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早報:佩洛西指特朗普鉅額個人貸款或涉外國債主,事關國家安全

2020年9月27日,特朗普出席白宮記者會。

2020年9月27日,特朗普出席白宮記者會。攝:Chris Kleponis/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20-09-29

#香港社運#戰爭#2020美國大選

佩洛西:特朗普鉅額個人債務事關國家安全

就《紐約時報》揭發總統特朗普在未來幾年逾3億美元個人債務到期,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週一表示,特朗普債權方可能來自國外,此事關乎美國國家安全。

佩洛西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採訪稱,報導顯示「這位總統似乎負債超過4億美元」,但並不清楚債權方「是誰?是不同國家嗎?用了什麼槓桿?因此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國家安全問題。」

佩洛西表示,總統是宣誓效忠並捍衞國家的總司令,公眾對其數億美元個人債務的情況具有知情權。

佩洛西還暗示特朗普債權方可能與俄羅斯有關。她表示,「問題在於普京在政治、個人、經濟等各方面對總統造成了哪些影響,才會使得他試圖破壞美國對北約的承諾,放棄在敘利亞駐軍,以及他從美國情報機構獲得俄羅斯干預美國選舉的充分信息後,卻試圖責怪烏克蘭干預美國選舉。類似事件不勝枚舉」。

事實上,佩洛西的質疑並非空穴來風。

體育記者詹姆斯·多德森(James Dodson)2017年對媒體表示,2014年他曾當面詢問特朗普的二兒子埃里克(Eric Trump)關於高爾夫球場的投資來源,因為經濟危機後美國銀行都不願投資該領域。埃里克回答稱:「我們不依賴美國銀行,我們可以從俄羅斯獲得所有資金需求」。

科恩:特朗普「最怕」税表公開

特朗普的前私人律師科恩(Michael Cohen)週一也對 NBC 表示,特朗普有超過4.2億美元未償還貸款。科恩提醒,除了要關注特朗普的債權人是誰,也要關注他將如何償還這些貸款。

科恩接受雅虎新聞採訪又稱,令特朗普「最恐懼」的就是他的税表,他很怕最後落得「鉅額税收、欺詐處罰、罰款,甚至可能税務詐騙的下場」。

科恩還稱,對特朗普的税務紀錄了解越多,「就越能看清他的腐敗和犯罪有多深」,這就是他奮力掩蓋税務紀錄的原因。

《紐約時報》:特朗普税表顯示其長年虧損

《紐約時報》週日發布獨家報導,稱已獲得特朗普税務申報紀錄顯示,特朗普在當選總統的2016年和2017年,每年只繳納了750美元聯邦所得税。在過去15年中,特朗普有10年沒有繳納任何所得税,主要因為他報告的虧損比收入還要高得多。

報導還指,特朗普長期向公眾兜售成功商人形象,財務紀錄卻顯示其名下業務長期虧損。同時,美國國税局關於他退税申請的不利判決可能造成他逾1億美元損失,他名下逾3億美元個人貸款也將在四年內到期。

特朗普:付過數百萬美元税金,債務忽略不計

特朗普週一發推回應《紐約時報》報導,繼續指責報導是「假新聞」,稱他已付過「好幾百萬美元税金」,並且和所有人一樣折算抵税,而他的資產規模遠大於負債。

特朗普沒有就其說法給出繳税證據,也未承諾在11月3日總統大選之前公布個人財務報表。

特朗普集團的律師艾倫·加藤(Alan Garten)週一也向《華盛頓郵報》發表聲明,稱特朗普在過去10年繳納了數千萬美元所得税,並指責《紐約時報》報導是「假新聞」。

不過,2016年總統大選辯論時,特朗普同樣遭指責利用避税手段長期未繳納聯邦個人所得税,特朗普現場回應稱「這說明我很聰明」

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軍事衝突持續

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在納卡地區軍事衝突週一進入第二天。亞美尼亞官方表示,已有至少80名士兵死亡,逾200人受傷。阿塞拜疆官方稱,衝突造成至少六名平民死亡。雙方均表示,正在進行更大規模軍事動員。

這是兩國自2016年以來爆發的最大規模軍事衝突,2016年衝突造成至少200人死亡。

納卡地區位處阿塞拜疆西南部,原為該國一個自治州,但絕大多數人口為信奉基督教的亞美尼亞裔人。1988年,納卡地區亞美尼亞裔人要求脱離阿塞拜疆,併入亞美尼亞。阿塞拜疆自那年起已無法對納卡行使政權。

