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 × 華爾街日報廣場

火星探測待發,中美太空爭霸

短短數日間隔,中美兩大對手預備相繼發射火星探測任務,中國力圖在太空探索領域挑戰美國。

2020年7月23日中國海南省,載有天問一號的長征五號火箭從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

2020年7月23日中國海南省,載有天問一號的長征五號火箭從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攝:Roman Balandin\TASS via Getty Images

華爾街日報記者 Trefor Moss

刊登於 2020-07-23

#端 x 華爾街日報

本文原刊於《華爾街日報》,端傳媒獲授權轉載。目前,《華爾街日報》中文版全部內容僅向付費會員開放,我們強烈推薦您購買/升級成為「端傳媒尊享會員」,以低於原價 70% 的價格,暢讀端傳媒和《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本月,中美之間的競爭將上升到太空層面,兩國分別預備在數日內發射航天器進行火星探測。

和美國競相發射火星探測任務,是中國預備挑戰太空探索的最新信號,近幾十年來,美國一直在這一領域保持著優勢。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將於本周發射,確切日期尚未最終公布,這段去往火星的旅程將耗時七個月。在火星探測車降落火星表面進行科學實驗之前,探測器將繞著這顆紅色行星運轉兩到三個月。

美國的探測任務將於7月30日發射,毅力號(Perseverance)火星探測車將登陸火星,同時還將部署機智號(Ingenuity)火星直升機,這是首架能在另外一個星球上飛行的飛機。

中國官員將太空探索定義為國家間競爭,有時還會將太空征服計劃和中國在地球上的領土爭端作類比。

「美國顯然不想看到中國以各種方式超越。」智庫機構美國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高級研究員Dean Cheng說,「對美國而言,保持在太空領域的領先地位很重要。」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將中國的國家航天計劃放在追求「偉大復興」的核心位置,此前一個世紀以來,中國在這方面一直落後於西方國家。習近平在今年發表的致中國航天科學家的一封信中,敦促中國的航天科學家「早日實現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

2003年,中國首次將宇航員送入太空,比俄羅斯和美國晚了40多年。但自那時起,中國的太空計劃不斷取得新的裡程碑。

去年,中國的嫦娥四號成為首個在月球背面著陸的探測器。今年6月,中國將第35顆、也是最後一顆北斗三號導航衛星送入了軌道,從而完成了與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本土競爭。

但這過程當中也遇到了一些挫折:中國新型長征五號重型火箭在2017年的測試中失敗,這使得中國的太空計劃進程推遲了好幾年。但是去年12月和今年5月兩次成功發射表明,該重型火箭的故障現已解決。長征五號將作為本周火星探測任務的載體,並在2022年之前將計劃中的中國空間站送入軌道。

中國的目標是到2030年能夠收集到火星岩石樣本並將其帶回地球,還希望在2045年之前建立月球載人基地並有能力將人類送上火星。

選取本月發射主要是為了配合行星運動的時間點。

每隔26個月,地球和火星就會運行至相對接近的位置(如果3,400萬英里算作是相對接近距離的話),這為火星任務提供了一個狹窄的窗口期。周日,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還利用了目前最新的這個窗口期發射了火星探測器。美國和俄羅斯之前已經對火星進行了多次探測,而歐洲、印度和日本也向火星發射了航天器。

最新的這次美國火星探測任務將收集樣本,以便在將來的任務中帶回地球。美國的目標是到2024年載宇航員重返月球,並在本世紀30年代發射載人火星飛行任務。科技政策研究所(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Institute)去年曾表示,現實來說,美國最早可在2037年實現發射載人火星任務,耗資將超過1,200億美元。

中國的一黨執政制度為本國太空計劃提供了一定的確定性,而美國國家航空及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簡稱NASA)的任務有時卻會因新政府改變支出重點而受挫。但是,美國擁有由SpaceX和Blue Origin等公司領軍、蓬勃發展的民營航天領域這一優勢,而到目前為止,中國還無法複製這一模式。

隨著中美兩國政府在從科技、貿易到香港政治地位新疆人權等諸多問題上爭執不下,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之間的關係正處於幾十年來的最低潮。傳統基金會的Cheng說,宇航員登陸月球的競賽有著高度象徵意義。

去年,美國成立了太空軍(Space Force),以應對主要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太空威脅。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當時指出,美國新成立的這個軍事部門將「對外太空和平與安全構成直接威脅」。

Cheng說,即便美國很久以前就在登月競賽奪得先機,但如果中國在本世紀20年代率先登月,美國仍將在政治上感到尷尬。同樣,如果一個國家的火星任務失敗而另一個國家成功了的話,失敗一方則將面臨屈辱。

自從上個世紀60年代人類開始探索火星以來,發送任務中有大約一半失敗了。最近的一次是在2016年,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的斯基亞帕雷利號(Schiaparelli)登陸器降落火星表面時墜毀。而在2018年,美國洞察號(InSight)著陸器成功登陸火星。

英文原文:U.S. and China to Launch Mars Missions, Vying for Space Supremacy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