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晚報:公民與社會發展將取代通識,民調顯示六成人反對新課程少談民生政治

2020年4月24日,一批考生正應考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

2020年4月24日,一批考生正應考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攝:Jerome Favre / Reuters

刊登於 2021-04-01

#新聞簡報#通識科#香港教育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將取代通識科,民調顯示六成人反對新課程刪去部份民生政治議題

香港教育局今天公佈,新學年起在中學四年級推行「高中四個核心科目」的優化措施,包括以「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取代「通識教育科」

教育局向全港中學發出通函,介紹四個核心科目(即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公民與社會發展)的優化措施。其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課程內容及時數是原本的通識教育科之大約一半,仍然是「必修必考」科目,但成績只分為「達標」及「不達標」。中文科及英文科的公開評核設計將作出精簡和重組,以釋出課程時數。

教育局指出,現時不少學校的高中四個核心科目佔去超過一半、甚至更多的課程時數,導致學生缺乏參與更多元化學習經歷的空間。局方認為優方措施可以騰出課時、減少考試壓力及增加高中課程彈性,讓學校因應校情及學生需要,提供更多元化的學習經歷,照顧學生的不同興趣、能力和抱負,培育他們的全人發展及多元才華。

另外,教育局指組合科學和綜合科學的學生人數持續下降,決定新學年起停止在中四級開設這兩個科目。

香港民意研究所公佈關於通識改革的民調結果

香港民意研究所(PORI)也在今天發表關於通識教育科改革的民意調查結果,其中逾六成受訪者反對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刪除原本的通識教育科之部份民生、政治議題。

香港民研於上月底通過網上調查訪問4982人,問卷包括四道問題。第一道問題詢問受訪者是否贊成「重整及刪減課程內容至原有的一半」,結果有54%受訪者反對,30%受訪者贊成。

第二道問題詢問受訪者是否贊成「刪去部份民生及社會政治參與議題」,62%受訪者反對,22%受訪者贊成。若以政治立場分類,「非民主派受訪者」(建制派、中間派、沒有政治傾向、政治中立或不屬於任何派別)之間也有45%受訪者反對刪去相關議題,較贊成的31%多。

第三道問題詢問受訪者是否贊成「增加大量有關國民身份認同的內容」,48%受訪者反對,35%受訪者贊成。「非民主派受訪者」之間,有近三成人反對。

第四道問題詢問受訪者是否贊成「通識科自第一天起已出現問題」這個說法,45%受訪者反對,33%受訪者贊成。

教協理事兼通識科教師張銳輝指出,民調結果反映市民眼睛是雪亮的,認為當局削減通識教育科的大量社會議題內容,將令學生無法認識自己身處的社會。另外,他認為社會並非全盤否定推行國民教育,關鍵在於推行過程,例如憂慮科目強迫學生只了解正面國情、只提及改革開放的正面字眼等。他強調,當局應容許學生有開放空間及多角度認識國情,而非單方面洗腦、高壓地灌輸概念。

818流水式集會案:泛民九人全部罪名成立

2019年8月18日「民間人權陣線」在維園舉行流水式集會,泛民主派九人事後各被控「組織未經批准集結罪」及「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今天在西九龍裁判法院全部被判罪名成立

九名被告包括區諾軒、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及前主席何俊仁、工黨李卓人及何秀蘭、街工梁耀忠、公民黨吳靄儀、社民連梁國雄、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

法官胡雅文在判詞指出,案發當日由維園至遮打道確實出現未經警方批准的公眾集結,新聞片段顯示當時是由指定領袖手持大型橫額,群眾則跟隨在後,人群一直行至中環,過程中高叫口號。法官提到,部份被告在事前接受訪問,多次暗示港人非常靈巧,可以繞過當局禁止遊行的決定,認為部份被告是刻意地借安全為由繞過法律。

另外,就被告當日所經路線與警方拒絕的遊行申請路線相同,法官認為絕非巧合。法官也不接納辯方指當時目的旨在疏散人群,相反認為那是一次有計劃的集結。

最終,法官裁定七名被告的罪名成立,其餘的梁耀忠及區諾軒早前已分別承認一項及兩項控罪,案件押後至本月16日聽取求情及判刑。

台灣與帛琉啟動「旅遊氣泡」,首班專機已於今午起飛

台灣與帛琉今天啟動「旅遊氣泡」,由中華航空負責的首班專機已於下午兩時半起飛。

據傳媒報道,首批參加「旅遊氣泡」的旅客於今早八時許已經在桃園機場集合,隨後分批接受病毒檢測,確認結果為陰性才可登機出發。近日訪問台灣的帛琉總統惠恕仁(Surangel Whipps Jr.)也乘搭首班專機返國,他由台灣交通部長林佳龍、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陪同前往機場,登機前同樣要接受病毒檢測。

