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科技議題在兩會:以前的提案實現了麼?今年又有哪些新方向?

技術、商業、政治較力互搏中的最佳觀察點

2021年3月4日,一位市民用手機觀看政協會開幕式的現場直播。

2021年3月4日,一位市民用手機觀看政協會開幕式的現場直播。攝:Zhang Jusheng/VCG via Getty Images

端傳媒記者 門悦悦 發自北京

刊登於 2021-03-10

#2021中國兩會#科技

普遍認爲,2013年是中國新互聯網科技勢力開始正式進入並參與「兩會」的元年——是年,雷軍和馬化騰新任人大代表,李彥宏新任政協委員,同期的政協委員中也保留了「上一個IT時代」的代表者,如陳天橋和楊元慶等。由於科技互聯網行業在中國經濟和政治環境中充當了愈加重要甚至核心的角色,作爲有權力和義務左右這一產業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的提案話題,往往代表了同一時期技術、商業與政治相較互搏之中最重要的結合點。端傳媒收集從2016年至今的科技相關提案,希望從提出大量「科技興國」戰略的十三五開局之年起,回顧這些年的科技提案重點,並與今年的提案對比,瞭解科技界有哪些老話題和新熱點,以及其中變化的部分脈絡與規律。

後疫情,新熱點

去年疫情期間,中國上線以健康碼爲代表的大批數字防疫工具,這些工具以智能手機爲載體,需要基本科技產品操作技能,阻擋了大批對數字生活陌生的老年人。以老年人爲代表的「數字難民」話題從去年3月起一直火熱到今年年初。

或許受疫情影響,數字時代適配老年人生活的議題成爲今年最熱的兩會科技議題,小米科技雷軍、百度李彥宏、搜狗王小川、聯想集團楊元慶,均提出相關提案。其中雷軍和王小川從宏觀切入,提案方向包括呼籲老年人數字化服務納入國家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建立智能技術適老化標準體系、統籌互聯網便民服務的線上線下整合等。李彥宏和楊元慶則着眼於產品方向,認爲需推廣更多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智能終端產品、智能設備進入社區、普及人工智能助手等。此外,楊元慶和王小川還提出老年人的個人信息隱私保護及針對老年人的詐騙監管等議題。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出現「推進智能化服務要適應老年人需求」,「不讓智能工具給老年人日常生活造成障礙」的表述。除此之外,提高養老金、推進養老保險統籌、發展社區養老等也出現在今年的報告中。在步入中度老齡化的中國,政府和面臨人口紅利流失的互聯網行業,都意識到了老年人這一「新群體」的重要性。

自去年中國政府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後,該話題成爲科技類提案的另一大熱點——或蹭熱點。聯想楊元慶就提出要推進電子終端產品和信息通訊行業的「碳中和路線」,如上游原材料供應商的綠色改造和可持續性發展。李彥宏則提出普及自動駕駛可以幫助實現交通領域的碳達峰目標,因此建議國家用政策創新推動智能交通發展。上汽集團陳虹則建議加快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政策配套,以「助力汽車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2020年9月16日,北京一群市民等待交通信號燈過馬路。
2020年9月16日,北京一群市民等待交通信號燈過馬路。

舊議題,新方向

後疫情時代將智能設備、數字化工具在中國大陸居民生活裏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隨之也啓發一些「舊提案」的新方向。

網絡安全及信息保護是代表之一。早在2016和2017年,騰訊集團馬化騰便連續兩年提及網絡安全相關提案,但那時提案的方向更多聚焦在新型網絡犯罪、構建未成年人安全上網環境等民生角度。2018年,該話題迎來多位代表關注,提案方向也更加專業和多樣。其中,科大訊飛劉慶峯建議實行大數據分級安全保護機制,360集團周鴻禕提出產業政策要重視對工業互聯網安全的傾斜,蘇寧集團張近東則提出要用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打造數據安全「護城河」。疫情影響下的2020年,網絡安全議題進一步延伸至疫情期間採集的個人信息設立退出機制,完善國家層面的網絡安全應急管理制度體系,建立新基建網絡安全防護體系。到2021年,周鴻禕和上汽集團陳虹都提出智能汽車的安全問題,前者認爲網絡安全系統應像「安全帶」一樣列爲智能汽車的標配,後者認爲智能網聯汽車數據的使用需要國家相關部門備案管理,並加強數據隱私保護。

