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晚報:有線新聞裁員,新聞刺針遭殺組、中國組總辭、港聞組多名主管辭職

2020年12月1日,有線新聞部突然裁約40人,至傍晚,港聞組全數採訪主任、11 記者集體辭職,其後眾人離開有線電視大樓。

2020年12月1日,有線新聞部突然裁約40人,至傍晚,港聞組全數採訪主任、11 記者集體辭職,其後眾人離開有線電視大樓。攝:陳焯煇/端傳媒

刊登於 2020-12-01

#新聞簡報#2019冠狀病毒疫情#北約#新聞自由

有線新聞部突然裁約40人,新聞刺針遭殺組、中國組總辭抗議、港聞組多名主管辭職

香港有線寬頻新聞部今早傳出裁員約40人,包括負責專題調查報導的「新聞刺針」全組成員、中國組助理採訪主任、港聞組資深記者、攝影師等。

消息傳出後,新聞部大批員工要求管理層交代事件。據了解,中國組全組、包括總採訪主任司徒元已遞交辭呈,而其他各組主管均請辭以示不滿。另外,港聞組全部5名採訪主管及11名記者也集體遞信辭職。

有線寬頻:疫情影響經濟,公司積極開源節流

有線寬頻下午發出新聞稿,將今次裁員歸咎於疫情為香港經濟帶來的不明朗因素。新聞稿指出,有線寬頻面對艱鉅挑戰,積極開源節流控制成本,各部門要全面檢視調整架構及人力資源,集團1300多名員工當中約百人受到影響,包括職務調動及離職,公司會按勞工法例給予適當補償。

新聞部多名主管及員工得知裁員消息後,曾要求管理層李臻、許方輝、謝燕娜及陳興昌交代裁員準則,期間引起謝燕娜及陳興昌不滿,前者認為員工在眾多採訪鏡頭前作出公審、後者批評員工「像爛仔講數」。

據報導,新聞部管理層在今早會議上,曾經宣稱裁員對象是由人事部決定。有主管質疑這種說法是為失職卸責,提出裁員後人手不足、難以運作,質疑管理層「不如你自己出嚟寫(報導)」。

據報中國組總辭抗議,其餘各組均有主管請辭

據了解,中國組總採訪主任司徒元及全組記者合共十人已經遞交辭職信,抗議該組一名助理採訪主任被裁。另外,港聞組採訪主任林妙茵及林穎茵、編輯主管黃逸懿、財經組主管顏寶剛據報均已提出辭職抗議。

《立場新聞》引述有線新聞資深記者透露,部份員工認為與其被逐步陰乾,倒不如統一行動,讓公眾知道有線新聞已經變質。他透露,一些資歷較淺的記者經近月減薪後,月薪只有約1.3萬港元,而且管理層多番左右報導。

另有有線新聞中高層員工透露,管理層在今次裁員之前未曾徵詢各組主管,被裁員工多為新聞部內公認能幹的同事,另有很多屬中高層骨幹。

「新聞刺針」新近質疑建制派民調,中國組曾獲多項新聞獎項

有線新聞「新聞刺針」過去專門發表專題調查報導,廣受香港觀眾肯定。上週,該組發表報導,指出建制派經常委託的民意調查機構之背景存在疑問、調查不科學,民調結果不能代表整體人口、有誤導之嫌。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楊建興表示,「新聞刺針」整個團隊被裁,令人擔心是否有非財政考慮。他指出「新聞刺針」曾就社會運動、建制派民調等作出調查報導,面對一定的政治壓力,有線新聞管理層可能因此向該組「開刀」。

至於有線新聞中國組,過去多次調查及追縱中國流弊及維權人士消息。由於有線新聞是少數常設固定中國組的香港廣播新聞機構,頻道除了涉及中國的日常報導,還有《有線中國組》節目,因此中國組被視為有線新聞的「招牌」。

2012年,有線中國組訪問「八九民運」人士當中被監禁年期最長的李旺陽。訪問播出後四天,李旺陽死於湖南昭陽醫院病房,當局起初指他自殺身亡、及後改為意外死亡,事件在香港引起極大迴響。

