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

我的歌不用華語創作——流行音樂從挑戰華語到放眼世界

全球化的時代,流行歌曲的語言門檻降低是必然的結果,但長期被「國語」壓制的「母語」歌曲重新回到大眾視野,背後並不只有這個原因。

阿爆以《kinakaian 母親的舌頭》剛第二度獲頒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年度專輯獎,並以〈Thank You 感謝〉拿下金曲獎年度歌曲獎。

阿爆以《kinakaian 母親的舌頭》剛第二度獲頒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年度專輯獎,並以〈Thank You 感謝〉拿下金曲獎年度歌曲獎。網上圖片

特約撰稿人 熊一蘋 發自台灣

刊登於 2020-10-06

#音樂趨勢#認識台灣#母語

【編者按】我們一直在思考,不同語言的流行音樂如今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什麼影響。今年金曲獎的入圍提名,獲獎名單,以及頒獎之後我們對賽果的討論,都說明語言與音樂的呈現因應社會而變化,不同社群對身份的認同與聽眾對這些音樂的迴響也有更多難以言盡的關係。在新千年後,臺語,客語和原住民音樂聲量愈來愈大,我們期望能夠更靠近這種變化,更真切看到這些音樂帶來的影響。端將會推出一系列的報導,訪問和評論來探討這些議題。作者在這一篇評論中,仔細梳理了不同語言以流行音樂為載體在台灣當代文化中的發展。我們期望能在這次討論中提供一些註解。

我們的小島正在內戰
因為一些古老的原因
也許是因為不同的語言
或者只是單純興趣
——八十八顆芭樂籽〈大鯨魚〉

第31屆金曲獎的入圍名單出爐時,臺語、客語和原語歌曲的表現又再一次引起討論,最大亮點不外乎以排灣語專輯入圍了八個獎項的阿爆《kinakaian 母親的舌頭》(最後獲得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年度專輯獎,並以〈Thank You〉奪下年度歌曲獎)。金曲獎被公認為華語文化圈最具指標性的流行音樂獎項,近年的討論熱度卻有一大部分集中在非華語歌曲的表現,是相當值得注意的趨勢。

相較於被定為「國語」的華語,臺語、客語和原語一向被視為較為邊緣的「方言」,即使近年逐漸改以「母語」稱呼,但非華語的歌曲總是被認為只為該語言的聽眾服務,也和幾種特定的音樂風格綁定。到了最近幾年,這樣的印象似乎變得越來越薄弱。無論臺語、客語或原語,音樂風格的表現都比過去更加多元,願意跨過語言門檻去欣賞這些歌曲的聽眾也越來越多,有些人甚至會主動學習發音、咬字,或是透過翻譯理解歌曲背後的文化和議題。

在全球化的時代,流行歌曲的語言門檻降低是必然的結果,但長期被「國語」壓制的「母語」歌曲重新回到大眾視野,背後並不只有這個原因。為了解釋這個現象的意義,必須先說明的是:對流行歌曲來說,語言只是其中一項要素,但對臺灣社會來說,語言曾經是用來劃分族群、建立統治判斷的關鍵因素。

1945年,國民政府從日本政府手中接下臺灣的統治權,首要的文化政策就是去除日本影響,讓臺灣社會盡快與大陸接軌,在日語普及率達到七成的臺灣社會,推行新的「國語」便是實現這個目標的重要手段。當時實際負責臺灣統治的陳儀就曾在一場國語運動的典禮上直接表示:「現在推行國語運動,就是要使民族團結,所以國語運動實是民族主義的運動。」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