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晚報:立陶宛總統稱台灣代表處名稱不妥,對影響與中國關係表示遺憾

2021年12月20日,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ėda)出席盧布林三角峰會後出席記者會。

2021年12月20日,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ėda)出席盧布林三角峰會後出席記者會。攝:Konstantin Sazonchik / TASS via 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22-01-05

#新聞簡報#2019冠狀病毒疫情#台灣外交

立陶宛總統稱台灣代表處名稱不妥,對影響與中國關係表示遺憾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ėda)早前接受當地電台訪問,提到與中國的外交風波時表示,立陶宛與台灣均有自由設立不具外交地位的代表處,但他對代表處名稱成為影響立陶宛與中國關係的關鍵因素感到遺憾。他直言,認為台灣在立陶宛設立代表處沒有錯,錯的是代表處的名稱,而他事前未被諮詢

身為總統的瑙塞達有權監督外交政策,也是立陶宛出席歐盟峰會的代表。據傳媒報道,瑙塞達與總理希莫尼特(Ingrida Šimonytė)的關係一直欠佳。2019年總統大選,瑙塞達擊敗希莫尼特當選,但後者在翌年的國會選舉獲推舉為總理。瑙塞達多次抨擊希莫尼特內閣,據報近月更已沒有按慣例與希莫尼特每週召開會議。

台灣外交部回應瑙塞達的言論,稱不便評論他國政府內部的決策過程,但強調台灣不會改變力挺立陶宛政府的決心。台灣駐立陶宛代表黃鈞耀表示,未有接獲立陶宛的代表處改名要求,強調會繼續跟立陶宛發展實質關係。

日韓公佈指,北韓今早發射一枚疑似是短程彈道導彈的飛行物

日本海上保安廳公佈,北韓今早發射一枚疑似是短程彈道導彈的飛行物,飛行物以正常軌跡飛行500公里後墜落於日本專屬經濟區以外海域。南韓聯合參謀本部也指出,北韓於當地今早八時十分,從內陸向東部海域發射一枚疑似彈道導彈的不明飛行物。

日本政府內閣就事件召開緊急會議。首相岸田文雄指出,北韓去年以來接連發射彈道導彈,情況令人極度遺憾,他已指示當局盡最大努力收集和分析今次發射活動的資訊,盡快向公眾提供準確信息,今後則進一步加強警戒監視。

韓聯社報道指,南韓青瓦台也召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常委們對事件表示憂慮。總統文在寅強調,若要紓緩緊張局勢,南韓就不能放棄跟北韓重啟對話。南韓當局將跟美國合作,對北韓今次發射活動進行詳細分析。

北韓政權暫時未就發射活動作任何公佈。北韓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恩日前主持勞動黨第八屆四中全會時指出,為應對朝鮮半島軍事環境和國際形勢的不穩定,北韓將加快生產武器戰鬥技術器材,加強國防力量。

港府宣佈週五起收緊多項社交距離措施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宣佈收緊多項社交距離措施,本週五(7日)零時起晚市禁止堂食、關閉酒吧和體育處所、取消所有大型活動等,暫定為期14天。

餐飲業方面,當局要求所有食肆於週五傍晚六時後禁止堂食,至於非晚市堂食時段,B 類食肆限制最多兩人一枱、C 類食肆最多四人一枱、D 類食肆最多六人一枱,場內表演需要暫停。酒吧、健身中心、主題公園、派對房間、卡拉 OK、體育處所等多類處所需要關閉。

另外,所有大型活動及非必要聚會需要取消,包括原定本週五(7日)舉行的本地漁農業美食嘉年華、香港單車節等。至於醫院及院舍探訪,除了恩恤安排外,需要暫停探訪。

哈薩克斯坦各地爆發示威衝突,總統稱已接受政府辭職

哈薩克斯坦全國各地連日爆發示威,抗議液化石油氣價格大幅上漲。總統托卡耶夫(Kassym-Jomart Tokayev)宣佈阿拉木圖等地進入緊急狀態,另外接受政府辭職,任命第一副總理斯邁洛夫(Alihan Smaiylov)為代總理

本週日(2日)起,哈薩克斯坦西部多個城市持續有民眾上街抗議液化石油氣加價一倍,示威浪潮隨後蔓延至全國各地,部份地區的示威演變成警民衝突,至今有逾200人被捕。在最大城市阿拉木圖,約1000名示威者在市中心的共和廣場集會,防暴警察發射催淚彈和震撼彈驅散示威者。

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於週三(5日)宣佈,阿拉木圖及西部產油地區曼格斯套州即日起進入為期兩週的緊急狀態,措施包括晚上11時至早上7時宵禁、禁止大型集會和罷工、限制汽車進出阿拉木圖市、加強保護具有戰略價值的設施等。

同日,托卡耶夫在政府會議上公佈,他已下令政府控制燃料及其他重要社會貨品的價格。總統府網站則公佈,托卡耶夫已經簽署總統令,接受政府辭職,但政府成員將繼續履行職責至新政府組成,而第一副總理斯邁洛夫獲任命為代總理。

英國《國家安全及投資法》生效,政府可審查涉及國安領域的海外投資

英國於當地週二(4日)起實施《國家安全及投資法》,海外投資者計劃投資人工智能、太空科技、民用核能、通訊等17個涉及國家安全的領域前必須知會英國政府,政府也有權附加條件,並且有權在企業提供虛假或誤導資訊時終止收購。

英國政府發表聲明,指新法例授權政府審查和干預任何可能危害英國國家安全的收購行動,以應對英國當前面對的威脅,但當局相信只有極個別例子才會被終止收購,絕大部份交易毋須由當局介入。

商業大臣關浩霆(Kwasi Kwarteng)強調英國在保護國家安全方面絕對不會鬆懈,並指新法例簡單直接,令投資者更加清晰,也令英國民眾更加安心。

《國家安全及投資法》於去年11月首次公佈,而且具有追溯力,可監管2020年11月12日往後達成的協議。新法例取代2002年實施的《企業法》相關條文,而《企業法》實施以來只有極少數收購遭遇審查。然而有傳媒估計在新法例實施後,每年受審查的收購將大幅增加至1800宗;有評論憂慮,新法例會為海外投資增設不必要關卡,減低海外投資者的意欲。

2020年,英國宣佈禁止中國電訊設備商華為參與英國 5G 網絡建設,以迴避重要情報外洩的風險。去年,英國政府也曾因國家安全考慮,而調查涉及美國企業的收購計劃。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