的信心已動搖。其他人也可能在外地找到工作。我不認為他們會回來。」

2022年5月19日,香港天際100觀景台上俯瞰維港夜景。

2022年5月19日,香港天際100觀景台上俯瞰維港夜景。攝:林振東/端傳媒

端傳媒記者 梁越、袁慧妍 發自新加坡

刊登於 2022-05-25

#動態清零#香港經濟

2006年,Steven(化名)因普通話水平未及工作要求,須離開香港轉往新加坡發展。到達樟宜機場,看着井井有序的人工植物裝潢,這名美國人暗自決定,總有一天會回到他心目中充滿狂野活力而真實的香港。

7年後,他當上一家策略顧問公司的高級主管,並如願回港,只是當時他未想過2022年的今日會再次離開。「不是清零政策本身,而是政策背後的缺乏理性(lack of rational),令我選擇離開。」

疫情兩年多,港府一直都緊隨中國大陸的「動態清零」政策。因應第五波疫情爆發,港府更再度收緊防疫措施,包括極嚴謹的社交限制、疫苗接種政策、商務營業限制等,加上一直「封關」,和長達兩週甚至三週的入境隔離措施,不論是本地抑或外國商界均頻頻發聲,要求港府直視清零政策背後有形無形的經濟代價。同時,不少金融機構都調低香港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由2%至3%下調至0.8%至2%不等。

去年11月,香港美國商會前會長早泰娜(Tara Joseph)因為清零政策而決定請辭。即使第五波疫情後防疫政策開始鬆綁,5月1日更開放非港人入境,但也挽留不了想要離開的人。早泰娜坦言,香港難以回復原貌,「以往,西方國家的人都說笑,香港就像Asia-lite(將香港比喻為飲品的輕量版,輕盈容易)。你可以自由進出,輕易開設公司和投資,一切都是如此輕易。現在不是了。」

世界大部分地區都逐步邁向與病毒共存,那港府堅持清零政策,尤其是過去逾兩年的「封關」和對國際旅遊的限制,會帶來甚麼經濟代價?昔日港府引以為傲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又能否隨着放寬防疫政策而回復?

人口與外資

「香港一直是一個瘋狂的城市,比東京更瘋狂……而且只需要20分鐘,你就可以到達那些漂亮的島嶼,攀上起伏不斷的山嶺。」提到香港,視訊中的Steven表情雀躍,略帶一點懷緬。他知道隨時可以回港,但他不會回來。「香港會一直在我心中。」

在港多年,Steven感受到香港的變化——由2014年雨傘運動,到2019年反修例運動,乃至2020年國安法實施,他知道香港早已人事全非,但社會運動和政治並不是他離開的原因,「國安法不太會影響到我。」

2022年5月10日,中環交易廣場外,一名外籍人士在戶外的空曠地方午膳。
2022年5月10日,中環交易廣場外,一名外籍人士在戶外的空曠地方午膳。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4月,他重回家鄉,坦言離開主因是香港嚴苛的清零防疫措施。Steven因呼吸道問題,不適合長期戴口罩,上述的山巒美景,他再難踏足;縱使親人抱恙甚至過身,亦因來往航班經常因熔斷政策而停飛,加上每次出入境都需要長時間隔離,他難以回國:「我只能每年回去一次……每一次回國,都是冗長而昂貴的。」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