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晚報:英國週日起接受BNO簽證申請,中國宣佈不再承認BNO護照

2020年6月4日在香港,一名出席「六四事件燭光悼念晚會」的港人舉起「英國國民(海外)護照」,身邊則有人舉起港英殖民時期的「香港旗」。

2020年6月4日在香港,一名出席「六四事件燭光悼念晚會」的港人舉起「英國國民(海外)護照」,身邊則有人舉起港英殖民時期的「香港旗」。攝:Tyrone Siu / Reuters

刊登於 2021-01-29

#新聞簡報#BNO#香港移民潮#2019冠狀病毒疫苗#國家安全法#新聞自由

英國週日起接受BNO簽證申請,中國宣佈不再承認BNO護照

英國政府公佈,「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 護照)的香港持有人可於週日(31日)起為自己及家人預約申請到英國居留的「BNO 簽證」。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發表聲明,指出簽證計劃捍衛了英港同樣珍視的自由和自治,他為計劃深感自豪。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於今天的例行記者會上,宣佈中方自週日起不再承認「所謂的 BNO 護照」作為旅行證件及身份證明,並保留採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

留英五年可申請居留權、一年後可入籍英國

因應中國自去年6月底在港實施《港區國安法》,英國政府提出為 BNO 護照香港持有人及家屬提供入籍途徑的方案。英國當局於當地週五(29日)公佈,擁有 BNO 身份的港人,不論所持的護照是否仍然有效、甚至即使護照已經遺失,均可於週日起申請 BNO 簽證。

香港時間週日下午五時起,申請人可以在英國政府網站提出申請,預約到北角的簽證申請中心提供指紋及辦理手續。下月23日起,申請人更可以毋須親赴簽證申請中心,而透過手機應用程式「UK Immigration: ID Check」,掃描生物特徵護照辦理申請。

計劃提供兩個留英年期選項,申請人可以申請留英五年(費用為250英鎊),或者申請留英兩年半(費用為180英鎊)、日後再續期。

留英期間,申請者可以讀書及工作。若繳付醫療附加費,申請人還可以享用「國民保健服務」(NHS);若按一名成年申請者計,五年費用為3120英鎊。假如申請人的子女未滿18歲,子女可以免費入讀官立學校。

然而,申請人暫時無法享受公共福利,即英國政府向居民提供的津貼或支援。在英國逗留五年後,申請人可以申請居留權,一年後可以入籍成為英國公民。

英國政府估計,首五年至少25.8萬港人以 BNO 簽證赴英

據估計,香港目前有近300萬名 BNO 護照持有人,而合資格申請 BNO 簽證的約有540萬人。英國政府預計,BNO 簽證開放申請的頭五年,至少會有25.8萬港人循此途徑前往英國。

英國政府同時公佈,過去半年有約7000名 BNO 護照持有人及其受養人,通過特許入境許可到英國居留。

首相約翰遜發表聲明,指出計劃為擁有 BNO 身份的港人在英生活、工作及安居提供了新的途徑,同時履行了英國政府對港人的承諾,反映英國與香港之間的深厚歷史聯繫和友誼、捍衛了英國和香港同樣珍視的自由和自治,他為計劃感到自豪。

外交大臣藍韜文(Dominic Raab;台譯:拉布)指出英國背負對香港的歷史責任,重申中國在港實施《港區國安法》明顯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及國際法,強調英國不會對香港問題袖手旁觀。內政大臣彭黛玲(Priti Patel;台譯:巴特爾)則表示,期待迎接願於英國落地生根及展開新生活的港人。

中方:英方到頭來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對於英國即將開始接受 BNO 簽證申請,中國外交部認為英國是利用「BNO 問題」干預中國內政,揚言會作出有力回應。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宣佈,中方自週日起不再承認 BNO 護照作為旅行證件及身份證明。他批評英方罔顧香港已經回歸(指主權移交)中國近24年的事實,不顧中方嚴正立場、「違背承諾,一意孤行」,炒作 BNO 問題以干預香港事務及中國內政,認為英方「到頭來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他揚言,任何勢力、任何情況都動搖不了中國政府和人民「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維護香港繁榮穩定、反對外部干預的決心和意志」。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發言人則表示,中英雙方曾就 BNO 問題互換備忘錄,英方明確承諾不給予持有 BNO 護照的「香港中國公民」在英居留權。發言人認為,假如英方不顧中國強烈反對和一再交涉,而為相關人士在英居留和入籍提供路徑,將是嚴重違背自身承諾,嚴重干涉中國內政和嚴重違反國際法及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港府建議引入「智能電話卡實名登記制度」,輿論關注私隱問題

香港政府建議引入「智能電話卡實名登記制度」,即日起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公眾諮詢,引起輿論對私隱問題的關注。

港府建議制度涵蓋服務計劃及儲值卡(俗稱:太空卡),儲值卡用戶必須向營運商提供身份證明文件副本及資料;除非用戶已經提供資料,否則持牌人不能啟動有關電話卡。

另外,企業用戶必須提供公司名稱、商業登記、負責人資料等,每名用戶可向每個電訊商購買最多三張儲值卡。至於16歲以下人士,登記時必須得到一位「合適成人」,即家長或監護人確認。

