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晚報:內塔尼亞胡為轟炸國際傳媒辯護,聲稱哈馬斯在大樓設情報機關

2021年5月14日在加沙地帶,半島電視台、美聯社等數家新聞機構設有辦公室的 Al-Jalaa 大樓遭受以色列轟炸,數名記者站在昔日辦公室的磚瓦之上,拍攝及報道現場情況。

2021年5月14日在加沙地帶,半島電視台、美聯社等數家新聞機構設有辦公室的 Al-Jalaa 大樓遭受以色列轟炸,數名記者站在昔日辦公室的磚瓦之上,拍攝及報道現場情況。攝:Mohammed Talatene / picture alliance via 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21-05-17

#新聞簡報#國家安全法#2019冠狀病毒疫情#巴以衝突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為轟炸國際傳媒辯護,聲稱哈馬斯在大樓設情報機關

以色列持續向巴勒斯坦控制的加沙地帶發動陸空炮擊,哈馬斯則繼續以火箭炮還擊。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接受美國傳媒訪問,為以軍日前轟炸半島電視台、美聯社等傳媒的辦公大樓辯護,聲稱哈馬斯在相關大樓設有情報機關。

內塔尼亞胡於當地週日(16日)接受 CBS 專訪,強調以色列有權自我防衛。他揚言以色列會採取一切手段,務求恢復地區和平及穩定,包括終止哈馬斯的火箭炮攻擊、削弱哈馬斯從事恐怖活動的能力。他指以軍行動還會持續一段時間:「我希望不會持續太久,但肯定不會當下立即結束。」

以色列軍方日前炸毁位於加沙地帶的國際傳媒辦公大樓,惹來國際社會譴責。內塔尼亞胡在專訪中為以軍做法辯護,宣稱哈馬斯的情報機關也在該幢大樓運作。美聯社回應,要求以色列提出實質證據。

美國、埃及、沙特、卡塔爾等舉行外長電話會議

另一方面,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與埃及、沙特阿拉伯、卡塔爾等國外長通過電話商討以巴局勢,強調會致力促成以巴儘快停火。美國總統拜登也表示,華府正致力與以色列及巴勒斯坦展開溝通,務求令以巴局勢儘早回復平靜。

支持以色列是美國數十年來的外交政策原則,特朗普(Donald Trump)在任期間更一面倒傾向以色列,包括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由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變相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

拜登就任總統近半年,以巴爆發2014年以來最嚴重的衝突,他對以巴局勢的立場面臨國內外愈來愈大的壓力。事實上,拜登在擔任參議員時期已經展現親以色列立場,過去曾經形容自己是以色列最好的天主教朋友。

美國自由派猶太組織 J Street 日前公開促請拜登採取更多行動,以結束今次以巴流血衝突,並且約束以色列針對巴勒斯坦人的政策。

另一項調查發現,僅四成受訪的美國猶太人認為內塔尼亞胡領導以色列有方。在美國民主黨內部,進步派及猶太裔均要求拜登對內塔尼亞胡採取更強硬態度,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眾議員奧卡西奧—科爾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均要求華府確保以色列尊重巴勒斯坦人的人權。

十一集會案:黎智英、陳晧桓等十名被告全部認罪

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民間人權陣線召集人陳晧桓、立法會前議員梁國雄等十人,分別被控於2019年10月1日組織、參與或煽惑未經批准集結,十名被告今天在區域法院應訊、全部承認控罪。法官押後至下週一(24日)聽取求情、至下週五(28日)判刑。

因其他案件而正在還押或服刑的黎智英、李卓人、何秀蘭、梁國雄由囚車押送到法院,其他被告也先後抵達,部份被告表示已有心理準備會被關押。被告之一、立法會前議員何俊仁表示,他們失去自由主要是為了讓更多市民能夠和平有序發聲、行使公民權利,他們義無反顧、不會後悔。

十名被告被控於2019年10月1日在未獲警方不反對通知書之下,帶領群眾由銅鑼灣遊行至中環。全部被告承認「組織未經批准集結罪」,陳皓桓、李卓人、梁國雄和何俊仁承認「煽惑他人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吳文遠、蔡耀昌承認「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

審理本案的法官胡雅文,早前曾經負責「818 流水式集會案」及「831 集會案」。她將本案押後至下週一聽取求情、至下週五判刑。

保安局上週凍結黎智英部份資產,壹傳媒今早宣佈短暫停牌

壹傳媒今早宣佈短暫停牌,以等待發出關於香港保安局公佈凍結集團創辦人黎智英持有資產和壹傳媒股權的聲明,聲明屬於公司內幕消息公告。

保安局於上週五(14日)晚上宣佈,根據《港區國安法》第 43 條《實施細則》附表三,發出凍結財產的書面通知,凍結黎智英持有的壹傳媒股份、以及他擁有的三間公司在香港本地銀行帳戶內的財產。

保安局提到,警務處國家安全處已於去年12月11日起訴黎智英「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並且於今年4月16日加控黎智英「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及「串謀作出並意圖妨礙司法公正的作為罪」。

保安局宣佈凍結黎智英的部份資產後,壹傳媒集團行政總裁張劍虹曾經表示,事件絕不影響壹傳媒的資金和運作。

《台灣蘋果日報》發行最後一版紙本實體報章

《台灣蘋果日報》今天發行最後一版實體報章,頭版以「再會」兩字告別讀者。

今天的《台灣蘋果日報》頭版精選創刊歷年以來的台灣十大新聞,包括2003年發行創刊號、在沙士中離世的抗疫英雄陳靜秋、台鐵太魯閣號列車事故等。

《台灣蘋果日報》於2003年5月2日首日發行,曾經創下71萬份的台灣報章最高銷售紀錄。上週五(14日),《台灣蘋果日報》宣佈因網絡平台壟斷廣告、香港政府打壓新聞自由等,決定於明天(18日)停止發行紙本報章,而集中資源發展網絡新聞。

台灣新增333宗本土確診病例,台北、新北均有逾百宗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佈,台灣新增335宗「2019 冠狀病毒」確診病例,其中333宗為本土病例,158宗來自台北、148宗來自新北。

台北、新北當局今早同時宣佈,市內高中以下學校明天開始停課,補習班、托兒所等也要暫停運作,暫定至下週五(28日)。期間,學生需要在家上網學習,家長可以請「防疫照顧假」。

隨着本地病例突然急增,檢測站及醫院承受壓力。據報道,在居民人口約20萬的萬華區,檢測站只有五個、每日檢測量只有1000人。新北已經首度開設社區檢測站,居於板橋、或有萬華活動史的民眾可以優先免費檢測。

另外,台北市負壓病床僅剩51張,有患者等了兩天仍無法入院;當局開始將住院十天以上、不需要積極治療的患者送到集中檢疫所,各醫院也減少非必要診療,以保留醫療能量。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