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捷克和斯洛文尼亞總理抵基輔會見澤連斯基
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Mateusz Morawiecki)在Twitter上發布照片顯示,他同捷克和斯洛文尼亞總理已經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基輔會面。這是自俄羅斯2月24日武力入侵烏克蘭以來,首次有外國領袖到訪基輔。
BBC指,三國總理週二晚抵達烏克蘭,當時基輔正處於35小時宵禁。烏克蘭方面讚賞三國領導人的勇氣,當基輔正面臨俄軍進一步攻擊時,他們從波蘭乘火車前來表達支持。
發起這次行程的莫拉維茨基還在推文中稱,歐洲必須明白,失去烏克蘭的歐洲將不再是歐洲,而會成為一個被打敗、被羞辱、可悲的過去的自己。
莫拉維茨基還稱,烏克蘭正在進行的是「自由與暴政的對決」,所有人的未來都懸而未決,希望通過此行傳達出歐盟支持烏克蘭的訊號。歐盟方面稱,三國領導人此行沒有肩負任何使命。
澤連斯基昨日稍早前在與軍方的會議上稱,多年來北約一直說「敞開大門」,但聽說烏克蘭已經無法加入。他稱這是烏克蘭必須承認的事實,他很欣慰烏克蘭國民已經意識到這一點,烏克蘭「只能依靠自己和幫助我們的夥伴」。
拜登將前往出席3月24日北約會議
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週二宣布,拜登將前往出席3月24日在布魯塞爾北約總部舉行的會議,討論烏克蘭局勢。
自從2月24日戰爭爆發以來,俄軍未能佔領烏克蘭前十大城市的任何一個。不過首都基輔已遭到俄軍轟炸,烏方指週二對基輔的轟炸造成至少五人死亡。
據聯合國統計,目前已有超過300萬人逃離烏克蘭,其中逾180萬人抵達鄰國波蘭。
烏方稱俄軍佔領馬里烏波爾市醫院,扣押400人質
烏克蘭南部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副市長謝爾蓋·奧爾洛夫(Sergei Orlov)對BBC表示,俄軍佔領了該市最大醫院,扣押大約400名醫生和病人當作「人質」。
馬里烏波爾是戰爭導致人道主義危機最嚴重的地區,過去近兩週長時間斷水斷電,失去供暖,食物藥品短缺。
該市議會週二指,已有2000輛疏散平民的汽車離開當地,還有2000輛車等待離開,但沒有任何援助允許進入。
澤連斯基連線加拿大議會發表演講
澤連斯基週二與加拿大議會連線發表演講,呼籲加拿大提供更多援助,包括設立禁飛區等。演講贏得議員長時間鼓掌。
澤倫斯基引用加拿大城市和地標,請議員們想像導彈從温哥華、埃德蒙頓和多倫多的CN塔落下會是怎樣的景象,而烏克蘭正在遭遇這樣的現實。
澤倫斯基演講前數小時,加拿大外長趙美蘭(Mélanie Joly)宣布加拿大再對15名俄羅斯官員實施制裁。她同時重申不支持對烏克蘭設立禁飛區,要確保不會引發國際衝突。
俄羅斯宣布制裁拜登、杜魯多等美加政府官員
俄羅斯外交部週二宣布對美國總統拜登等十幾名美國政府官員,以及加拿大總理杜魯多等人實施制裁,制裁措施包括禁止入境及凍結在俄財產。
被列入制裁名單的還包括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Jen Psaki)等現任美國政府官員,以及前國務卿克林頓(Hillary Clinton)和拜登的兒子亨特(Hunter Biden)。
俄外交部還稱,制裁不會影響這些人與俄方進行必要的高層接觸。
此前西方國家也對俄總統普京等人發起制裁。俄羅斯因入侵烏克蘭,已成為全球受到制裁最多的國家,超過北韓和伊朗。
日本將禁止向俄出口約300種產品及技術
日本政府昨日宣布對俄羅斯制裁措施,自3月18日起原則上禁止出口半導體、通信設備等約300種產品及技術,其中也包括民生用品,目的是停止提供可成為俄軍事力量的物資。
日本經濟產業省透露,除了半導體相關產品禁止出口,也包括電腦、智能手機、船舶、柴油發動機等產品。
日本政府此前已規定提高對高性能半導體等逾200種商品的出口審查,今次措施將全面禁止向俄羅斯軍事相關團體及其他企業出口,防止經濟制裁出現漏洞。
美國Fox新聞兩記者在烏克蘭遇難
美國Fox新聞台兩名記者在烏克蘭基輔西北郊城鎮戈連卡(Horenka)因汽車遭炮擊遇難,分別是55歲的資深攝影記者皮埃爾·扎克澤夫斯基(Pierre Zakrzewski)和24歲的薩沙·庫夫希諾娃(Sasha Kuvshinova)。
另一名39歲的記者同事本傑明·霍爾(Benjamin Hall)在襲擊中受傷,被送醫院治療。
Fox新聞台CEO蘇珊娜·斯科特(Suzanne Scott)形容這是悲痛的一天。
她介紹,扎克澤夫斯基是一名很有才華的資深戰地記者,曾在伊拉克、阿富汗、敘利亞報導新聞。年僅24歲的庫夫希諾娃為記者團隊擔任顧問,收集並對接當地信息,她勤奮、幽默、善良、勇敢。
俄羅斯宣布啟動退出歐洲委員會程序
俄羅斯外交部昨日發表聲明,宣布啟動退出歐洲委員會程序,相關通知已提交歐洲委員會秘書長。
俄方指責北約及歐盟國家憑藉多數席位優勢「反俄」,以及2月25日(即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次日)暫停俄羅斯在歐洲委員會法定機構中的代表權。
歐洲委員會是基於1949年《歐洲委員會法規》成立的國際組織,旨在維護歐洲人權、民主和法治,總部位於法國斯特拉斯堡,現有47個成員國。
俄羅斯1996年成為其第39個成員國。2000年4月6日,俄羅斯因拒絕停止在車臣的軍事行動,被暫時取消俄議會代表團表決權,直到2001年上半年恢復。
2014年4月,俄羅斯因吞併克里米亞,被再度取消表決權等多項權利,直到2019年6月恢復議會大會表決權,2020年1月全面恢復其他權利。
今次俄羅斯因入侵烏克蘭,再被暫停在部長委員會和議會大會中的代表權。
聯大設立3月15日為「打擊『伊斯蘭恐懼症』國際日」
新華社報導,聯合國大會昨日通過決議,將每年3月15日定為「打擊『伊斯蘭恐懼症』國際日」(International Day to Combat Islamophobia)。
決議呼籲在尊重人權和宗教信仰多樣性的基礎上,加強國際努力,促進各層級發揚寬容與和平文化的全球對話。
決議反對任何基於宗教或信仰原因,針對個人及其禮拜場所的暴力行為,反對任何違反國際法的針對宗教場所等的襲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