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k-Up

「無限亮」網上圓桌討論:藝術如何提昇不同能力人士的身心健康

藝術治療與靜觀、頌鉢等新興的身心靈療法,日漸受到需要紓壓的都市人歡迎,而學術界早已對藝術與身心健康的關係作過不少研究。

何天虹教授兼任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研究生教育)、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行為健康教研中心總監及表達藝術治療碩士課程總監

何天虹教授兼任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研究生教育)、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行為健康教研中心總監及表達藝術治療碩士課程總監

文:孫小椒|圖:香港藝術節「無限亮」計劃

刊登於 2021-03-24

#特約

「藝術治療」究竟是流行文化打造出來的新潮概念,還是確有實效?在今年香港藝術節和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聯合舉辦的「無限亮」計劃的網上圓桌討論中,講者之一的香港大學何天虹教授將為與會者分享講題「藝術以促進全人健康的無限可能:從藝術作品到研究數據」。

作為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研究生教育)及表達藝術治療碩士課程總監,藝術與健康的關係是何天虹教授的研究專長。她表示,「健康」早已不單單關乎身體健康,而是「整全健康」。藝術可以舒緩身體疾病,對精神、人際關係、靈性都有裨益。

何天虹說,「尊重多元是世界趨勢。」她避免使用「殘疾人士」這種詞彙,認為大衆定義下一些身體、精神上的障礙,不過是指不同人士之不同能力而已。

第三屆「無限亮」表演者之一,來自德國的菲力斯.克立澤,天生沒有雙臂,因此他做大多數事情都要依靠兩腳——包括演奏圓號。
第三屆「無限亮」表演者之一,來自德國的菲力斯.克立澤,天生沒有雙臂,因此他做大多數事情都要依靠兩腳——包括演奏圓號。

藝術讓人重拾身體自主性

何天虹認為,藝術適合不同能力人士參與,無論能力如何,身處什麼空間,都可以進行藝術創作。以視障或聽障人士為例,他們可能感到缺失身體的自主性。藝術創作能夠助他們重拾身體的一些自主性,讓他們可以控制生命中的一些部分,既增強自信,更可得到成就感。

2019年底,世界衛生組織發佈了一份關於藝術與健康的報告,當中蒐集了全世界3000多份有關藝術與健康的學術期刊報告,分門別類介紹了藝術對不同能力人士的益處及療效,例如自閉症、精神病患者等;年齡從幼到老以至善終階段。何天虹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數據庫,證明藝術對健康具有顯著效用。」

何天虹擔任總監的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同樣就藝術對不同症狀人群的作用進行研究,例如認知障礙症、中風、老人抑鬱、癌症,也有對自閉症、過動症學童的研究。她也準備在圓桌討論上闡述這些香港本地的研究結果。

另一「無限亮」節目,陪伴工廠劇團《醜小鴨日記》,主角由患唐氏綜合症的女孩擔任,看着她咬緊牙關,克服重重考驗,最終蛻變成美麗的天鵝,也正好為自己及身邊人打打氣;常抱希望,終能展翅高飛。
另一「無限亮」節目,陪伴工廠劇團《醜小鴨日記》,主角由患唐氏綜合症的女孩擔任,看着她咬緊牙關,克服重重考驗,最終蛻變成美麗的天鵝,也正好為自己及身邊人打打氣;常抱希望,終能展翅高飛。

藝術與健康研究 港佔世界前列

藝術對於身心靈健康的幫助常常不為大衆所認知。事實上,何天虹稱,有多種藝術形式,例如繪畫、音樂、舞蹈,對健康的幫助均有顯著效果。在研究藝術對治療長者抑鬱、認知障礙症時,發現藝術能夠讓長者感到快樂,促使長者與群體互相支持及分享,也有長者透過接觸藝術,激發驚人創意,從而獲得很大滿足感。治療認知障礙症時,嘗試使用長者熟悉的音樂,例如四五十年代的時代曲《玫瑰玫瑰我愛你》,發現可以幫他們聯繫到生活中的點滴。

何天虹表示,藝術與健康關係的學術研究,近年在國際學術界非常流行,特別在疫情肆虐的一年,很多人無法出門,不少組織、平台協助人們在家中發展藝術作為一種興趣,也使這個議題格外受關注。「各個國家都在進行追蹤結果的研究,而當中香港走在世界前端。」何天虹指出,「也有國家在從事進一步的研究,例如通過掃描觀察腦神經的變化。」

