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晚報:北韓炸毁兩韓聯絡辦公室,人民軍總參謀部揚言重佔「非軍事地區」

2020年6月16日在南韓首爾鐵路站,電視正在播放北韓炸毁兩韓聯絡辦公室的消息。

2020年6月16日在南韓首爾鐵路站,電視正在播放北韓炸毁兩韓聯絡辦公室的消息。攝:Kim Do-hun / Yonhap via AP

刊登於 2020-06-16

#中美關係#北韓

北韓炸毁兩韓聯絡辦公室,人民軍總參謀部揚言重新佔據「非軍事地區」

南韓統一部確認,北韓於當地今午2時49分炸毁位於開城工業園區的兩韓聯絡辦公室。今次爆炸,發生在北韓勞動黨第一副部長金與正預告「毫無作用的兩韓聯絡辦公室將成頹垣敗瓦」後的第四天。

兩韓聯絡辦公室距離兩韓邊境不足五公里。據韓聯社報道,爆炸發生過後,從南韓邊境地區能以肉眼目睹開城工業園區冒出濃煙。報道引述在京畿道坡州市臺城洞的目擊者表示,事發時聽到爆炸聲,而且看到燶煙、似乎是發生了火警。

兩韓聯絡辦公室是根據2018年4月27日兩韓首腦峰會達成的《板門店宣言》而設立,當年9月才正式投入運作,開設至今僅19個月。

爆炸發生後,南韓總統文在寅緊急召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全體會議。今次是文在寅就任總統以來第九次召開相關全體會議,會議上一次舉行是在去年3月4日、當時是就朝美首腦「河內峰會」談判觸礁進行討論。

分析指北韓目標據點包括開城及金剛山地區

另外,南韓軍方為防範兩韓軍事分界線一帶的「非軍事地區」發生擦槍走火,目前已加強對朝監視戒備,同時要求最前線指揮官就位、準備隨時指揮邊防部隊。

今天上午,北韓人民軍總參謀部通過官媒朝中社發表公報,強調正密切注視每況愈下的兩韓關係,並宣稱總參謀部已經接受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統一戰線部等部門的指示,正研究派兵重新佔據「非軍事地區」。

為回應「脫北者」團體此前向北韓境內空投宣傳單張,北韓當局早前預告會在「非軍事地區」、開放陸地前線及西南海上大部份區域發動大規模的對敵傳單散佈行動。北韓人民軍總參謀部今天重申,會制定迅速落實相關行動的計劃,並強調已經做好萬全準備,從軍事上堅定維護勞動黨及政府的任何對外措施。

公報沒有明確指出重新部署兵力的地點。韓聯社引述分析指出,北韓的目標據點很可能是開城及金剛山地區,前者位處北韓軍隊南侵的「咽喉要道」,後者則有南韓遊客北上金剛山的通道。

南韓國防部發言人崔賢洙今天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南韓軍隊已經進入戒備狀態,韓美雙方亦正緊密合作,嚴密監視及追蹤北韓軍事動向。崔賢洙重申,南韓堅持履行《九一九兩韓軍事協議》的立場不變。

金與正日前曾預告「毫無作用的兩韓聯絡辦將成頹垣敗瓦」

北韓領袖金正恩的胞妹、勞動黨第一副部長金與正近月接連發表講話,嚴辭譴責「脫北者」團體向北韓境內空投宣傳單張、並批評南韓政府縱容相關行為。

金與正的最新一篇相關講話,於上週六(13日)通過朝中社發表。她再度批評南韓政府對「脫北者」團體散發反朝傳單一事處理不力,表明北韓已經到了「和南韓訣別、一刀兩斷」的時候,北韓將會採取下一階段行動。

她透露已經獲得北韓最高領導人(指金正恩)、黨及國家的授權,指示相關對敵工作部門實施下一階段行動,並揚言在不久將來就會看到「毫無作用的兩韓聯絡辦公室支離破碎、成為一片頹垣敗瓦的悲慘場景」。

金與正又提到會將對敵行動的行使權交予北韓人民軍總參謀部,相信軍方會採取行動以平息北韓民眾的憤怒。

金正恩近日未有公開評論兩韓關係

兩韓關係近日急劇惡化,惟北韓對南韓的強硬措辭講話主要由金與正發表,相反金正恩未有公開作出任何評論。

金正恩曾於今年4月傳出死訊,外界當時猜測金與正是接掌北韓政權的人選之一。至上月1日,金正恩出席肥料工廠竣工典禮,打破身故傳聞。

本月6日及7日,金正恩主持勞動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13次政治局會議,期間並無提及對韓事務,而主要提出發展化學工業作為人民經濟主力戰線,通過創辦以煤炭為原料的化工企業、採用國產源料的肥料工廠等,以提高北韓民眾的生活保障。

印中在爭議邊界地區發生致命「暴力對峙」,期間兩軍沒有開火

《印度人報》報道,印度及中國軍方於當地週一晚上(15日)在拉達克東部加勒萬河谷(Galwan Valley)一帶的「實際控制線」(LAC)發生「暴力對峙」。印度軍方發表聲明,確認印方一名指揮官及兩名官兵在衝突中喪生,但指出雙方期間並無開火。

印度軍方聲明提到,中方也遭受了類似程度的人命傷亡。然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拒絕確認中方人員傷亡的消息,而僅指控印方士兵兩度僭越邊界、攻擊中方人員,觸發雙方嚴重的肢體衝突。

