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晚報:人類學家格雷伯逝世,曾佔領華爾街、參與創作口號「我們是那99%」

美國著名人類學家格雷伯(David Graeber)於當地週三(2日)逝世,終年59歲。

美國著名人類學家格雷伯(David Graeber)於當地週三(2日)逝世,終年59歲。攝:Pier Marco Tacca / 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20-09-04

#資本主義#新疆

人類學家格雷伯逝世,生前號召佔領華爾街、參與創作口號「我們是那99%」

美國著名人類學家格雷伯(David Graeber)於當地週三(2日)逝世,終年59歲。格雷伯為「佔領華爾街」運動的代表人物,他參與創作的口號「We are the 99%.(編譯:我們就是那99%的人。)」近十數年廣泛流傳。

格雷伯的妻子 Nika Dubrovsky 在 Twitter 發文,確認丈夫日前在威尼斯一間醫院逝世,讚頌亡夫是世界上最好的人。

Nika Dubrovsky 沒有交代格雷伯的死因。據 CNN 引述威尼斯醫院消息,格雷伯日前突然感到不適,由家人召喚救護車送院。

在格雷伯生前任職的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系,系主任比爾(Laura Bear)發表聲明,讚揚格雷伯是極具影響力的人類學家、政治運動家及公共知識份子,他所留下的著作將繼續啟發後代。

著名馬克思主義經濟地理學家大衛哈維(David Harvey)也在 Twitter 悼念格雷伯,並貼出當年「佔領華爾街」運動過後不久,他與格雷伯一場研討會的錄影片段

格雷伯在1961年生於紐約一個藍領階級家庭,早年有翻譯馬雅文字的興趣,因而接觸人類學。格雷伯於1984年在紐約州立大學帕切斯分校取得人類學學位,隨後在芝加哥大學完成碩士課程,期間取得獎學金支助遠赴馬達加斯加從事民族誌研究,至1996年取得博士頭銜。

格雷伯隨後在耶魯大學擔任教授,但校方於2004年決定不予續約;消息當年一度引起爭議,外界質疑耶魯大學的決定源於格雷伯的無政府主義傾向。2007年至2013年間,格雷伯在倫敦大學金匠學院擔任教授,隨後轉往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任教。

2000年,格雷伯參與了「佔領華爾街」運動的籌備會議,自此從理論及實踐上成為該場運動的代表人物。2011年9月,「佔領華爾街」運動在紐約華爾街金融區的祖科蒂公園(Zuccotti Park)爆發,隨後蔓延全球多個城市,參與者抗議經濟、資本、社會資源及機會等的嚴重傾斜。

其中,運動參與者廣泛使用口號「We are the 99%」,凸顯全球最富有1%人口所累積的財富與其餘99%人口的相約。外界一度認為這句口號由格雷伯所創作,但他曾對傳媒澄清:「我的確最先建議參與者自稱『99%』,隨後有兩位西班牙『憤怒運動者』及一位希臘無政府主義者提議加上『we』,再有一位反戰老兵在中間加上『are』。」

2011年,格雷伯發表著作《債的歷史》(Debt: The First 5000 Years),從以物易物、聯姻、奴隸交易、法律、宗教、戰爭、政府,以至現代的銀行服務、信用卡等機制,重述人類社會的債務關係歷史。至2018年,格雷伯發表著作《Bullshit Jobs: A Theory》(編譯:論狗屁工作),批判教育將個人自我價值實踐與工作掛鈎,令資本主義體制內的「狗屁工作」在全球不斷擴張,形成一種大眾精神暴力

貝魯特港口倉庫爆炸發生一個月,一處瓦礫之下懷疑有兒童生還跡象

黎巴嫩貝魯特港口倉庫爆炸發生一個月,來自智利的搜救隊於當地週四(3日)發現在一處瓦礫之下有生命跡象,懷疑為一名兒童。據半島電視台報導,搜救人員仍在挖掘該處瓦礫,期望能找出生還者。

半島電視台引述智利搜救隊 TOPOS 成員表示,搜救人員於週四用儀器探測期間,發現一座倒塌建築原來地面一層的瓦礫之下有脈搏、呼吸跡象及懷疑人體熱量,搜救人員推斷生命跡象來自一名兒童。另外,搜救人員在該處附近搜出一具屍體。

