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鹽埕區「城中城」大樓今(14) 日發生大火,至少 46 人喪生,是台灣25年以來、繼1995年台中衛爾康餐廳大火64死事件後,最慘重火災。
案情、傷亡
凌晨 2 點多,大樓傳出爆炸聲響,火勢從1樓向上延燒,12 層樓高的建築迅速陷入火海,多人受困待援。高雄市消防局一共派出 75 車、159 名人前往搶救,直到上午 4 時 51 分才控制火勢,並於 7 時 17 分全數撲滅。
搜救行動至下午 4 點告一段落,共救出 87 人,其中 41 人輕重傷,46 人死亡,不排除會有更多傷亡人數。
據中央社報導,火勢主要集中在 1 至 6 樓,而傷亡的住戶則主要集中在 7 樓以上,多半因濃煙嗆傷而喪命。此外,由於起火處騎樓堆放許多雜物,加上該建築屬危老大樓、缺乏管理,救援難度非常高。

高雄市長陳其邁等人早前到現場關切,對於起火原因,他表示不排除有人為因素。高雄市警察局長黃明昭也指出,現場傳聞事發前有情侶吵架,是否人為縱火,還需進一步調查,而警方亦已調閱錄影畫面,並請報案者、目擊者到警局說明。
行政院長蘇貞昌也已指示各部會協助救難與善後,並於下午前往高雄探視慰問。高雄市府則宣布,將對死傷者先發放一萬元慰問金,並由「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台灣高雄分會」啟動關懷機制,關心、慰問相關家屬,並提供必要法律協助。
多位高雄市議員在今日議會質詢時指出,鹽埕區有不少老舊大樓,狀況與城中城類似,要求市府盤點老舊社區,加速都市更新計畫。國民黨籍媒體人趙少康則批評,民進黨在高雄長期執政,但高雄的都市更新進度緩慢,認為「民進黨要負全責」。

老區舊樓著火反映都市更新問題
「城中城」大樓位於高雄市中心的鹽埕區,1981年完工,距今已有40年歷史。大樓原規劃為商辦用,地上共計12層、地下2層,曾有商場、溜冰場、電影院等,在80年代風光一時。
隨著市區轉移,大樓內店家紛紛倒閉、撤出,大樓低樓層空間已閒置多年,內部設施年久失修、環境髒亂,加上出入人口複雜,被外界戲稱為「鬼樓」;至於 7 樓以上的辦公空間,則在多年前被隔成小套房出租,目前仍有上百名住戶,多為高齡或弱勢族群,導致逃生困難。

城中城所在的鹽埕區,是日治初期高雄市的核心市區,於 1908 年填海而成,縱貫鐵路的高雄車站初期也設置於此。戰後初期,鹽埕區依然是高雄市區人口最密集、商業最發達的地帶,直到 1960 年代,才因市區東移而漸趨沒落,人口逐年減少。
近年高雄港區部分開放、發展觀光,知名文創景點「駁二特區」即位於鹽埕區內,令區內有復甦跡象,但區內老舊大樓比例依然偏高。
端傳媒隨後將有更多追蹤報導及評論分析,敬請留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