《環時》記者稱中方5死11傷,《環時》隨後澄清消息未經確認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記者王雯雯在個人 Twitter 帳戶引述消息聲稱,相關衝突造成中國軍方5名士兵死亡、11名士兵受傷。《環球時報》隨後透過官方社交媒體帳戶澄清,指未能確認有關消息。《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則在個人 Twitter 表示,根據他所掌握資訊,中方的確有人員傷亡。

印中邊界局勢近月升溫,兩軍數次傳出處於對峙、甚至偶發肢體衝突,至近日開始接觸、冀緩和局勢。

據印度傳媒引述政府高官透露,就在週一(15日)、即印中兩軍晚上發生致命肢體衝突的當天,兩軍代表曾在拉達克「實際控制線」沿線的兩個地點舉行談判,分別是在加勒萬地區舉行的准將級別談判、以及在溫泉區舉行的上校軍官會晤。

港府延長「限聚令」至下月2日,食衛局長三度強調不涉政治考慮

港府宣佈,將原定週四(18日)屆滿的「限聚令」延長14天、至下月2日

新一輪「限聚令」將於週五零時(19日)生效,屆時公眾場所聚集人數上限將放寬至50人,酒吧、派對房間等的人數上限則由8人放寬至16人,而食肆每枱人數則不設上限。

就新一輪「限聚令」涵蓋「反送中運動」多個週年紀念日,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在記者會上三度強調,措施是以公共衞生、而不以政治作考慮。

路透社:蓬佩奧與楊潔篪將於週三在夏威夷會晤

路透社引述消息報道,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計劃於當地週三(17日)在夏威夷會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

蓬佩奧與楊潔篪曾於今年4月就疫情問題通過電話。外界預料,兩人今次會面將討論香港狀況、朝鮮半島局勢、「2019 冠狀病毒」疫情、美中貿易、軍控等議題,也會談及兩國近月互相針對對方傳媒機構及記者所採取的行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未有正面回應有關兩人即將會面的消息,僅強調中美外交渠道一直保持暢通,若有進一步消息會及時公佈。

路透社:德國起草歐盟輪任主席國政策草案,有意推動歐盟較強硬對華政策

路透社取得一份由德國起草的歐盟輪任主席國政策草案,顯示德國有意推動歐盟採取更強硬的對華政策

德國將於今年下半年接任歐盟輪任主席國,近月着手草擬主席國政策草案。路透社於當地週一(15日)取得最新版本草案,並與今年3月取得的較舊版本作出比較,發現草案加入了「價值(values)」等字眼,反映德國計劃強調民主、人權,以至支持香港維持「高度自治」等歐盟價值。

另外,草案也強調要建立歐中之間的「互惠(reciprocity)」合作關係,暗示要爭取中方同意向歐洲企業進一步開放市場。路透社提到,近期有德國企業向聯邦政府投訴,抱怨它們未能如中國企業進入德國市場般進入中國市場。

草案呼籲歐盟及其成員國,以歐盟長期共同利益及價值觀作為政策依歸,並採取統一及平衡的對華政策。草案也指出,美國是歐盟在自身體系以外,最為緊密的外交及安全政策夥伴。

德國此前協調於今年9月在萊比錫召開歐中峰會,但本月初宣佈因「2019 冠狀病毒」疫情而延期舉行。

歐盟「外長」博雷利籲歐美加強跨大西洋夥伴合作,共同應對中國挑戰

另一方面,歐盟外交及安全事務高級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呼籲加強歐美跨大西洋夥伴合作、包括展開雙邊對話,以共同應對中國的行為及野心所帶來的挑戰

當地週一(15日),博雷利、歐盟27國外長及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召開視像會議,期間討論「2019 冠狀病毒」疫情、中國問題等。博雷利在會後形容歐盟與美國進行了戰略對話,強調即使歐美雙方未必就所有議題持相同立場,但建立並加強雙方之間的跨大西洋夥伴合作關係非常重要。

博雷利指出,歐盟及美國同樣正面對中國在多方面日益增強的過份自信,歐美必須加強合作,以處理對華關係、應對香港局勢等。他建議歐美展開雙邊對話,以集中焦點處理中國問題,應對中方的行為及野心所帶來的挑戰。

英國前駐港澳總領事吳若蘭獲委任為駐華大使,今年9月履新

英國外交部宣佈,委任前駐港澳總領事吳若蘭(Caroline Wilson)為下任駐華大使。吳若蘭將於今年9月履新,接替現任大使吳百納(Barbara Woodward)。

吳若蘭能講流利的普通話,早年曾在英國駐華大使館任職,於2012年至2016年間擔任駐港澳總領事。

吳若蘭形容當前是英中關係的關鍵時刻,此時獲得任命是絕佳機遇。她指出英國及中國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及國際社會主要成員,兩國必須攜手發展夥伴關係。她期待回到中國,推進兩國關係繼續向前。

英國外交大臣藍韜文(Dominic Raab)也形容當前是英中關係的非常重要關頭,同時面臨機遇與挑戰。他讚揚吳若蘭是傑出的外交官,認為她將幫助英國繼續前行。

英國政府近期關注中方推動在港訂立「港區國安法」,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等高官表明會在必要時修訂入境政策、為來自香港的「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持有人提供較便捷的入籍途徑,引起中國政府的不滿。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