消息傳出後,大批民眾前往該處期待目擊奇蹟誕生,有民眾自發加入徒手挖掘。據報導,搜救組織分成七組進行挖掘及搜索,惟搜救工作至當地入夜後暫時停止。

黎巴嫩貝魯特港口倉庫於上月4日發生大爆炸,至今造成191人死亡、逾6000人受傷。事件觸發黎巴嫩民眾上街抗議政府行政失效,連帶表達對社會經濟問題的不滿,促使黎巴嫩總統奧恩(Michel Aoun)徹換總理。

聯合國人權專家向中國發出聯署信,要求解釋《港區國安法》如何不違國際公約

聯合國七名人權專家向中國政府發出聯署信,批評《港區國安法》侵犯港人的基本權利,而且有違反《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之嫌,促請中方作出解釋。

路透社報導,聯合國保護人權特別報告員 Fionnuala Ni Aolain 聯同聯合國另外六名人權專家,於當地週三(2日)向中國政府發出一封長達14頁的聯署信,並在48小時後將信件公開上載至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的網頁。

聯合國人權專家在聯署信中對《港區國安法》作出詳細的法律闡析,指出該部法律容許懲處任何中國所認為的顛覆、分裂主義、恐怖主義或勾結外國勢力行為,且最高刑罰為終身監禁,而中港官員聲稱該部法律對確保香港穩定和繁榮非常關鍵。

然而,人權專家質疑《港區國安法》不符國際法下中國應該承擔的法律義務,並且關注對法律關鍵條文有欠精準、法律侵犯某些基本權利等問題。專家強調,國家安全法例不應用作約束或限制受保障的基本自由,包括表達意見、和平集會等權利。

人權專家憂慮在《港區國安法》之下,香港維權人士發起的許多合法活動均會被視為非法。專家促請中方解釋如何執行該部法律的「域外管轄權」,以確保法律符合中方已經簽署的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同時,專家要求中國及香港政府任命一個完全獨立的審查機構,以審核法律是否符合國際人權義務。

一名維吾爾族醫生向英國 ITV 告解,指中國政府強迫維族婦女墮胎、絕育、切除子宮

英國獨立電視網(ITV)發表對一名維吾爾族醫生的專訪,披露中國政府在新疆實行人口控制政策,包括強迫維族婦女避孕、墮胎、絕育,甚至接受切除子宮。

據 ITV 報導,受訪的維族醫生目前任職於土耳其伊斯坦堡的一間美容院,專訪就在該所美容院進行。

該名醫生透露,她在中國的大部份職業生涯受僱於中國政府,主要參與官方所謂的人口控制計劃,以穩定維族人口的增長。該名醫生自稱曾經參與至少500到600次手術,手術對象為其他維族婦女,手術包括強迫避孕、墮胎、絕育、切除子宮等。醫生提到,她有最少一次將仍在活動的初生嬰兒投入垃圾堆中棄置的經歷。

該名醫生坦言,當時堅信自己只是在執行職務,因此沒有愧疚。如今,她到過去行為感到後悔,同時明白披露事件的重要,並且希望彌補過去的錯誤。

ITV 報導提到,目前有約五萬名逃離中國的維吾爾族人在土耳其定居,當中不少維族婦女並不知道自己在中國期間曾被施行手術,至今需要長期接受治療,而接受專訪的這位醫生目前正積極為這些婦女提供支援。

ITV 指出目前無法證實該名醫生的證詞,但她的說法與國際調查及研究所得相符。報導引述中國政府官方文件指出,當中國全國平均生育率僅下跌四個百分點,中國一些維族聚居地的生育率卻同期大幅下跌六成。

特朗普被指曾多次出言侮辱美軍陣亡將士,特朗普否認

美聯社引述一份報告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曾經多次針對美軍陣亡將士發表侮辱言論,包括於2018年原定到訪法國埃納—馬恩公墓之前,咒罵殉職士兵為「losers(失敗者)」和「suckers」。

美聯社指出,雜誌《大西洋》(The Atlantic)最先披露有關特朗普對陣亡將士不敬的指控,而國防部一名知情官員及海軍陸戰隊一名高級官員分別對美聯社證實部份指控,包括確認特朗普原定到訪埃納—馬恩公墓之前曾經出言侮辱美軍亡魂。

該名國防部官員透露,特朗普於2018年11月10日早上聽取每日簡報後,出席有關當日行程的會議,期間懇求取消探訪巴黎近郊埃納—馬恩公墓的行程,言談間發表上述侮辱言論。

官員憶述,事發當日有雨,國家安全會議(NSC)及特勤局(USSS)認為按原定計劃乘坐直昇機前往公墓會有風險,因此建議乘車前往。然而,特朗普回應指自己不願意到訪公墓,因為公墓葬滿了「失敗者」。特朗普當日最終沒有探訪公墓,白宮對外宣稱是因惡劣天氣而取消行程。

