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Techobell

大陸在線教育迎來最強監管,但家長的焦慮能管住麼?

瘋狂增長的資本,逐漸收緊的政策,和焦慮的中國家長。

端傳媒實習記者 李佳星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21-05-18

#在線教育#互聯網

TechoBell是端傳媒的科技訊息欄目,關注時事科技熱點話題,用最簡潔清晰的文本提供最必需的信息要素,無需付費即可瀏覽,歡迎點擊訂閲。TechoBell是一扇窗,通過其中你將體驗端傳媒愈加豐富的科技內容。

中國針對互聯網領域的監管正加大範圍。5月10日,北京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公告,稱在線教育機構「作業幫」和「猿輔導」有「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交易的行為」,對其處以警告和250萬元頂格罰款的行政處罰。

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僅至2020年6月,中國在線教育用戶就已達3.8億人,佔整體網民40.5%,2020全年該行業融資規模更是達到539.3億元。「作業幫」和「猿輔導」則是該行業的佼佼者,一度爭奪在線教育第一獨角獸名號。

網絡的普及、日漸激烈的升學競爭和突如其來的疫情刺激著在線教育的發展。但面對誇張的廣告詞、質量參差不齊的課程、真假難辨的「海外名師」,焦慮的中國家長們不得不在混亂中做出選擇,政策制定者也在熱潮中摸索風向。

從「百花齊放」到被「盯上」

用科技創新推動教育進步——這是在線教育機構共同的口號。以網絡為媒介運行和傳播,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在線教育使得不同時間、不同地區的學生都能獲得多樣化的教育資源。從老師直播上課,到課下習題輔導、批改作業,甚至少兒編程、書法美術等愛好培訓,在線教育提供的服務幾乎涵蓋學習過程的每一個環節。目前在線教育行業在學科輔導、語言學習、素質教育等領域「呈現百花齊放之態」。

2014年開始,中國在線教育行業顯露出持續升溫的跡象,且「錢景」不錯。中國科學院去年發布的市場報告中的數據顯示,自2014年起,在線教育行業融資次數高達1400多次,僅針對18歲及以下學生的K12(編注: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國際對基礎教育的統稱)在線教育領域就涉及600億人民幣左右的融資金額。

新冠疫情則為在線教育提供新的發展窗口期。隔離在家的學生、家長對於網絡教育資源的需求急速增長,大量資本也瞄準時機進入市場。《中國在線教育投融資數據報告》顯示,去年中國在線教育融資111次,總金額超500億元——高於過去四年的總合。而猿輔導、作業幫兩家平台融資總金額就高達380.1億元,佔行業全年融資總額的70.48%。

騰訊、字節跳動、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在該領域也有參與投資和收購,或直接建立自己的在線教育平台。中科院預測,未來幾年在線教育的市場規模將保持穩健增長,有望在2022年超過1500億元。

這一產業很快引起政府關注。2019年7月,中國首次發佈國家層面的規範性文件,對在線教育平台的收費項目、標準提出了要求。同年9月,教育部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在線教育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稱中國應當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實現深度融合」,對廣義上的在線教育提出鼓勵和促進措施。

而今年政策風向則向強力監管轉變,在線教育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4月,北京市教委通報學而思網校、網易精品課違規收費、誤導學生繳費;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稱學而思、新東方在線等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價格違法、虛假宣傳,處以罰款50萬元;本月又對作業幫和猿輔導兩家機構處以高額行政罰款。

中國官媒《中國紀檢監察報》年初發文批評在線教育可能偏離教育規律,被資本逐步主導和影響,引用教育部官員的話稱:「一些線上培訓機構為了獲取客源,不把錢用在提高服務質量的刀刃上,而在各大媒體上鋪天蓋地做廣告,營造所有孩子都需要參加培訓的氛圍,加重家長的焦慮」。

處罰公布後,猿輔導官網出現一條醒目的公告:「猿輔導誠懇接受監管部門處罰決定,已對產品和各渠道開展自查和審核,相關不規範標識已經全部整改完成」。

焦慮的家長為何買單

教育資源不均是長久以來存在的問題,而近年來的教育制度和中高考制度改革又使學生面臨的升學壓力持續增加。例如2019年發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要求提高對職業教育發展的投入,推動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型轉變。這意味著很大一部分成績普通的學生將在中考、高考後被分流到職業學校。焦慮的家長們並沒有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

一名在教培機構任職的老師告訴端傳媒,隨著越來越多省市的高考基礎科目採用全國統一卷,各城市「都在同一個戰場」,沒有地域限制的在線教育市場更加廣大。另一位於公立學校任職的老師則認為相較於公立教育的基礎化設定,課外教育機構的課程體系更產品化、教學效率也更高。

面對日漸激烈的競爭和「內卷」壓力,中國家長們最近流行起「雞娃」熱,爭先恐後給自家小孩「打雞血」報名補習班、參加課外活動,以獲得更多的競爭優勢。中科院調查指出2020年有兩億多中小學生使用網絡進行在線學習,主要消費群體是一二線城市的中產家庭,其中六成家庭表示每年願意花費萬元以上用於孩子的在線教育。

面對如此龐大的潛在用戶群體,在線教育平台也在想盡一切辦法吸引學生和家長。熱門綜藝節目、社交平台,電梯間的海報位都成了在線教育廣告的投放平台。今年1月,媒體曝光猿輔導、作業幫、高途課堂、清北網校四家教育機構聘請同一位「資深名師」做數學、英語等不同學科的廣告視頻。鳳凰網調查顯示,一些教育機構並沒有按照規定公示教師的教師資格證,網站上提供的教師簡介也無從核實,這引起網友對其在線授課教師資格和課程質量的擔憂。

在線教育也沒有忽略大陸互聯網行業慣用的推廣手段,「您的4名好友已搶購成功……點我搶報」、「原價¥4000 親子節價¥2099」看似誘人的價格催促著家長們點擊鼠標搶購,但想把錢拿回來時沒那麼容易。消費調解平台「電訴寶」受理的用戶維權案例顯示,退款難、網絡欺詐、霸王條款是2020年全年在線教育投訴的主要問題。市場監管總局發佈的聲明同樣指出這種價格手段屬於誘騙消費者交易的行為,違反了相關的法律規定。

在線教育何处去

中科院專家分析認為在線教育市場還未完全走向成熟,三線以下的城市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運用師資、技術、服務等方面的資源,個性化教育體系,將是未來在線教育甚至整個教育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之一。

不過日趨收緊的監管政策已成必然。 路透社近日報導稱,中國很可能於今年六月末再次收緊對在線教育產業的監管,通過降低學齡兒童的課業負擔、減輕家長的財務壓力來促進生育率的提高。

面對應試教育的升學壓力和難以逃脫的的「雞娃」焦慮,家長或許仍然很難沈得住氣。「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中國家庭最普遍的共識。面對著來自身邊家長的壓力,一位年輕的媽媽說,給即將上小學的女兒報名了語文、數學、繪畫等好幾個線上課程。

「幼兒園裡好多孩子都在上各種網課,價格比線下課便宜,我也跟著大家一起報了」。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