港府宣稱,建議引入制度是為了打擊濫用電訊服務進行不法活動。保安局副局長區志光表示,儲值卡讓不法之徒可以避免被辨識、被調查及偵查,而即使犯案人士被捕,幕後犯罪集團主腦往往能夠逍遙法外。

另外,建議提及執法部門可以因應「某些迫切或緊急理由」、而在沒有法庭手令的情況下,向電訊商索取用戶資料。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拒絕回應「迫切或緊急理由」是否與《港區國安法》所列罪行有關,僅重申今次立法旨在打擊罪案,「對絕大部份守法的人絕對沒有影響」。

民主黨資訊科技及廣播政策副發言人冼卓嵐質疑,港府建議制度是企圖全面監控市民,特別是市民的網上活動,顯然帶有政治目的。

美國諾瓦瓦克斯疫苗公佈第三期臨床測試報告,有效率近九成

美國生物製藥公司諾瓦瓦克斯(Novavax)就其研發的「2019 冠狀病毒」疫苗 NVX-CoV2373 公佈第三期臨床測試報告,顯示疫苗保護率達89.3%,對較早於英國發現之變種病毒株的有效率也達85.6%,但對較早於南非發現之病毒株的有效率只有60%。

第三期臨床測試在英國進行,約15000名參與者的年齡介乎18歲至84歲。其中,佔27%的65歲或以上人士需要接種兩劑疫苗。

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對測試結果表示歡迎,指出當局會對疫苗展開評估。另外,諾瓦瓦克斯正與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商討,預料會提出緊急使用申請。

2002年華爾街日報記者被殺案:巴基斯坦最高法院裁定四名疑犯無罪

美國《華爾街日報》時任記者珀爾(Daniel Pearl)於2002年在巴基斯坦遭綁架及殺害,巴基斯坦最高法院於當地週四(28日)推翻主謀謝赫(Omar Sheikh)及另外三人的所有定罪,駁回珀爾遺屬及巴基斯坦政府的上訴

2001年美國遭受「911恐怖襲擊」,擔任《華爾街日報》南亞分社社長的珀爾在巴基斯坦展開對極端組織及激進份子的調查報導,但於2002年1月23日在南部城市卡拉奇失蹤、九天後被斬首處決,行刑片段於同年2月21日被上載至互聯網,轟動全球。

事後,謝赫被指假借接受訪問,邀約珀爾到一間酒店會面,藉機綁架及殺害珀爾,被認定為案件主謀。儘管謝赫一直否認殺害珀爾,但他與另外三名疑犯分別被裁定從事恐怖主義活動、謀殺、綁架勒索等罪名成立;謝赫被判死刑,另外三人被判囚終身。至今,謝赫等人已經服刑超過18年。

然而,十多年來陸續出現證據,顯示殺害珀爾的未必是謝赫。2007年,於關塔那摩灣監獄服刑的恐怖組織阿爾蓋達(al-Qaeda)第三號人物哈立德(Khalid Sheikh Mohammed)在一個美軍閉門聽證會上,承認當日是由他處決珀爾。2019年,謝赫在獄中寫信,重申自己在案中只扮演次要角色。

去年4月,巴基斯坦下級法院以檢控證據不足為理由,推翻針對謝赫及另外三人的原審裁決,裁定他們無罪。珀爾遺屬及巴基斯坦政府分別提出上訴,但最高法院最終駁回上訴,裁定維持下級法院的裁決,下令即時釋放四人,判決理由稍後公佈。

珀爾遺屬發表聲明,就裁決表示震驚,促請巴基斯坦及美國政府介入以糾正不公義。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形容裁決冒犯了所有恐怖主義的受害者,透露巴基斯坦當局正研究覆核裁決,而美國政府已經準備好在美國司法體系對謝赫提出檢控。白宮發言人莎琪(Jen Psaki)透露,美方已經要求巴基斯坦當局研究將謝赫引渡到美國受審。

捷克跨黨派領袖原則上同意排除中國企業於核電廠項目招標,中方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

路透社報導,捷克跨黨派領袖日前達成原則協議,同意排除中國企業於杜科瓦尼核電站建設項目的招標之外。中國駐捷克大使館於當地週四(28日)提出抗議,批評捷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

杜科瓦尼核電站的新機組建設項目總值數以十億美元,為捷克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的投資項目。報導指出,原本參與投標的除了中國廣核集團,還有來自法國、南韓、美國及俄羅斯的企業。然而,捷克保安部門此前以國家安全為理由,建議排除中國及俄羅斯企業於今次項目之外。另外,北約(NATO)及歐盟也曾對俄羅斯企業的參與表達憂慮。

報導提到,捷克跨黨派領袖憂慮,捷克未來可能會受中標企業所在的國家施壓,因此原則上同意排除中廣核等中國企業的投標,但暫時無意排除俄羅斯企業。招標條款的最終細節,仍然有待捷克政府決定。

中國駐捷克大使館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捷克「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對中國企業進入捷克市場設置人為障礙,敦促捷克切實恪守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為中國企業在當地正常投資經營提供開放、公平、透明、非歧視的營商環境。

然而路透社提到,捷克總統澤曼(Miloš Zeman)一直傾向與中國建立友好關係,但中國近年在捷克的多項投資項目最終未有實現,加上中國對捷克的大筆投資原本主要通過中國華信能源(CEFC)執行,但華信能源董事局主席葉簡明於2018年受查以後,相關投資項目也隨着華信能源的衰落而受到影響。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