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晚報:「新疆棉風波」迅速發酵,官媒網民點名多家品牌、藝人宣佈終止合作

2021年3月25日在新疆烏魯木齊,一間 H&M 門店並未正常營業,而且門店招牌被用紅布遮掩。

2021年3月25日在新疆烏魯木齊,一間 H&M 門店並未正常營業,而且門店招牌被用紅布遮掩。圖片來源:VCG via 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21-03-25

#新聞簡報#香港法治#新疆

「新疆棉風波」迅速發酵,官媒、網民點名多家國際品牌、藝人宣佈終止合作

中國官媒及網民呼籲抵制 H&M 等國際服裝品牌的事件迅速發酵,網民翻出 ZARA、Nike、Uniqlo 等多家品牌都曾表態關注新疆維吾爾族遭強迫勞動、以及宣佈抵制新疆棉花,官媒也進一步點名批評 Burberry、Adidas 等品牌「抹黑」新疆,陸續有為這些品牌擔任代言人的中國藝人及「流量明星」發表聲明,跟品牌撇清關係。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強調,中國網民有權表達自己的感受:「這絶對不是甚麼民族主義,而是樸素的愛國主義。」

華春瑩今天主持外交部例行記者會,重申有關新疆強迫勞動的指責完全是個別反華勢力炮製的惡意謊言,目的是抹黑中國形象、破壞新疆安全穩定、阻礙中國發展。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則表示,就個別企業基於虛假訊息而作出的所謂商業決策,中國消費者已經用實際行動作出了回應。他敦促相關企業尊重市場規律,糾正錯誤做法,避免商業問題政治化。

今次風波源於去年10月。H&M 當時發表聲明,指品牌留意到有愈來愈多可靠調查顯示新疆存在強迫勞動,加上非牟利機構「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CI)決定暫停審批新疆棉花,品牌也會停止採購及使用新疆棉花。

隨着歐盟日前公佈制裁中國在新疆的四名官員及一個實體,而中方高調地宣佈反制措施,令新疆問題受到中國網民關注。有網民突然翻出 H&M 去年發表的這篇聲明,並且呼籲抵制 H&M。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等官媒也點名批評 H&M,前者指 H&M「一邊在中國市場賺錢,一邊以謊言攻擊中國」,後者揚言 H&M「無疑是自絕於中國市場」。

(編註:關於 H&M 去年發表聲明的始末、中國官媒及民網的抵制行動,以至 H&M 的最新回應,詳見端傳媒3月25日早報。)

《人民日報》微博接連發文,帶動「我支持新疆棉花」行動

H&M 引爆風波之後,中國官媒及網民在短時間內找出曾經聲明參與抵制新疆棉花的數十家國際服裝品牌。《人民日報》今早在官方微博點名指 Burberry、Adidas、Nike、New Balance 等均是「良好棉花發展協會」的成員,近兩年發表過與新疆棉花切割的言論。

《人民日報》帖文提到,Nike 官網所載聲明已經無法打開。根據記錄,Nike 聲明指出品牌關注有關新疆維吾爾族遭強迫勞動的報道,重申品牌本身、以至相關合約供應商均沒有採用來自新疆的紡紗及紡織品。

另外,西班牙服裝零售商 ZARA 的母公司 Inditex 也被發現曾經發表類似聲明,但目前聲明已被刪除。聲明強調,公司對新疆、以至任何地方的強迫勞動抱持零容忍態度。

《人民日報》的官方微博也接連發出多張海報,提出「我支持新疆棉花」、「中國市場雖大,但不歡迎任何惡意中傷者」、「摘掉有色眼鏡才能看見這抹白」等口號。

藝人及「流量明星」陸續宣佈與相關品牌終止合作

官媒及網民狂熱地號召抵制,引起中國藝人及「流量明星」與代言品牌終止合作及劃清界線,另有網民點名藝人、警告他們切勿代言相關品牌。據報道,H&M 代言人宋茜及黃軒分別發出聲明,強調跟 H&M 不存在任何合作關係,後者的工作者強調「堅決反對以任何形式,企圖對國家及人權進行抹黑造謠的行為」。

