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蘇聯鐵幕下最殊異、奇美的風景:琪拉・穆拉托娃與她的電影

烏克蘭女導演琪拉・穆拉託娃(Kira Muratova,1934-2018)。

烏克蘭女導演琪拉・穆拉託娃(Kira Muratova,1934-2018)。攝:Max Rossi/Reuters/達志影像

特約撰稿人 謝以萱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0-10-11

#極權與藝術#女性影人#台北國際女性影展#政治審查

琪拉・穆拉托娃(Kira Muratova,1934-2018)對許多電影觀眾而言,大概是相對陌生的名字,即便是身處世界電影前沿的歐美觀眾,也直到1990年代才有機會親炙這位出身蘇聯時期的導演作品。當同輩的前蘇聯導演——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卡拉托佐夫(Mikhail Kalatozov)、帕拉贊諾夫(Sergei Parajanov)等人早以《安德烈盧布列夫》(1966)、《雁南飛》(1957)、《石榴的顏色》(1969)在歐陸影壇備受讚譽、廣受學院和影迷推崇時,穆拉托娃和她的電影,卻被蘇聯當局收入檔案櫃中不得面世,直到鐵幕瓦解。她是電影史上最陌生、殊異的風景,真正勇於挑戰權威,具有不妥協與原創精神的女性導演。

2020年台灣國際女性影展特別選映了穆拉托娃這位傳奇性的前蘇聯導演共五部電影,包含她創作前期(蘇聯解體前)完成的四部作品(皆為數位修復版。其中三部曾被禁映):《萍水相逢》(Brief Encounters,1967)、《漫長的告別》(The Long Farewell,1971)、《寬廣的世界》(Getting to Know the Big Wide World,1979)、《衰弱症》(The Asthenic Syndrome,1989),以及她將近一甲子的創作生涯中最後集大成之作《永恆的回歸》(Eternal Homecoming,2012)。

穆拉托娃與她同時代的許多人一樣,二戰時經歷過顛沛的前半生。1934年,她出生於蘇聯索羅卡,一座隔著德涅斯特河與烏克蘭相望的羅馬尼亞城市,現在屬於摩爾多瓦共和國。穆拉托娃的父母是活躍的共產黨員,父親是俄羅斯人,戰時投身反法西斯游擊隊,在穆拉托娃尚年幼時,即被羅馬尼亞軍隊槍決,因此她童年時期是與母親和母親的家人一起度過。母親是猶太裔婦產科醫師,當母親忙碌於工作時,就將小穆拉托娃「寄放」在電影院,她因此看了大量的歐美電影,那是她的電影啟蒙,包含柏格曼、安東尼奧尼,最喜歡的導演是卓别林。這些電影帶來的啟發,引領穆拉托娃進入蘇聯國家電影學院(VGIK)導演系,師從格拉西莫夫(Sergei Gerasimov),那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電影學院之一。25歲一畢業,才華洋溢的穆拉托娃便被黨國延攬進位於今日烏克蘭的敖德薩電影製片廠(Odessa Film Studio)工作,自此,她便定居在敖德薩這座黑海旁的小城市,終其一生捍衛著自己的電影。

查禁塵封20年:《萍水相逢》與《漫長的告別》

在蘇聯共產黨的統治下,電影產製資源牢牢掌握在黨國手中,從學院的人才培育到片廠的拍攝製作,層層控管,最終電影完成要上映前,還得經過嚴密的電影審查制度,以確保內容傳遞的是黨國要的意識形態與價值。這是蘇聯時期與所有身處威權體制下的電影導演所共同經歷的環境,那是黨國機構對創作意志與自由心靈的狹持,以粗暴的方式一筆抹去。對珍視作品的創作者而言,作品被刪減或被禁,幾乎是對人格和存在意義的侮辱與否定。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