與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對應的,是代表們關於互聯網數據進一步開放的需求。早在2018年,蘇寧集團張近東就表示一些大型互聯網壟斷企業爲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安全和企業機密等原因拒絕向社會提供關鍵數據,「數據存在被巨頭操縱的可能」,呼籲建立向整個社會開放的數據共享平臺,並加強數據安全立法。今年,李彥宏也提出類似提案,希望構建「互聯網平臺之間信息共享的機制」、「逐步引導規範互聯網開放生態的回歸」。

然而與提案同期釋出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上述安全、信息開放和隱私保護的議題並未得到回應。2020年,中國政府提出了關於提請審議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的議案,目前法案仍在制定中。今年2月,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發布《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被視作政府正式對互聯網巨頭開啓「反壟斷」監管議程——但該指南並未對隱私和網絡安全問題作出指導。

醫療是互聯網產業代表關注的另一重要話題。

馬化騰是科技界最早關注醫療話題的代表,2016年便提出互聯網醫療相關提案,且方向齊全,建議包括建立個人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處方、患者信息共享、鼓勵互聯網企業參與醫療過程、鼓勵第三方支付公司進入醫保支付、培養醫生使用移動醫療設備等,涵蓋從機構、醫生到患者的多方需求。2018年,馬化騰再提數字技術與醫療結合的話題,方向依舊包括數字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在線就醫、醫療大數據的採集和應用等。這一年,搜狗王小川也提出讓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進入醫療體系的建議。

2016年起,騰訊便積極佈局互聯網醫療,推出企鵝醫生,並建立線下診所。同時還建立醫生社交平臺,推出「人工智能+醫療」的騰訊覓影產品,與馬化騰的提案方向呼應。搜狗也推出過醫療科普平臺,希望讓用戶在就診前通過該平臺初步分診,但在實踐過程中難以與醫院形成聯動,阻礙了效果。

2019年,更多的科技界人士加入了該話題的討論,並且除了建立電子病例、呼籲加強醫療機構和企業的合作外,時髦的5G概念也成爲討論方向。小米雷軍就提出,要推動5G技術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應用、普及醫療物聯網應用、制定醫療智能可穿戴設備及配套信息平臺行業標準等。疫情影響下的2020年,科技界人士又引入了人工智能醫療審批、數字技術與特大流行病監測結合的方案。

但到了今年,醫療話題反而不如往年熱烈,僅小米雷軍和積極投資醫療領域的紅杉資本沈南鵬有提及相關話題,方向依舊爲信息技術與醫療防控的結合,不過雷軍將目光進一步縮小到縣域醫療領域,沈南鵬也提出數字醫療工具的監管環境仍待優化。

2020年7月17日,雲南昆明一間駕駛學校,學員戴著虛擬現實(VR)上駕駛課。
2020年7月17日,雲南昆明一間駕駛學校,學員戴著虛擬現實(VR)上駕駛課。

做什麼吆喝什麼

部分科技界代表會格外鍾情於某類議題。百度李彥宏便已連續六年提及自動駕駛相關話題,他最初的提案重點在政策方面,呼籲加快無人駕駛的法律法規建設,推進無人駕駛汽車相關技術標準的建立和完善,之後提案重點轉向公共交通系統與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結合,呼籲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率先展開自動駕駛的試運營服務。2019年,李彥宏在持續呼籲交通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加快車路協同標準制定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要求建立數據共享和使用機制,鼓勵構建智能交通解決方案。這兩年,李彥宏的重點更多與政策結合,他在2020年呼籲各地政府抓住機遇,加快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在今年則將推廣自動駕駛與實現運輸工具的低碳化結合,呼籲自動駕駛規模化商用。

百度於2013年進入自動駕駛領域,目前該領域已成爲百度的核心戰略方向。李彥宏爲自動駕駛的代言,也幫助百度贏得不少政策青睞,2017年,中國科技部就提出要依託百度公司建設自動駕駛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無人車准入標準最嚴的北京,也在2020年開始發放無人化牌照,首批五張牌照都發給了百度。

不過作爲處於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和汽車產業智能化變革前沿項技術,自動駕駛也不僅僅只收穫李彥宏一人的關注。2019年,周鴻禕、雷軍等科技界同行也提出智能交通的相關議題,前者建議關注智能汽車的網絡安全,後者建議國家出臺智能交通的中長期發展目標,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支持產業發展。今年周鴻禕繼續強調網絡安全系統對智能汽車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來自車企的兩會代表這幾年也從行業准入、數據保護、人工智能應用、開放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等方向提出建議。此外從2020年開始,新能源車也逐漸成爲科技與汽車行業共同關注的話題,連一直執着於自動駕駛的李彥宏,也提出「自動駕駛是加速新能源汽車普及的關鍵」。

