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 × 華爾街日報廣場

美中關係如此緊張,中國初創公司為何仍熱衷赴美IPO?

今年已有20多家中資公司在納斯達克或紐交所上市,籌資總額達到40億美元。雖然美中兩大經濟體之間的政治、貿易和監管摩擦不斷加劇,但美國首次公開募股市場仍然像磁石一樣吸引著中國科技企業。

紐約時代廣場的納斯達克廣告版。

紐約時代廣場的納斯達克廣告版。攝:Joel Kowsky/NASA via Getty Images

華爾街日報記者 Jing Yang

刊登於 2020-08-18

#端 x 華爾街日報

本文原刊於《華爾街日報》,端傳媒獲授權轉載。目前,《華爾街日報》中文版全部內容僅向付費會員開放,我們強烈推薦您購買/升級成為「端傳媒尊享會員」,以低於原價 70% 的價格,暢讀端傳媒和《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雖然美中兩大經濟體之間的政治、貿易和監管摩擦不斷加劇,但美國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仍然像磁石一樣吸引著中國科技企業。

Dealogic數據顯示,今年已有20多家中資公司在納斯達克或紐交所上市,籌資總額達到40億美元。其中大多數是軟體或電動車等高科技行業的公司。這個融資規模已經超過了2019年全年25家中資公司在美國IPO市場籌集的35億美元。

周四,一家中資在線房地產經紀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籌資約21億美元,此前IPO定價超過了指導區間的上限。這將進一步增加今年中資公司赴美上市籌資總額的統計數字。貝殼找房(KE Holdings Inc., BEKE)的IPO是2018年以來中資公司在美國最大的上市交易,對貝殼找房的估值將超過225億美元。承銷這樁交易的銀行擁有日後增售15%股份的選擇權。貝殼找房令人矚目的投資者包括軟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oftBank Group Corp., 9984.TO)。

該股上市首日大漲,漲幅達87%。

會計師事務所Marcum Bernstein & Pinchuk LLP的客戶包括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該事務所聯席主席伯恩斯坦(Drew Bernstein)稱,美國市場仍是「黃金標準」。伯恩斯坦稱,如果說周五美國上市規則以某種方式被改變,且關閉上市大門,很可能周四還會有中國企業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

目前美中緊張局勢達到多年來未曾有過的高度。兩國一直在貿易、技術和外交問題上爭執不休。特朗普政府最近建議,已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必須在2022年之前遵守美國的審計要求,否則將迫使這些公司退市。美國參議院今年早些時候也通過了一項內容類似的法案,但在簽署成為法律之前,還需在眾議院獲得通過。

儘管如此,紐約梅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Bank of New York Mellon Co.)的一項中國企業美國存托憑證指數年初迄今已累計漲18%,高於標普500指數同期4.4%的漲幅。

投資銀行家和其他顧問表示,中國公司依舊紛紛排隊等待赴美上市,而且在從美國以及其他國際投資者手中籌集資金方面大體上一直頗為成功。他們表示,在這個全球最大、最活躍、最具深度的資本市場上市,會為公司帶來更大國際知名度和更為多元化的投資者群體。此外,中國公司股票在美國掛牌上市首日大多實現了大幅上漲。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除日本外的亞洲融資部門主管阿斯(Aaron Arth)說,毫無疑問,人們對於地緣政治和監管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抱有警惕。但他說,現階段尚未發生變化,興趣或需求還未受到抑制。

瑞銀集團(UBS Group, UBS)股票資本市場部亞洲區主管黃培皓表示,對許多公司來說,短期的資本需求壓過了長期風險。

她說,雖然目前仍很難評估相關退市風險,但很多公司確實有短期融資需求,這些公司希望以最有效的方式和合意的估值做到這一點。

市場人士說,最近中國咖啡連鎖店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 Inc. , LK)爆出的會計醜聞基本並沒有嚇跑美國和其他國際投資者,他們仍熱衷於投資增長潛力強勁的中國公司。受醜聞影響,瑞幸咖啡股價暴跌,距2019年5月首次公開募股(IPO)過去不到一年。

五年前成立的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理想汽車(Li Auto Inc., LI)今年7月下旬在納斯達克IPO中籌得11億美元,由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瑞銀(UBS)和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旗下部門負責承銷。

理想汽車的股票價格當時定在發行指導價區間的高端,上市首日大幅上漲。該公司目前市值為131億美元。

明勢資本(Future Capital Discovery Fund)創始合夥人黃明明說,中國擁有一批在全球範圍內增長速度最快的初創企業,對跨國投資者而言,這些企業自身的潛力極具吸引力。明勢資本是理想汽車最早的外部投資人。

黃明明說,理想汽車在美國上市使其與特斯拉(Tesla Inc., TSLA)和總部位於上海的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Nio Inc., NIO)等其他電動汽車製造商更具可比性。今年蔚來汽車也出現了與特斯拉類似的大漲。特斯拉的另一家中國競爭對手小鵬汽車(Xpeng Motors)上周也申請赴美IPO。

不過,今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些中國公司股票發售交易發生在香港和上海,包括京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JD.com, Inc., 9618.HK, JD, 簡稱:京東集團)和網易公司(Netease Inc., 9999.HK, NTES)的二次上市,以及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Co., 0981.HK, 簡稱﹕中芯國際)的上市。中芯國際早些時候從紐交所退市。

中國金融科技和支付巨頭螞蟻集團(Ant Group Co.)也正為在香港和上海兩地上市做準備,該公司估值由此可能超過2,000億美元。《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此前報導稱,螞蟻集團沒有考慮赴美IPO,儘管其關聯公司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9988.HK, BABA, 簡稱: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

中國公司在美國股市上並非總能順風順水。近年來,許多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也已被私有化,這種私有化通常由公司管理團隊與外部投資者聯手進行,有時是為了回歸中國資本市場,從更熱情的投資者群體那裡獲得更高的估值。

高盛的阿斯說,不過對於許多處於成長階段、需要繼續融資的公司來說,美國仍然是「最容易融資的市場」。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