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 × 華爾街日報廣場

中國「龍人」頭骨講述史前新人種的故事

新研究稱,近年一塊史前頭骨化石屬於一個已經滅絕的人種,這人種與現代人有著最為緊密的親緣關係。不過,並非所有科學家都認同。

一個重塑的北京猿人頭顱骨。

一個重塑的北京猿人頭顱骨。攝:Art Images via Getty Images

華爾街日報記者 Robert Lee Hotz

刊登於 2021-07-04

#考古#WSJ#端傳媒尊享會員#人類學#端 x 華爾街日報

本文原刊於《華爾街日報》,端傳媒獲授權轉載。目前,《華爾街日報》中文版全部內容僅向付費會員開放,我們強烈推薦您購買/升級成為「端傳媒尊享會員」,以低於原價 70% 的價格,暢讀端傳媒和《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在中國北方城市哈爾濱一口廢棄的井裡,一枚人類頭骨化石沉睡了85年。1933年,一位農民把這塊化石當成傳家寶藏入這口井中,正因如此,它才不會被侵華日軍當成戰利品奪走。當年,在松花江上一座橋樑的修建過程中,這位農民跟其他勞工一起挖地基時發現了該頭骨。

這位農民臨終前向孫輩們吐露了這個秘密,2018年他們找到了這塊史前頭骨,並把捐給了河北地質大學。上周五,一支國際研究團隊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這塊同類化石中最大且保存最完整的頭蓋骨化石,屬於一個新的古人類支系,這個此前不為人知的支系或許是與現代人親緣關係最近的古人類物種。該研究報告登載於《創新》(Innovation)期刊。

倘若上述結論是確切的,那麼數十年來有關人類進化的看法將被推翻。除這篇研究報告之外,還有兩篇新的報告同樣凸顯出人類起源的複雜性。

上訴研究團隊將這一支系命名為「龍人」(Homo longi)。

「它的完整度和保存完好度都無與倫比。」美國中西大學亞利桑那州格倫代爾分校(Midwestern University in Glendale)的人類學家凱倫·巴布(Karen Baab)談到這塊頭骨化石時說,「從某些方面看,它的面部幾乎和現代人一樣。」巴布沒有參與上述研究團隊的研究。

科學家研究了這塊頭蓋骨的解剖學特徵,推測它的年代,並對它進行了化學成分分析,最後得出的結論認為,「龍人」及其同類生活在14.6萬多年前的中國北方,當時有著寬闊肩膀的尼安德特人和現已滅絕的其他古人類已經遍布亞洲和歐洲。

這些科學家指出,這塊頭蓋骨的主人似乎是一名50歲左右的男性,他眉骨粗大,兩眼深陷,鼻頭大又圓,頭部大小則不輸任何現代人類。

「我們看到了原始人和現代人特點的融合,其中現代人的特點更為明顯。」北京中國科學院的古人類學家倪喜軍談到,「這些特點結合在一起,才顯得它如此獨特。我們的研究顯示,這一支系是我們的姊妹群。」倪喜軍是上述《創新》研究報告的合著者。

不過一些獨立研究人員表示,他們並不認同這一研究結果。

「讓我懷疑的是,他們這樣就認定發現了一個新物種,其結論可能受到挑戰。」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坦佩分校(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in Tempe)人類起源研究所(Institute for Human Origins)古人類學家柯蒂斯·馬裡恩(Curtis Marean)說。

但倪喜軍博士指出,中國研究團隊對這塊頭骨600處細微的解剖學特徵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他們才得出結論,認為它代表的物種與智人的親緣關係超過了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丹尼索瓦人是同期生活在地球上的另一種早期人類)。一些人類起源方面的專家指出,若果真如此,那麼「龍人」與早期人類的共同之處可能就不止生活在同一片土地那麼簡單。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都曾與早期人類交配過。

巴布博士談到,「DNA 證據表明,如果一個古人類看到另一個古人類,他們很樂意進行異種交配,即便他們的眉骨稍大,頭骨稍高也沒關係。」

的確,研究顯示,如今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個人身上,幾乎都還保留著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 DNA。在現代歐洲人和亞洲人的 DNA 中,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大約佔據了2%,其中包括與膽固醇代謝、抑鬱症、精神分裂症以及與感染新冠病毒風險相關的多種基因變體。非洲人體內同樣保留著類似痕跡。此外,亞洲人還攜帶有不同程度的丹尼索瓦人 DNA。

「它凸顯了人類族譜的多樣性。」加拿大安大略省湖首大學(Lakehead University)人類學家、人類起源問題專家馬特·托切利(Matt Tocheri)說,「即便在最近的幾十萬年裏,我們也只是人類譜系變異中一個小小的支系而已。」

倪喜軍表示,從理論上說,研究團隊本可以從頭骨中提取 DNA,以此判斷「龍人」是否曾與其他已經滅絕的人種發生過交配,但考慮到化石可能因此受損,他們沒有這樣做。

另外兩項研究於上周四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它們突出展示了在非洲和歐亞大陸交匯處的中東,遷徙中的各個人種是如何相遇、融合以及進行異種交配的。

在這兩項研究中,特拉維夫大學(Tel Aviv University)和希伯來大學(Hebrew University)的科學家研究了12萬至14萬年前的一批骨骼化石和石制工具,它們是在以色列拉姆拉(Ramla)附近一個名叫內舍拉姆拉(Nesher Ramla)的地方出土的。它們屬於此前一個不為人知的古人類族群,而這個族群不屬於任何已知的人類譜系。科學家指出,他們的解剖學特徵包含了尼安德特人和最早期人類的一些特點,但他們使用的工具卻更加先進。

「從生物學角度看,他們仍然和現代人很不一樣,但從行為學角度看,他們掌握的一系列工具都與現代人使用的工具完全一樣。」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進化生物學家瑪塔·米拉遜·拉爾(Marta Mirazon Lahr)談到,「這些族群與現代人的親緣關係非常高。」拉爾沒有參與以色列的上述研究。

拉爾博士表示,看到如此多已經絕跡的人類的化石,不由讓人產生了一個更大的疑問。「其中最令人不解的是,我們為什麼會不一樣?我們的祖先發生了一些變化,然後我們完全繼承了下來。」她說,「這讓我更加好奇,我想知道,這之中是否一定存在某些非常特別的生物學差異。」

眼下,對於「龍人」化石,倪喜軍及其同事還有諸多謎團沒有解開——他們會製作什麼樣的工具,獵捕哪些動物,食用哪些作物,就連他們是否會使用火,都無從得知,因為研究人員並不知道頭骨出土的具體位置,因此無法實地搜尋手工製品或是其他化石。

雖然這枚頭骨化石已不再是家族秘密,但在世人眼中,它依然神秘如初。

人類學家克裡斯·斯金格(Chris Stringer)指出,「我們無法證明這塊頭骨來自哈爾濱的河流沉積帶,但數據與這一觀點完全一致。」斯金格是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人類起源方面的專家,也是「龍人」研究團隊的成員之一。他說,「他們會使用工具嗎?他們穿衣服嗎?他們會使用火嗎?這些我們都不清楚。這些人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了下來,這無疑說明,對於15萬年前而言,他們有著異常驚人的適應力。」

英文原文:‘Dragon Man’ Skull Discovery in China Tells Story of Unknown Human Ancestor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