《大西洋》引述消息披露另一段談話內容,指出特朗普曾經形容葬於公墓的約1800名一戰「貝勒森林戰役」(battle of Belleau Wood)陣亡士兵為「suckers」。

特朗普於當地週四(3日)發出回應,批評報導內容「完全錯誤」。他結束賓夕凡尼亞州拉票活動返回華盛頓期間會見傳媒,再度重申報導不實:「我願意發誓,我從來沒有對我們的『殞落英雄』說過那樣的話。沒有人比我更尊敬他們。沒有動物、沒有任何人......有哪種禽獸會說出那樣的話?」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Joe Biden)表示,假如《大西洋》提及的指控屬實,則再次印證他本人和特朗普對美國總統職位的不同理解。拜登強調使命、榮譽和國家是驅動美國軍人的價值,重申他會永遠擔當美國軍人的後盾,也會以他們的不幸犧牲為榮。美聯社報導提到,拜登的已故長子博拜登(Beau Biden)曾於美軍服役,期間參與伊拉克戰爭。

《盧旺達飯店》現實主角魯塞薩巴吉納被捕,面臨恐怖主義相關罪名指控

1990年代「盧旺達種族大屠殺」期間拯救逾千人的魯塞薩巴吉納(Paul Rusesabagina)日前被捕,隨後被盧旺達當局控以恐怖主義相關罪名,引起國際社會關注。

魯塞薩巴吉納於上世紀「盧旺達種族大屠殺」期間在一間酒店擔任經理,先後協助拯救逾千名圖西族及胡圖族難民,救人事迹後來被拍成電影《盧旺達飯店》(Hotel Rwanda)。

大屠殺過後,魯塞薩巴吉納流亡海外逾廿年,期間主要定居於比利時、美國等地,並已取得歐盟公民及美國「綠卡」身份。近年,魯塞薩巴吉納經常公開批評盧旺達總統卡加梅(Paul Kagame)是獨裁者,因而被盧旺達當局視為反政府異見人士。

至近日,魯塞薩巴吉納突然現身於盧旺達首都基加利,並且已被鎖上手扣押解到法院。盧旺達調查人員聲稱透過國際合作成功逮捕魯塞薩巴吉納,當局則指他涉及恐怖主義相關罪行。

CNN 引述阿聯酋當局公佈,魯塞薩巴吉納於當地上週五凌晨(8月28日)自杜拜乘坐私人飛機飛往盧旺達。阿聯酋當局沒有透露魯塞薩巴吉納因何前往阿聯酋、以及因何轉往盧旺達,僅指出他循合法途徑入境及離境阿聯酋,並且強調阿聯酋與他後來被捕一事無關。

有盧旺達異見人士透露,魯塞薩巴吉納一直被盧旺達當局以間諜軟件監控追蹤,最終被當局「綁架」返國。另有人權組織指出,近期發生至少13宗盧旺達流亡海外人士遭到暗殺、綁架和襲擊的事件,批評盧旺達政府打壓異己。

英超宣佈終止與中國 PPTV 的轉播協議,英媒指 PPTV 拖欠1.6億英鎊轉播費用

英格蘭超級足球聯賽賽會於當地週四(3日)發表聲明,證實已經終止與中國流動媒體服務商 PPTV 的轉播協議。賽會沒有解釋終止協議的理由,而且表明現階段不會作出評論。

英國《每日郵報》引述消息報導,PPTV 至今年3月已經拖欠英超賽會近六個月的轉播費用,金額達到1.6億英鎊,迫使賽會決定終止合約。

然而據 PPTV 隨後發表的聲明,公司與英超賽會就版權價值存在分歧,目前仍然未能達成協議;雖然 PPTV 已經依照協議向英超賽會超額預付版權周期費用,但 PPTV 仍將終止與英超賽會的合作。

PPTV 的聲明提到「(2019 冠狀病毒)全球疫情帶來了許多挑戰,在版權談判中更為凸顯」。有傳媒引述消息指出,PPTV 以疫情打擊為由向英超賽會提出轉播費用減價,但遭英超賽會拒絕。

PPTV 於2016年與英超賽會簽訂合約,以5.64億英鎊取得2019年度至2021年度、合共三個球季的中國播映權。至今雙方終止協議,意味這份英超歷來最大規模的海外播映權合約只能完成不到三分之一。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