王一博所屬的樂華娛樂今早發表聲明,指王一博即日起終止與 Nike 的一切合作,強調公司和王一博均「堅決抵制任何污化中國的言論及行為,國家尊嚴不容侵犯,堅決維護國家利益」。譚松韻也通過工作室宣佈終止與 Nike 的一切合作,強調「祖國利益高於一切」。

英皇娛樂也發表聲明,指旗下藝人陳偉霆終止與 Tommy Hilfiger 的一切合作,「堅決維護祖國利益及尊嚴」。據報道,陳偉霆剛於今年1月成為 Tommy Hilfiger 的代言人,而該品牌也是「良好棉花發展協會」的成員。

央視微信公眾號「央視網」指出,今天在微博熱搜榜上,一度出現前五十位有近半關於新疆棉花的情況,當中包括「媒體發聲、品牌表態、明星宣佈解約」的消息。

另外,原本是「良好棉花發展協會」成員的中國體育品牌安踏體育宣佈,已經啟動退出組織的程序。李寧牌則宣佈,會在產品標籤上標明新疆棉成份。

Facebook 調查:中國黑客通過平台攻擊海外維族、維護人士、記者等

社交網站 Facebook 於當地週三(24日)發表聲明,證實有來自中國的黑客在 Facebook 平台上開設虛假帳戶,針對在中國境外的維吾爾人、維權人士、記者、異見人士等發動網絡攻擊

Facebook 指出,這些黑客假扮成記者、維權人士並開設帳戶,誘騙目標人士點擊超連結、連接到有惡意程式的網站,從而入侵目標人物的裝置,以進行監控。另外,Facebook 指黑客建立虛假的應用程式商店,向目標人物提供有惡意軟件的應用程式。

Facebook 提到,調查發現受影響的人數不超過500,用於發動攻擊的虛假帳號亦已被移除。Facebook 指出,這批黑客長期持續作出攻擊,背後擁有豐富資源,但未有直接證據證明他們與中國政府有關。

十二港人案關注組:家屬仍然未能與李宇軒取得聯絡

「十二港人案關注組」指出,「香港故事」成員李宇軒上週自中國大陸被遣返香港後,家屬至今仍然未能與他取得聯絡

關注組指出,涉案的其中八人上週被遣返香港,當中七人已被送往荔枝角收押所及壁屋懲教所,只有李宇軒尚未確認去向。家屬曾向懲教署及警方查詢,懲教署稱尚未接收李宇軒,警方則稱不清楚他的位置。

警方昨日(24日)確認,李宇軒被落案起訴三項罪名,包括「串謀協助罪犯」、「無牌管有彈藥罪」,以及《港區國安法》下的「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

另據關注組指出,包括李宇軒的六人於警署內拒絕家人安排的律師,意味他們的案件將在沒有律師代表之下提訊。

上訴庭判詞:共同犯罪原則適用於非法集結和暴動,不在現場也有機會被定罪

香港高等法院上訴庭今天頒下書面判詞,裁定共同犯罪原則適用於非法集結罪和暴動罪,即犯案者不在現場也有機會被定罪

法庭早前裁定,被指涉及2019年「728上環衝突」的一對夫婦及一名女學生的暴動罪名不成立,律政司隨後要求上訴庭釐清法律觀點,上訴庭於今天頒下判詞。

上訴庭指出,目前非法集結和暴動在本質上流動性大,示威者有不同角色和分工,部份身處現場參與,也有人協助或教唆他人犯罪,甚至有人不在現場,但明顯屬於「共同犯罪者」。上訴庭列出部份例子,包括在遠程策劃並且給予指示、向非法集結或暴動贊助或提供物資、在電話或社交媒體上鼓勵或宣傳非法集結或暴動、接載同黨離開等。

上訴庭認為,無論被告屬於以上任何角色,均屬於「夥同犯案」,令公眾秩序受到嚴重影響。

路透社消息:港府要求十多國停止接受港人以 BNO 申請工作假期簽證

路透社引述消息報道,港府向多國領事館發信,要求相關國家停止接受港人以「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申請工作假期簽證。

