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日報

即時:台軍方公布大規模「共機擾台」訊息,拜登政府首發聲明促兩岸對話

2021年1月23日,國防部公布進入台灣西南空域「轟6K」轟炸機的同型機照片。

2021年1月23日,國防部公布進入台灣西南空域「轟6K」轟炸機的同型機照片。圖 : 國防部提供

刊登於 2021-01-24

#共機擾台#海峽中線#拜登#中美台

昨日(1 月 23 日)晚間 6 點,台灣國防部發布官方聲明,指出包括 8 架「轟-6K」、4 架「殲-16」 、1架「運-8」反潛機在內,一共有 13 架共軍軍機,進入了台灣「防空識別區」的西南部;從新聞稿發布時間點判斷,此次事件很可能發生於 1 月 23 日的日間。

此次「軍機擾台」,不只是拜登上任之後共軍最大規模的類似行動,也是歷來規模最大的一次;一些報導甚至提及,台灣空軍本月稍早在驅離共軍軍機時,還曾遭共軍以「閉上你的臭嘴巴」回嗆。

共機大規模的行動,讓美國國務院快速地發出聲明。聲明中指出,美方注意到、也十分關切「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包括台灣在內的周邊地區,不斷試圖進行的威嚇動作」,並要求北京停止在軍事、外交和經濟上對台施壓,敦促兩岸進行「有意義的對話」。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務院此次聲明,也是拜登政府上台之後,首度針對台海情勢表達立場,因此外界也特別關注聲明稿的用詞選擇。

比方說,和川普時代相比,這份新聞稿使用「PRC」(中華人民共和國)來指稱中國大陸,和川普時代經常使用的「CCP」(中國共產黨)不同;此外,美方此次也特別提及《中美三個聯合公報》(The Three Communiqués)、《台灣關係法》,以及美國對台的「六項保證」

有些人則留意到,美方此次新聞稿使用了「台灣的民選代表」(Taiwan’s democratically elected representatives),而不是用「總統」、「部長」這類官方的正式官員稱謂。

然而拜登政府的這份新聞稿,也依然沿襲了川普政府的不少路線。比如在川普任內確立的「印太」(Indo-Pacific region)框架和地理想像,在這份新聞稿中也並未缺席;美方同時也強調,美國對台灣的承諾「堅如磐石」(Our commitment to Taiwan is rock-solid),也會維持台海和周邊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這些用詞上的轉變,顯示出了拜登政府在官方文稿中,試圖回復到過往更傳統、更可預測的「外交辭令」和「制度框架」,但是否還有其他意涵,仍有待外界的持續觀察和解讀。

共軍擾台,只是「狼來了」嗎?

雖然美方罕見地針對「共軍擾台」發布了聲明,但不少台灣人對於這類事件,其實早以司空見慣;由於軍機擾台事件實在太過頻繁,台灣國防部甚至從 2020 年九月份開始,便已在官方網站上新闢「即時軍事動態」專頁,希望以透明化的資訊回應民眾焦慮,至今已累積達 90 筆「擾台」資料。

不過這種愈來愈「常態化」的「擾台事件」,也讓不少台灣人早已習以為常,覺得共軍(或台灣軍方的宣傳)就像「狼來了的孩子」,幾乎稱不上新聞了。

根據統計,從 2020 年九月至今,擾台共機的高峰即落在 2020 年九月份,達 50 架次;低點則是美國總統大選前夕的十月份,僅 28 架次;然而美國大選結束之後,擾台軍機架次亦見回升,逐漸回到九月份的水準,2021 年一月至今,已達 41 架次。

除此之外,最常出現在擾台事件中的共軍機型為「運-8」運輸機,從 2020 年九月至今,累計架次共 120 餘次;其次為「殲-16」轟炸機,累計共近 30 次;而「轟-6」則只有 12 架次。由此而言,1 月 23 日一次出動 4 架「殲-16」、8 架「轟-6K」等戰鬥型機種,情況確實是有些罕見的。

但事實上,共軍頻繁的「擾台行為」,很可能並不只是要「讓人鬆懈」而已;放在近代台海的軍事史來看,這種行為其實也可能是一種「動態的協商過程」,目的則是希望藉由「例行性」的軍機飛行,來擴展自己的「實質邊界」。

如果細看這類「軍機擾台新聞」,外界也能發現,精確來說,共軍侵入的其實並不是台灣「領空」,而是所謂的「防空識別區」(Air Defense Identification Zone, ADIZ )。這種識別區通常都在領空之外,而劃設的目的,則是為了「提早發現、識別不明飛行器」,防止不明飛行器闖入領空,因而更像是個「緩衝區」的概念。

由於「防空識別區」一般都是各國單方面劃設的結果,因此其他國家未必會承認,甚至偶爾會有彼此重疊的現象。就此而已,今日台灣上空的「防空識別區」,其實就是美軍在二戰結束之後劃設的,最初甚至還包括中國東南沿海的省份,比如福建、浙江。

然而由於共軍軍力不斷提升,台灣「防空識別區」的西部邊界,今日早已名存實亡——雖然台灣至今名義上仍把福建、浙江一部份,都劃入台灣的「防空識別區」裡,但識別區的實質界線,實際上是以「海峽中線」為界的。

由此,近期共軍「擾台行為」的重要性或許即在於此:今日的「海峽中線」,其實本來就是在冷戰後期,由各方「協商」出來的結果,但這種「協商」並不是坐在談判桌旁談出來的,而是一種在「長期互動」之後衍生出來的「默契」。

換言之,今日「實質」的防空識別區,本來就是在兩岸軍力消長、軍機互動的過程中,長期動態「協商」出來的結果,而不是一個「靜態的」、「在國際法上面具有約束力」的東西——而近期共軍的「繞台」,實際上很有可能就是中共在進一步「確認」、「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和實質邊界。

如果台灣無法妥善應對這種「例行性的擾台事件」,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一個新的「海峽中線」,也會在台灣西南部的「航空識別區」裡慢慢浮現。

除了拜登政府上任後首次發出對台聲明,引起外界矚目之外,這種在空中看不見的劃界過程、這種沒有被意識到的「邊界挪移」,或許也是「共軍擾台」最值得外界關注的地方之一。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