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 × 華爾街日報廣場

為迎合中國市場,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有多拼?

受疫情影響,在全球大部分地區,華特迪士尼公司可能會通過其流媒體服務推出耗資2億美元的真人翻拍版電影《花木蘭》。不過,迪士尼仍有機會在製作這部電影時就重點瞄準的中國市場取得巨大票房成功。

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電影劇照。

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電影劇照。網上圖片

華爾街日報記者 R.T. Watson

刊登於 2020-09-04

#端 x 華爾街日報

本文原刊於《華爾街日報》,端傳媒獲授權轉載。目前,《華爾街日報》中文版全部內容僅向付費會員開放,我們強烈推薦您購買/升級成為「端傳媒尊享會員」,以低於原價 70% 的價格,暢讀端傳媒和《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受疫情影響,在全球大部分地區,華特迪士尼公司(Walt Disney Company, DIS)可能會通過其流媒體服務推出耗資2億美元的真人翻拍版電影《花木蘭》(Mulan)。不過,迪士尼仍有機會在製作這部電影時就重點瞄準的中國市場取得巨大票房成功。

《花木蘭》在中國影院的上映符合迪士尼的一項廣泛努力,即迎合中國消費者,吸引他們光顧該公司的商店及其在上海和香港的主題公園。中國的影院已於7月底重新開放。

此前1998年的動畫版《花木蘭》在中國票房不佳。為避免再次失利,迪士尼做出了很多努力,以確保這一有著數百年歷史民間故事的最新改編版能與中國觀眾產生共鳴。迪士尼曾將該片的發布推遲一年多,以等待管理層選中的一位女演員空出檔期來領銜主演,同時該公司還與中國政府密切合作,努力呈現一個符合中國價值觀的主角和故事情節。

但由於疫情影響了觀影,評估這部電影的商業成功變得困難。雖然中國觀眾已經開始重返影院,但美國觀眾將只能在網上觀看《花木蘭》。單憑票房收入可能難以評判迪士尼在《花木蘭》上傾注的多年努力是否得到了回報。

最初,華特迪士尼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找到合適的明星來飾演女扮男裝、代替年邁父親從軍的花木蘭。製作人從2016年底開始選角,來自六大洲的1000多名女演員參加了試鏡。他們最終選定了現年33歲、在中國家喻戶曉的美籍華裔明星劉亦菲。1998年上映的動畫電影《花木蘭》在中國得到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有了劉亦菲,華特迪士尼就有了更大的勝算。

等待日程繁忙的劉亦菲空出檔期,意味著放棄在2018年底之前上映真人翻拍版《花木蘭》的計劃。疫情導致世界各地的影院關閉後,迪士尼取消了3月份在全球上映該片的計劃。近幾個月來,迪士尼已三度重新安排這部電影的首映時間。迪士尼8月份曾表示將放棄在美國等許多市場的院線上映該片。在美國,從9月4日開始,《花木蘭》將只對 Disney+ 的訂閱者開放,訂戶在每月6.99美元訂閱費基礎上額外支付約30美元即可觀看。

迪士尼首席執行官包正博(Bob Chapek)在8月份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告訴分析師,該公司的研究表明,在線發行《花木蘭》將對用戶訂閱 Disney+ 起到相當大的促進作用。Disney+ 這一流媒體服務尚未在中國推出。

2020年3月13日,電影「花木蘭」在加州的一個戶外廣告。
2020年3月13日,電影「花木蘭」在加州的一個戶外廣告。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迪士尼起初打算請一位中國女導演拍《花木蘭》,但當時出現了另一位領先的競爭者:新西蘭導演妮基·卡羅(Niki Caro)。卡羅明白執導此片的重要意義。她在 YouTube 上的一段採訪中說,中國的孩子們都學過《木蘭辭》(Ballad of Mulan)。她表示,在一個新的時代以一種新的方式把她展現出來,這是很大的榮幸,是一件令人振奮的事情,也是一種巨大的責任。

與近年的《海洋奇緣》(Moana)和《尋夢環遊記》(Coco)等影片一樣,迪士尼希望出品一部在文化上很地道的電影。與艾迪·墨菲(Eddie Murphy)等西方影星參與的1998年動畫版《花木蘭》不同,新版《花木蘭》的演員陣容以華裔演員為主,其中包括李連傑(Jet Li)、甄子丹(Donnie Yen)和鞏俐等影星。

翻拍《花木蘭》的許多工作早在開機前就已開始。參與制作的人士稱,為指導這部影片的拍攝,製作團隊對中國歷史進行了數月的研究。為避免爭議並保證能在中國上映,在諮詢中國的顧問的同時,迪士尼還請中國相關部門過目了劇本。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電影主管部門給出的意見包括不要聚焦某一特定朝代等。

1998年,中國政府最初禁止迪士尼在中國發行動畫版《花木蘭》,此舉是對該公司前一年發行電影《達賴的一生》(Kundun)的報復。《達賴的一生》講述的是中國佔領西藏的故事。幾個月之後,中國允許動畫版《花木蘭》在影院上映,但該片票房表現慘淡,即便以當時中國規模較小的電影市場的標準來看也是如此。當時該片的盜版已充斥街頭,政府允許的上映時間不利也可能是導致該片票房不佳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一些中國觀眾拒絕迪士尼這版動畫故事,因為相較於重視家庭觀念等中國人看重的理念而言,這部電影更多地倡導了自我蛻變等西方價值觀。1998年版《花木蘭》的聯合導演巴裡·庫克(Barry Cook)稱,他的團隊希望講述「一個有關一名個人的故事,無關性別。」根據學者和其他專家的說法,這種做法似乎從根本上不符合這個民間故事的精神。伊利諾伊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英語系教授 Lan Dong 說,這部民間敘事詩本身是強調了木蘭的孝順。這是一種儒家思想。Dong 撰寫了一本有關花木蘭在中國和美國影響的書。Dong 表示,迪士尼最初版本《花木蘭》的中心思想改變了,因為那部片子主要強調了主人公努力尋找自我的過程。

新版《花木蘭》電影強調家庭和社區價值觀。與此同時,該片也迎合了當代社會對性別的敏感。在迪士尼1998年出品的動畫版《花木蘭》中,花木蘭的戰友們意外發現花木蘭是一名女性,而在此次真人版的《花木蘭》電影中,女主角自己決定何時披露、以什麼樣的方式披露自己的身份,由此來展現女性的魄力。

一名知情人士透露,一批觀看試映的中國觀眾也對這部電影產生了影響,他們反對花木蘭和她的愛人激吻的畫面,隨後迪士尼刪掉了這個鏡頭。

一些影迷多年來一直在期待真人版《花木蘭》搬上大銀幕,他們中的許多人為這部電影終於能上映而歡喜若狂。在美國,這部電影將繞開電影院直接在流媒體平台上首映,目前尚不清楚這樣的上映方式是否會帶來美滿的結局。

「關於這部電影的話題是這種:『嗯,這部電影的經濟意義是什麼?它對疫情的狀況有何看法?』」一名密切參與該片製作的人士擔心地說道,「我們可沒有製作那樣的電影。」

英文原文:How Disney Enlisted ‘Mulan,’ a $200 Million Folktale, to Court China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