報道指,港府向多於十個國家的領事館發信,指港府自今年1月31日不再承認 BNO 護照為有效的旅行證件,要求相關國家停止接受港人以 BNO 申請工作假期簽證,而只接受使用香港特區護照申請。報道指,港府的發信對象遍及歐洲、北美洲及亞洲。

報道引述一名曾經閱讀信件的西方國家領事館高級官員表示,相信大部份國家不會理會有關要求,並指港府無權要求其他國家承認或不承認特定護照。

日本、南韓、意大利及紐西蘭當局分別回覆路透社查詢,表示仍然接受港人以 BNO 申請工作假期簽證。路透社曾向港府提出查詢,但未獲回應。

梵蒂岡「外長」加拉格爾接受專訪,為教廷對香港局勢沉默作出辯護

羅馬天主教聖座國務院與各國關係部門秘書長加拉格爾(Paul Gallagher)日前接受耶穌會旗下權威雜誌《America》的專訪,為梵蒂岡對香港局勢保持沉默作出辯護,指出譁眾取寵的聲明不會有太大作用。

職位相當於梵蒂崗外交部長的加拉格爾表示,教廷一貫外交政策上甚少對外作出譴責,譁眾取寵的聲明也難以帶來正面影響,反而可能令當地教會與教廷的關係變得更加複雜。

加拉格爾透露,港區教會與教廷的取態有明顯分歧,而港區教會也分為自由派及「效忠北京派」(Beijing loyalists)。他表示,教廷將與港區教會合作,尋求解決辦法。

關於港區主教席位自楊鳴章於2019年初逝世後一直懸空,加拉格爾指教廷也為任命事宜感到焦急,但過程確實存在困難,有不少難解的結。他表示,由於遴選工作由萬民福音部處理,他並不清楚遴選進度。

加拉格爾強調,教廷支持民主體制、也支持各地的民主運動。他形容民主經常受到挑戰、危害,而教會也需要與這個現實共處。不過,他強調教廷會履行以社會行動為主的責任,讓各國自主決定政府模式的變遷。

關於梵蒂岡與中國於2018年秘密簽署主教任命臨時協定以來的關係,加拉格爾指雙方就相關議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雙方態度也更加開放。不過,他指出中國人口眾多,但教廷只能與中國的小部份人接洽,難以了解雙方交流所帶來的實際影響。

加拉格爾還提到,他本人及聖座國務樞機卿帕羅林(Pietro Parolin)目前沒有計劃訪問中國,而中方也無計劃安排同級高官訪問梵蒂岡。

據報北韓今早試射兩枚導彈,美日認為試射活動違反聯合國決議

南韓聯合參謀本部指出,北韓於當地週四(25日)早上七時許試射兩枚導彈。美國及日本根據監察及分析數據,認為北韓試射的是彈道導彈,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

南韓聯合參謀本部表示,監測到北韓今早從咸鏡南道咸州一帶,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先發射兩枚導彈,導彈射程約為450公里。青瓦台緊急召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就北韓在美國政府審視對朝政策期間試射導彈深表關注,強調會與美國等相關國家分析北韓意圖。

日本政府指出,北韓今早試射的是兩枚彈道導彈,導彈飛行逾400公里後墮海,並未觸及日本專屬經濟海域。首相菅義偉指出,今次是北韓自去年3月29日以來首次試射彈道導彈,試射活動威脅日本及地區的和平、安全,而且違反聯合國決議,日方已經提出嚴正抗議。

《紐約時報》引述美國一名高級官員透露,美方看法與日方一致,認為北韓試射的是彈道導彈。然而,南韓國防部指仍在分析兩枚導彈的參數,暫時未能確認北韓是否試射彈道導彈。

事實上,美國及南韓才剛於24日證實,北韓在過去的週末試射兩枚巡航導彈,但指出導彈類型並不屬於聯合國決議禁止的武器種類,因此認為北韓試射沒有違反決議。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