1991年蘇聯解體前,納卡舉行公投,結果99.89%投票者支持獨立,自治州於是宣稱脱離阿塞拜疆,成為「納卡共和國」。

納卡公投、獨立等舉動觸發了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為爭奪該區主權的「納卡戰爭」,約3年間造成至少3萬人死亡

1992年,歐洲安全及合作議會(CSCE,今已改組成歐洲安全及合作組織,OSCE)倡議成立明斯克小組(Minsk Group),由法國、俄羅斯及美國擔任聯席主席,主導促進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停戰。及至1994年,雙方在國際社會斡旋下達成停火協議,但一直未簽署永久和平條約。

國際社會目前普遍承認納卡為阿塞拜疆的一部分,但納卡地區仍維持自治州時期約定的「國界」,並採取總統制,以總理為政府首腦,也擁有獨立國會。亞美尼亞政府亦持續對納卡給予軍事及經濟支援。

今年7月,兩國邊境再發衝突,造成至少16人死亡,還引發了阿塞拜疆首都巴庫多年來最大規模的示威遊行,示威者呼籲奪回納卡。

民陣就警方反對十一遊行上訴被駁回

香港民陣就警方反對十一遊行提出上訴,遭遊行上訴委員會駁回。委員會表示,民陣未能證明確保足夠防疫措施。

民陣方面表示,遊行是受《基本法》保障的人權,民陣願意配合警方意見,加強遊行的防疫措施。

警方則表示,遊行不屬於限聚令訂明的豁免群組聚集;加上疫情持續,相信舉辦遊行會增加社區爆發的風險。

港島總區警司(行動)張志偉呼籲市民不要參與任何未經批准的集結,並稱警方當日「會部署足夠的警力,我們絕對不會容許任何犯法行為」。

香港電台節目顧問團要求港府停止干預人事

香港電台節目顧問團29名成員昨日發表聯名公開信,就該台員工利君雅遭重啟調查及延長試用期,要求香港政府停止干預該台人事安排。香港電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亦質疑此事件屬政治打壓。

公開信表示,利君雅曾在記者會上質問特首林鄭月娥和警方,因而被建制派圍攻投訴;如今香港電台決定重啟對其投訴的調查,並延長試用期120日,這種情況非常罕見,等同要求其自動請辭。

公開信又指,這種逼走前線記者的做法會帶來寒蟬效應。他們擔心香港電台員工升遷會受到商經局政治壓力影響,亦憂慮香港電台對員工秋後算賬,使新聞工作者處理敏感議題時面對更嚴重干預。

他們要求商經局局長邱騰華公開交代是否曾指示香港電台重啟調查,並要求停止對香港電台節目製作和人事安排作政治干預和打壓。

邱騰華表示,公務員人事安排已有既定機制處理及監察,由部門自行處理,因此他不方便發表評論。

香港電台顧問委員會主席林大輝也表示不評論事件,稱個別員工的人事安排不屬於顧委會的工作範疇。

阿列克謝耶維奇離開白羅斯,赴德國就醫

白羅斯反對派、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列克謝耶維奇(Svetlana Alexievich)已離開白羅斯,前往德國就醫。

其助手塔蒂亞娜(Tatiana Tyurina)證實消息時表示,阿列克謝耶維奇此行出於醫療和工作原因,與國內政治運動無關。

她還表示,阿列克謝耶維奇未來還將回國,「當然這也要看當局是否允許」。

白羅斯國民抗議活動已將近兩個月。抗議者質疑政府選舉舞弊,要求總統盧卡申科下台。盧卡申科則拒絕放棄權力,並派警察鎮壓抗議者。上週日抗議活動中再有數十人被捕。

Uber 在倫敦又獲得18個月運營許可

倫敦地方法院週一支持 Uber 上訴要求,授予 Uber 在倫敦繼續運營18個月許可。

經過三天聽證會討論,法官認為 Uber 儘管有不良歷史紀錄,但公司加強審查流程及預防欺詐等措施後,在行業中居領先位置;有充分證據顯示,Uber 對公共安全不再構成威脅。

倫敦出租車協會形容判決對倫敦是一場「災難」。倫敦市長薩迪克·汗(Sadiq Khan)表示,倫敦交通局會繼續密切監督 Uber,「如果該公司未能達到保護乘客所需的嚴格標準,我們將毫不猶豫地採取迅速行動」。

此案源於2017年倫敦交通局拒絕對 Uber 續牌,指 Uber 在倫敦存在「故障模式」(pattern of failures),包括有數次違規或不符合要求的駕駛者仍能註冊新的 Uber 帳戶並載客,這會對乘客安全造成威脅。Uber 隨後持續上訴,至今已三次獲得延期許可。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