2017年,有線中國組時任記者林建誠在中國採訪海祭劉曉波的異見人士,期間在 Facebook 直播過程。中國公安事後大舉追捕劉曉波的生前好友,有線中國組聘請的中國司機也一度被扣押三天,而林建誠被提前調返香港、自此不再從事中國境內報導,他不久後辭職。

去年「2019 冠狀病毒」疫情在武漢爆發的初期,有線中國組派記者深入當地報導,是少數作武漢現場採訪報導的香港媒體。

有線中國組曾經憑藉多項報導獲得「人權新聞獎」、「中大新聞獎」等獎項,獲獎報導包括〈烏坎村徵地事件〉、〈李旺陽〉、〈六四30〉、〈毒奶十年〉等。

有線新聞部近期多次人事變動

有線新聞部近期發生多次人事變動。今年8月初,時任主管馮德雄突然改任顧問,新聞部由謝燕娜接掌,前亞洲電視高層陳興昌出任新聞總監,無綫新聞前主播李臻出任內容業務總經理。

今年8月底,有線新聞部解僱三名工程部資深主管,觸發新聞部員工公開聯署抗議。今年9月,無線新聞前副總監許方輝空降有線新聞部,出任新聞及公共事務副總經理。

中國官方「吹哨者」向 CNN 提供湖北機密文件,揭當局掌握疫情與對外公佈訊息不一致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發表調查報導「武漢文件」(The Wuhan files),披露一份由中國醫療體系「吹哨者」提供的湖北省衛健委機密文件,揭示當局掌握的疫情資訊與對外公佈的訊息不一致、有隱瞞疫情之嫌。

據 CNN 報導,該份文件長達117頁,標註「內部檔案,請保持機密」(編譯自 CNN 英文報導,報導原文:internal document, please keep confidential)字眼,包含去年10月至今年4月的記錄、報告等。CNN 自中國醫療體系「吹哨者」獲得文件後,曾經交由獨立專家核實。

文件顯示於今年2月至3月間,湖北省當局對外公佈的確診病例及死亡個案數字,均低於當局實際掌握的數字。

2月10日,湖北省錄得確診病例宗數為對外公佈的近2.4倍

CNN 特別提到今年2月10日。當日在北京,自疫情爆發以來一直缺席於公眾視野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像形式對身處約1200公里以外武漢疫情前線的醫護人員發表講話。報導形容,前線醫護人員略見疲態,相反習近平一度振臂勉勵他們,提到全球愈來愈關注這種新型疾病的潛在威脅,督促當局加強對公眾的資訊溝通。

報導指出,當日中國官方公佈錄得2478宗新增確診病例,令全球確診病例突破四萬宗,其中不足400宗為中國境外病例。

然而,CNN 最新獲得的「武漢文件」揭示,湖北省衛健委當日錄得5918宗新增確診病例,為官方公佈數字的近2.4倍。

報導引述學者指出,湖北省當局掌握的疫情資訊與對外公佈消息不一致,可能源於當局在疫情初期下令將循不同診斷方式確診的病例過於仔細分類有關,而這背後或涉政治考慮——

截至今年3月7日,湖北省對外公佈的死亡個案有2986宗。然而,「武漢文件」記錄截至當日的死亡個案為3456宗,當中分為2675宗「確診死亡」、647宗「臨床診斷死亡」、甚至126宗「疑似死亡」。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FR)全球衛生問題高級研究員黃嚴忠對 CNN 表示,中國當局明顯犯下錯誤,而且那並非面對新型疾病時難免會犯的錯誤,而是源於官僚主義、出於政治動機的錯誤,最終產生全球性後果。