何天虹透露,有臨床研究追蹤長者半年內的大腦變化,發現長者腦內的白質,也就是神經纖維一般會慢慢變少;而只有參與跳舞的一組長者的相關腦神經纖維沒有減少反而增多,顯示接觸藝術有助預防認知障礙等腦功能退化症狀。

另有一份追蹤不同長者數十年的研究結果顯示,接觸藝術對預防及延緩認知障礙症效果顯著,其中跳舞效果最佳,音樂次之。

何天虹說:「跳舞是一項複合藝術,需要動腦,更要用眼睛、耳朵、肢體等等,對促進身心靈健康都很有幫助。」

日前,本地出現跳舞群組感染2019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社會輿論。何天虹表示,除了防疫工作需要嚴格做好之外,同樣值得社會重視和學習的是,近年鍾情跳舞的長者越來越多,舞蹈不僅可提升自信,也對身心健康都有很大幫助。何天虹強調,「對長者來說,能參與跳舞,發展興趣成藝術是項非常重要的成就。」

香港藝術節「無限亮」計劃項目主管鍾雅妍表示,這次圓桌討論是一項重點外展活動,相關議題非常重要,希望幫助大衆踏出第一步,認識藝術的益處。

「無限亮」節目荷蘭室內合唱團《忘》中,一位醫治認知障礙症病人多年的醫生,一日突然發現自己也逐漸遺忘身邊的人和事。《忘》嘗試以音樂探索有關課題,令觀者無不思潮起伏。
「無限亮」節目荷蘭室內合唱團《忘》中,一位醫治認知障礙症病人多年的醫生,一日突然發現自己也逐漸遺忘身邊的人和事。《忘》嘗試以音樂探索有關課題,令觀者無不思潮起伏。

「無限亮」推廣與藝術共融

「無限亮」計劃由香港藝術節及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聯合呈獻,於2019年首辦,致力創造無障礙、無限制的環境,並透過藝術來探索及推動社會共融。

藝術能超越人體極限,引發無限想象。在每一屆的「無限亮」,一眾來自世界各地與本地不同能力藝術家,由心而發,從心而動,衝破身體限制,創造出無限精采的藝術世界,為觀眾帶來獨一無二的表演,讓演出及共融的信息滲透至社區。

同時,「無限亮」計劃透過多元的教育及社區外展節目,豐富社會各界的藝術體驗,並讓年青人與不同能力人士一同分享藝術帶來的喜悅。

通過參與「無限亮」的節目,何天虹也希望能把自己的理念推得更廣。她介紹英國、瑞典和其他一些北歐國家,已經有「藝術處方」的應用:醫生除了普通處方藥物之外,還可以開處方安排病人參與藝術活動。何天虹希望,「藝術處方」未來能夠在香港普及。

「無限亮」計劃中的賽馬會「無限亮」教育及社區外展節目,每年皆舉辦圓桌討論。今年之「網上圓桌討論」,將匯聚本地及海外的藝術與健康工作者,共同探討藝術如何提昇不同能力人士的身心健康,促進社區共融。


日期:2021年3月31日 (三)

時間:下午3時 至 5時30分

直播平台:網上直播

語言:英文及廣東話(提供即時傳譯服務及英語即時字幕)

主持人:錢黃碧君教授(香港理工大學活齡學院及生物醫學工程學系賽馬會智齡匯名譽顧問)

講者:

何天虹教授(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研究生教育)、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行為健康教研中心總監、表達藝術治療碩士課程總監)

梁曉盈女士(香港創意藝術治療中心創辦人)

提多.韋沙先生/瑪賈 ‧ 德林特女士(荷蘭室內合唱團藝術與行政總監/荷蘭頌唱展關懷創辦人)

班.柏堤 – 韋德先生(盞鬼劇團藝術總監)

凱瑟琳.卡茜迪女士(蘇格蘭芭蕾舞團外展總監)

免費網上登記

活動詳細資料及報名:go.nolimits.hk/roundtable_tc

圓桌討論設有以下藝術通達服務:中英文即時傳譯、英文即時字幕及香港手語傳譯。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