陳時中對傳媒表示,首班專機全部乘客的檢測結果均呈陰性,他希望旅客之間繼續保持社交距離,抵達帛琉後遵守當地的防疫規定、切勿與當地一般民眾接觸。

台灣與帛琉於上月達成「旅遊氣泡」協議,初期每週安排兩班專機,參加資格包括近半年沒有外遊記錄、出發前兩個月未曾接受過居家檢疫。旅行團出入境台灣時均與一般旅客分流,登機前要填寫健康聲明書,在帛琉期間要全程開啟手機應用程式、以便當局追蹤。

今午出發的首個旅行團將於週日(4日)晚上返抵台灣,旅客返台後不需隔離,但要接受為期五天的加強健康管理,第五天再接受病毒檢測,確認陰性結果後可以改為接受一般自主健康管理。

台美日前舉行視像會議,討論拓展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策略

台灣外交部今天公佈,台灣及美國於本週二(3月30日)舉行視像會議,討論拓展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策略

出席會議的台灣代表包括外交部主任秘書徐儷文、駐美公使王良玉,美國代表包括國務院國際組織事務局代理助卿巴克斯—拉格爾斯(Erika Barks-Ruggles)、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局副助卿費德瑋(Jonathan Fritz)、國務院國際組織事務局副助卿庫克(Nerissa Cook)及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Brent Christensen)。

雙方會上討論加強及拓展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策略,包括全球公共衛生、打擊跨國犯罪、氣候變化等範疇。台灣外交部指出,今次是拜登就任美國總統以來,台美首次討論台灣參與國際組織這項議題。

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展開絕食,抗議獄方拒絕提供藥物及治療

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Alexei Navalny)自獄中發出公開信,指控當局拒絕為他提供藥物及治療,宣佈展開絕食抗議

納瓦爾尼向當局發出親筆書信,信件同時由他的團隊上載至社交網站。納瓦爾尼在信中提到,他的右腿有神經麻木症狀,背部則有嚴重痛症,但當局一直拒絕向他提供適當的藥物及治療、甚至禁止他會見醫生。

納瓦爾尼指出,他的背部痛症已經導致左腿失去知覺,別無選擇之下宣佈絕食抗議。另外,納瓦爾尼控訴獄警剝奪他的睡眠權利,一晚八次弄醒他。

納瓦爾尼去年懷疑遭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人員投毒(編註:克里姆林宮堅決否認),在德國接受治療後康復,返回俄羅斯即因違反保釋條件而被拘捕。最終,納瓦爾尼被判監兩年半,目前在距離莫斯科約85公里的流放地監獄服刑。

引渡聆訊:孟晚舟一方承認加拿大拘捕行動合理,但認為長期持續拘留違法

加拿大卑詩省最高法院繼續處理涉及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的引渡聆訊。孟晚舟一方承認加拿大當局的拘捕行動合理,但認為持續至今的拘留措施並不合法

孟晚舟的代表律師雲埃特(Gib van Ert)於當地週三(3月31日)在庭上承認,當美國向加拿大提出引渡要求,加拿大當局就有必要拘捕孟晚舟。然而,他認為後來已經證實美國提出引渡孟晚舟是違反國際法,因此繼續拘留孟晚舟就是「不合法的肆意拘押」。

路透社指出,辯方律師承認加拿大拘捕孟晚舟的行動合法,立場與中國政府的略有不同。中國外交部此前多次表示,加拿大拘捕及考慮引渡孟晚舟均屬違法。

2018年12月,加拿大應美方的引渡要求,拘捕在溫哥華轉機的孟晚舟。中方隨即拘捕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凱(Michael Kovrig)及商人斯帕弗(Michael Spavor),兩人被起訴「為境外刺探國家秘密」等罪名,近日在中國法院遭受閉門審訊。卑詩省最高法院預計,孟晚舟的引渡案可於下月審結。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