不過,黃嚴忠認為即使中國政府處理疫情時完全透明,美國總統特朗普依然有可能輕視疫情的嚴重程度,因而無法避免當前現實中的疫症大流行。

黃嚴忠審視「武漢文件」後,形容湖北省當局公佈的數字相對保守,反映當時情況複雜、不明朗和混亂,在他看來文件中的許多疑似病例都應該被列為確診病例。

文件顯示湖北去年12月面對大規模流感爆發,官方從未公佈

根據「武漢文件」,CNN 發現中國當局初期的檢測工作緩慢。由病人出現病徵起,當局平均需時23.3天才能為病人確診。報導引述霍普金斯衛生安全中心(JHCHS)學者阿達賈(Amesh Adalja)指出,醫學數據出現三星期的滯後是異於尋常,嚴重阻礙追蹤個案及推行公共衛生措施。

「武漢文件」還顯示,在去年12月爆發「2019 冠狀病毒」疫情初期,湖北省多個城市正面對大規模流感爆發,流感病例為2018年同期的約20倍,但官方從未對外公佈。報導提到,單憑文件沒有證據顯示這波流感爆發與「2019 冠狀病毒」疫情有關。

湖北省疾控中心的人事及執行作業預算,短缺約6355萬元人民幣

報導指出,文件沒有證據顯示中國中央政府指使湖北省政府的任何決策。不過,文件顯示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長期面對經費及人手短缺,成為疫情預警及通報系統失靈的主要原因之一。

文件顯示,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2019年度人事預算為9911萬元人民幣,但省政府最終只發放7012萬元人民幣;而疾控中心的執行作業預算為3456萬元人民幣,結果未獲分毫。換言之,疾控中心的人事及執行作業預算,合共短缺約6355萬元人民幣。

報導指出,疾控中心受官僚主義影響而無法發揮作用,既無法率先調查疫情起源,甚至被要求順從上級指示。

另外,中國政府在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2002年於中國廣東順德首發)疫情過後,宣稱耗資7.3億元人民幣建立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系統在今次「2019 冠狀病毒」疫情中完全沒有發揮作用。

黃嚴忠認為,中國政府宣稱在 SARS 過後大手筆投資疾病控制及預防工作,但「武漢文件」徹底戳破了這種謊言,反映地方情況並不如中央所說般美好。

譚德塞:世衛會盡力調查疫源,各國切勿將疫情政治化

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表示,世衛會盡力調查「2019 冠狀病毒」的起源,呼籲各國切勿將疫情政治化

世衛早前確認,中國政府已經保證讓世衛專家組前往武漢調查病毒起源。世衛指出,專家組成員包括來自英國、美國、日本等的專家。

譚德塞強調,專家組會盡力調查病毒及疫情的起源。就外界批評世衛此前將調查權交予中國,譚德塞反指相關批評是將問題政治化、為調查製造障礙。他強調世衛的立場非常清晰,沒有需要隱瞞任何事情,而查清疫情源頭旨在防止未來再有疫情爆發。

北約改革報告:成員國須認真思考如何應對中國軍事威脅

北約(NATO)將於當地週二(2日)發表名為《北約 2030》的改革報告。據報導,報告指出北約必須認真思考如何應對中國崛起及軍事威脅,建議設立諮詢機構協調對華政策

傳媒引述知情外交官透露,報告指出俄羅斯在今後十年仍然是北約的主要對手,但北約成員國必須認真思考如何應付中國崛起、以及來自中國的軍事威脅。報告提議,考慮將中國納入北約正式總體戰略文件《戰略概念》,但指出當前還未至於宣告中國為對手。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點名批評中國,指中國正斥巨資研發新型武器,從北極到非洲各個區域向北約步步進逼,同時通過投資手段控制北約基建。他指出,中國不認同北約的價值觀,也不尊重基本人權,並且試圖脅迫其他國家。

知情外交官透露,改革報告包含138項建議,包括提出設立一個諮詢機構,以協調成員國的對華政策。同時,報告提醒成員國注意中國威脅各國安全的活動,包括間諜活動、供應鏈、資訊戰、軍備擴張等。

報告指出,北約應該致力保持相對於中國的技術優勢,保護電腦網絡及基建,聚焦太空威懾力,以至跟澳洲等北約以外國家建立更緊密的關係。

關於北約改革,報告建議成員國外長增加定期會議的次數、鞏固北約秘書長擔當國際調解人的角色等。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