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當台灣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從陸生經驗反思兩岸間的互相「怨恨」

部分旅台陸生與台灣社會的心理隔閡,不僅體現在雙方對彼此缺乏理解式的同情,同時還包括日常生活中強烈的復仇意識和報復衝動。

2020年1月7日,台北中正紀念堂。

2020年1月7日,台北中正紀念堂。攝:Carl Court/Getty Images

張可

刊登於 2020-09-15

#張可#陸生#台灣#評論#兩岸關係四十年

【編者按】在新冷戰局勢成形、台海局勢日益緊張的此刻,端傳媒推出「新冷戰下的兩岸關係」系列專題,回顧兩岸停火四十年來的重要政治、經濟與文化事件。以「陸生十年」為主題,我們此前已推出深度報導〈我們的青春,到不了台灣〉,以及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汪宏倫關於陸生研究的專訪。今日的文章以基於深度訪談的最新陸生研究為基礎,探討旅臺陸生政治觀念認同的變化、國族情感與意義建構等問題。

空間與心理「鐵幕」之下的怨恨之情(註一)

引言:「怨恨」是有明確前因後果的心靈自我毒害。這種毒害有一種持久的心態,它是因強抑某種情感波動和情緒波動,使其不得發洩而產生的情感;這種「強抑」的隱忍力,通過系統訓練而成。這種自我毒害產生出某些持久的情態,形成確定樣式的價值錯覺和與此錯覺相應的價值判斷。其中所涉及的情感波動和激動情緒包括:報復感和報復衝動、仇恨、惡意、羨慕、忌妒、陰毒。 (Max Scheler,2014,第四頁)

2020庚子年,世界註定難以平靜,對於正在台灣唸書的大陸學生而言,也註定難逃這場疫情的旋渦。正是在疫情之下,過去看似暢通的兩岸交通往來,一夕間成為一道天塹,同時也最終成為壓垮陸生政策的最後一根稻草。而除了地理上的阻隔,另一種心理上的隔閡,卻也伴隨著疫情意外的被放大了。

這種心理隔閡,從湖北台商返鄉所引發的爭議開始,漸漸的在新聞媒體和論壇中蔓延擴散。很快,疫情輿論的矛頭便從台商轉向陸配,恐懼的氣氛中夾雜著怨恨的情緒。不僅如此,在一系列假新聞的助推之下,更加點燃了台灣人的怒火,除了加深本已深具隔閡的心理,還激起了嘲諷和揶揄之情(註:此文成稿於今年初,當時兩岸正為台商和陸配是否返台大打口水仗,其中一些從言論性本「惡」的角度,將台商和陸配返台視為大陸政府有意而為之的「生化武器」。台灣的政治新聞和熱點更新迭代極快,也更容易健忘,如今再重新審視這一段,或許更值得玩味)。作為一名旅台八年的大陸學生,和許多陸生一樣,我深切的感受到兩岸民間正漸行漸遠。這種從認識論到價值觀的分道揚鑣,不僅體現在雙方對彼此缺乏理解式的同情,同時還表現在日常生活實作中,雙方強烈的復仇意識和報復衝動,其中就包括了旅台陸生。

作為兩岸互動的重要群體之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陸生旅台經驗的敘事,較多是以一種「受霸凌者」的形象出現在媒體的筆觸之下,而這種「受害的經驗」雖然並非虛言,但是卻存在兩個方面的局限。首先,它仍舊是從自我的生命經驗出發,來理解自身所收到的傷害。可是這種傷害的發生,是雙方互動的結果,換言之,僅僅憑藉受傷害的敘事,並不能幫我們完全釐清其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其次,人們選擇如何詮釋自己的生命經驗,與其國族認同密切相關,從這個角度來說,陸生國族認同越是強烈,對旅台經驗所遭受傷害的敏感程度就越高,也更容易感受到傷害,由此所帶來的報復心態也就愈發強烈。

面對兩岸民間日漸減少的共同語言,以及日益熾烈的報復心態,我們是否有什麼辦法緩解這樣的趨勢,避免未來可能出現的全面性衝突,筆者在此以一些陸生群體的旅台經驗為例「反求諸己」,對涉及兩岸民間交往中的核心——「族群認同」問題進行審視,來理解造成兩岸民間心理「鐵幕」的原因,以及從自身角度出發,如何來拆解自己內心的鐵幕。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