與李彥宏類似,還有一些科技界代表也持續多年關注同一議題。總部位於深圳的騰訊馬化騰、和在香港佈局多項科技相關業務的紅杉資本沈南鵬,就一直關注大灣區議題。其中馬化騰的灣區提案,從包羅萬象的多樣議題,逐漸聚焦於生態環境議題——2017年他首度提及打造粵港澳世界級科技灣區的兩會提案,涉及政策、人才、重點發展產業、香港和深圳分別需扮演的角色。之後兩年也再度提及大灣區需要中央層面的領導小組、產業合作、機遇共享、人才交流等合作方向。2020年開始,馬化騰的灣區提案則聚焦於環境議題,2020年他圍繞珠江口,提出生態修復、建立智慧公園、促進粵港澳青年人在自然保護上的合作等議題。今年則重點在加強粵港澳大灣區海洋保護地網絡建設。

沈南鵬的提案則逐漸聚焦於香港。 2018年至2019年,其大灣區提案主要圍繞人才流動、三地數據流通和安全。2020年,他提出開展香港地區跨境數字穩定幣、建設科創樞紐幫助香港重塑轉型、開放內地科研課題給香港科研人員等提案。

安全產品起家的周鴻禕,則多年聚焦於網絡安全議題,幾乎每年都會提出一個熱門產業領域的安全問題,分別是智能汽車(2021)、新基建(2020)、建立國家級網絡安全大腦(2019)、工業互聯網(2018)。

逐漸隱出的議題

還有一些往年熱議的議題今年「消失」了。

2013年中國政府提出一帶一路戰略後,科技企業如何參與成爲多年來兩會提案的熱點。其中的代表人物是雷軍,從2017年開始,他連續三年提出相關議題,分別表示要促進中國科技企業出海發展(2017)、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推介中國製造產品(2018)。2019年則專注於商業航天領域和一帶一路的結合,提出要拓展商業衛星在大衆生活和政府管理的應用,服務國家「一帶一路」。

2018年,雷軍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改革開放與民營經濟發展」中外記者見面會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對小米的業務有巨大幫助。國際化收入同比增長112.7%,海外收入佔比43.9%,「國際化比例之高遠超我的想像。」雷軍說,但從2020年開始,他沒有再提相關提案,關注重點轉向衛星互聯網、5G、智能製造等領域。2020年,科技界人士僅丁磊提出要引導數字文化產業出海,重點發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2021年,則暫時還未有科技界人士提出縣相應提案。

2019年6月27日,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的2019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中有不少的5G廣告。
2019年6月27日,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的2019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中有不少的5G廣告。

從最初馬化騰提出,並被政府廣泛接納的「互聯網+」表述之後,同格式複韻的「人工智能+」也開始出現。

2017年起至今,李彥宏每年都提出人工智能相關提案,建議覆蓋人工智能基礎建設、國家扶持政策、智能交通、行業應用等。在本屆兩會上,李彥宏關注起人工智能人才的培養,建議校企聯合,支持龍頭企業成爲人工智能人才培養的支撐力量。除此之外,網易丁磊、聯想集團楊元慶、搜狗王小川也都在近六年的兩會中提出過人工智能相關議題。傳統企業如奇瑞汽車尹同躍、海爾集團周雲傑等,也都參與人工智能相關議題的討論。六年來關於人工智能的提案,從一開始的要求國家重視、出臺政策鼓勵、號召用人工智能武裝各行各業,逐漸到人工智能加教育、慈善、校園安全、交通等更具體的領域。關於人工智能的法律法規、行業標準、倫理研究、算力基礎建設等,則成爲這兩年的熱點話題。

但泛人工智能的話題並未取代「互聯網+」的表述方法,除了馬化騰分別在2016、2018、2019年提出發展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的建議,網易丁磊也在2019年提出要將互聯網與先進製造結合。

實際上,整理政府工作報告,可發現2017年至今的每一年,都出現「互聯網+」的相關表述,並直接出現互聯網加政務、醫療、養老、教育等具體的方向建議。與之相比,人工智能在2017年才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且僅表述爲「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等模糊卻更有想象空間的方向。而在2020和2021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裏,人工智能的相關表述又再一次消失。

此外,還有許多一些政府報告中提及的技術發展方向並未明顯體現在科技界明星代表的提案,如「互聯網+農業」、智能工業、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等。

實習生王一峰、李佳星對此文亦有貢獻。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