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阿拉伯之春十年:社會主義和自由民主失敗,而中國模式成功了?

如今整整十年過去,我們仍然無法很好地表述乃至理解阿拉伯之春,這比起它對我們今日世界極為深遠的影響來說,顯得太不平衡了。

2017年9月25日,敘利亞城市伊德利卜,一名搜救隊員用毛氈包裹著一名從空襲瓦礫中救出的嬰兒。

2017年9月25日,敘利亞城市伊德利卜,一名搜救隊員用毛氈包裹著一名從空襲瓦礫中救出的嬰兒。攝:Hadi Kharat/Anadolu Agency/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20-12-22

#中國模式#民主衰落#阿拉伯之春#楊山#評論

薩米爾·阿明(Samir Amin)是20世紀埃及最重要的左派知識分子之一。在去世前,阿明不斷閲讀林毅夫對中國模式的總結。晚年多次到訪中國的他常常讚譽中國,還多次在公開演講中呼籲中國年輕一代不要把國家帶向西方模式。他認為那只會讓中國變成後者的附庸,成為世界分工中被剝削的一環,在經濟上無法翻身。

中國的自由派知識分子顯然會抨擊這種言論,視之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的背書之舉。而「中國道路」一派則將之視為中國模式具備普世性的重要佐證。但有意思的是,阿明聊到2011年開始席捲中東的抗議運動時,又顯示出和許多知識分子相當不同的聲調。

那時候敘利亞內戰還在延燒。在中文互聯網上興起了一股「敘利亞學」的敘事熱潮。一些中國網民把整個非西方世界中的抗議、示威和異議運動都看作西方意識形態宣傳和顏色革命的結果。他們認為這些民主化運動最終會走向「敘利亞」——一種無政府、內戰不斷,餓殍遍野而居民流離失所的地獄般處境。

阿明顯然是會部分認同「敘利亞學」的,他批評敘利亞內戰是一場西方控制中東的陰謀。他戰略性地支持保留阿薩德政府。但與此同時,他也相當同情乃至支持在埃及等地的抗議運動。2012年前後阿明寫了很多文章,一面批評西方對阿拉伯之春的「自由民主化」想像,另一面希冀街頭運動能夠不止步於選舉權,而是進一步推動變革——這裏的變革對他而言是社會主義。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