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深度

北京進口封殺令下,誰來解救萬噸台東釋迦?

中國海關暫停從台灣輸入釋迦和蓮霧,掀起繼鳳梨之後另一次水果滯銷恐慌,惟釋迦比鳳梨更依賴外銷,果農們今次又能否躲過危機?

2021年11月18日台東,工人在釋迦包裝廠工作。

2021年11月18日台東,工人在釋迦包裝廠工作。攝:陳焯煇/端傳媒

端傳媒記者 李易安、梁越 發自台東、香港

刊登於 2021-11-19

#兩岸政治#蓮霧#釋迦#貿易#水果#台東#鳳梨#每週推薦#農業#台灣#兩岸關係

小睿站在台東地區農會門口,滿臉困惑地尋找保險部門。

他已經記不起上次來農會是什麼時候。雖然身為農民,但他一直和農會沒什麼接觸,只有偶爾颱風過境、申請災損補助時,才會想到農會。但這次,他不是為了災損而來,而是想要辦理「鳳梨釋迦收入保險」。

今年三十出頭的小睿是所謂的「青農」,也就是青年農民。他的父親同樣是釋迦農,種植釋迦已近三十年,但原本種的是傳統的「大目釋迦」品種;大約十年前,釋迦開始可循小三通銷往中國大陸之後,他們便改種起更耐得住運輸、保存的鳳梨釋迦。

價格好的時候,鳳梨釋迦的收購價曾高達一斤(台斤,相當於600克)120台幣,種植一公頃的淨利,一年少說都有五、六十萬,他從來沒虧過錢。「快到產季收果的時候,都要到果園來睡車上,怕有人來偷釋迦。」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