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早報:恆大陷入債務困境,金融產品逾期未兌,投資者圍堵深圳總部

2021年2月9日,深圳恆大集團總部。攝:Getty Images

2021年2月9日,深圳恆大集團總部。攝: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21-09-14

#阿富汗局勢#恆大#新聞簡報#2019冠狀病毒疫情#氣候變化

恆大陷入債務困境,金融產品逾期未兌,投資者圍堵深圳總部

中國恆大集團近期傳出陷入債務困境、金融產品逾期未兌等問題,事件不斷發酵。昨日上百名投資者聚集在恆大深圳總部,要求償還貸款和兑付金融產品。恆大隨後發表聲明,承認公司遇到困難,並承諾履行企業責任。

恆大聲明全文為:「網絡上近日出現的有關恆大破產重組的言論完全失實。公司目前確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但公司堅決履行企業主體責任,全力以赴復工復產,保交樓,想盡一切辦法恢復正常經營,全力保障客戶的合法權益。」

恆大地產債務問題

恆大集團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地產發展商之一。集團目前總負債1.97萬億元人民幣。截止6月末,恆大有息負債總額為5717億元,一年內到期債務達2400億元

恆大股價過去一年下跌75%。雖然過去一段時期恆大大幅下調新公寓價格,但銷售額仍然下降。信用評級機構惠譽(Fitch)上週已將恆大集團及其地產公司評級由CCC+下調至CC,即違約風險較高。

恆大在全國還有近800個未完工項目,然而由於債務危機,許多供應商已經停工。

《紐約時報》文章分析指,恆大地產陷入債務困境有兩個主要因素:一是中國監管機構打擊房地產開發商不計後果的借貸習慣;二是中國房地產市場放緩,對新公寓需求減少。

恆大金融產品兑付問題

恆大金融財富管理(深圳)有限公司的部分金融產品出現逾期未兑情況。

財新網指,恆大財富9月9日公布一份兑付方案,投資者不滿。12日晚,數百名投資者前往恆大深圳總部,與恆大財富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杜亮對話。

杜亮當晚提出新一版兌付方案,包括現金分期兑付、實物資產兑付和以理財額度衝抵購房尾款三種方式。路透社指,抗議者依舊不買賬,週一恆大總部發生混亂場面,60多名安保人員組成人牆,抗議者向公司代表喊話。

財新網還指,杜亮承認他於5月31日提前贖回恆大財富理財產品,理由是家裏有急事。他強調,6月底公司遇到困難以來,他未對恆大財富理財產品進行過任何操作,不過他未透露自己提前兑付的規模。

杜亮還表示,恆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的妻子丁玉梅在7月提前兑付了恆大財富理財產品,但幾天之後又重新購入。

布林肯出席國會聽證,為從阿富汗撤軍辯護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週一出席國會眾議院外交委員會聽證會,為拜登政府從阿富汗撤軍行動遭受的批評辯護,至少一名共和黨議員要求布林肯辭職。

委員會首席共和黨議員麥克·麥克考(Michael McCaul)批評撤軍是對塔利班的無條件投降,美國未來將受到塔利班制約,且中國的進入也將對美國國家安全造成新威脅。

布林肯反覆強調,從阿富汗撤軍協議是前總統特朗普與阿富汗塔利班達成的,拜登政府繼承了特朗普政府的撤軍決定。

布林肯還表示,拜登政府未考慮重新談判,是因為塔利班威脅會重新殺害美國人。他還認為,美軍繼續留在阿富汗,也無法增加阿富汗政府和安全部隊的自我維持能力。

人員疏散方面,美國政府已從阿富汗疏散了12.4萬人。布林肯指,截止上週末,仍有約100名想要離開阿富汗的美國人滯留。他沒有透露想要離開的美國盟友的人數。

對於美國未來是否承認塔利班領導的阿富汗政府,布林肯表示,塔利班目前是阿富汗事實層面的政府;塔利班要尋求合法性或任何支持,首先要實現旅行自由。由於阿富汗嚴重依賴國際援助,國際社會也對塔利班擁有「重大影響力」。

在反恐問題上,布林肯表示,塔利班已承諾防止恐怖組織在阿富汗重新崛起,但美國不會依賴塔利班的承諾,會在監測威脅方面時刻保持警惕。

週二布林肯還將出席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聽證會。

聯合國:國際社會認捐12億美元援助阿富汗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週一在日內瓦舉行會議,緊急呼籲國際社會認捐6.06億美元救濟阿富汗人道危機。會議閉幕時,認捐已超過12億美元。

古特雷斯在會上表示,阿富汗正在面臨最危險時刻,可能出現整個國家崩潰。他還表示,很多阿富汗人可能本月底就會斷糧。世界糧食計劃署指,阿富汗有1400萬人處於飢餓邊緣。

路透社指,塔利班接管以來,阿富汗貧困和飢餓問題急速惡化,境外援助枯竭,大規模人口流亡恐慌加劇。

福建省出現本土疫情,逾70人感染

中新社報導,中國福建省近日出現2019冠狀病毒本土傳播病例。自9月10日以來,該省本土確診病例累計43例:莆田市35例、泉州市7例、廈門市1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共32例,全部在莆田市。

福建省官方指,從8月26日到9月10日,約3萬人從莆田出省。疫情發生後,該省已第一時間向各省份發出協查函,全國各地立即開展排查工作。

全球50攝氏度以上天氣數量增加一倍

BBC分析數據指,1980年代以來,每年氣温超過50攝氏度的極熱天氣增加了一倍。

1980至2009年,平均每年有14天氣温超過50度。2010年至2019年,平均每年有26天氣温超過50度。同一時期,45度以上氣温平均每年多出現兩週。

牛津大學環境變化研究所副主任弗里德里克·奧托博士(Friederike Otto)表示:「這種增長可以百分百歸因於化石燃料的燃燒。」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